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人将熵这一热力学现象旁征到人类社会和组织的管理中来,把熵作为判断一个社会或组织是否有序的程度或状态。比如一个组织,它都有其诞生—成熟—衰败—灭亡的客观周期,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的熵的变化。大到一个王朝,小到一个企业等无不如此。在自然界中维护有序秩序,即保证熵的稳定性,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在人类社会,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行,同样耗费大量的能量。对于组织而言,这个耗费能量的过程,即管理的过程。
1951年,乔·丁(J.Dean)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管理经济学著作,标志着管理经济学的诞生。管理经济学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特征是把管理理论应用到经济学中。著名的管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西蒙(H.A.Simon)曾经指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以及对未来结果的预测与评估。管理经济学像信息经济学一样,在熵泛化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建立与决策相关的数学模型,充实并更新着管理经济学的内容。例如,管理经济学引用了熵权系数法,这个有效的量化分析法业已成为选择成本与效益均衡的有力工具。
湛垦华教授在《普利高津与耗散理论》《耗散结构的热力学基础》《涨落与非平衡相变》等论著中,进一步发展了耗散理论;任佩瑜教授在1998年率先在国内将熵理论和耗散理论引入了管理科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取得重大学术成果。邱菀华教授在其所著的《管理决策熵学及其应用》中系统地介绍了一些熵理论和熵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河北工业大学的宋华岭教授根据熵理论提出了“管理熵”的概念。他利用熵作为度量转化损失的一个等价量和描述微观世界分子混乱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等属性,扩展熵理论于管理科学,并作为一种软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提出了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的理论与应用体系。狭义管理熵就是管理的信息与概念系统在管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的传递效率与阻力损失的度量,就是对管理系统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转化成管理的功能的转化率的度量。狭义管理熵理论就是将熵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系统中,研究管理系统中管理信息流在各个管理对象上发生的阻力、紊流、无序及损失,从管理损失的反面来度量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系统墒产生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论的总称。建立了管理效率与管理熵相互关系模型和管理效率的量化模型,使管理的量化成为可能。广义管理熵理论是对社会系统进行宏观管理,减少社会系统总墒,使人类社会向减熵方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熵”在管理学中的成功运用,华为依旧是一个经典案例,任正非在2011年的公司市场大会上说,“公司长期推行的管理结构就是一个耗散结构,我们有能量一定要把它耗散掉,通过耗散,使我们自己获得一个新生。什么是耗散结构?你每天去锻炼身体跑步,就是耗散结构。为什么呢?你身体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了,就变成肌肉了,就变成了坚强的血液循环了。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会有了,肥胖病也不会有了,身体也苗条了,漂亮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那我们为什么要耗散结构呢?大家说,我们非常忠诚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公司付的钱太多了,不一定能持续。因此,我们把这种对企业的热爱耗散掉,用奋斗者,用流程优化来巩固。奋斗者是先付出后得到,与先得到再忠诚,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就进步了一点。我们要通过把我们潜在的能量耗散掉,从而形成新的势能”。(www.daowen.com)
封闭系统终究是要熵死的(即在一个封闭系统最终会达到的热平衡,没有温差,再不能做功的状态),没有活力的封闭企业必将灭亡。任正非深谙这一道理,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开放的架构,促使数万公司一同服务信息社会,以公正的秩序引领世界前进”。在与杨林的2015年花园谈话中,任正非进一步指出,“热力学讲不开放就要死亡,因为封闭系统内部的热量一定是从高温流到低温,水一定从高处流到低处,如果这个系统封闭起来,没有任何外在力量,就不可能再重新产生温差,也没有风。另外,水流到低处不能再回流,那是零降雨量,那么这个世界全部是超级沙漠,最后就会死亡,这就是热力学提到的‘熵死’。社会也是一样,需要开放,需要加强能量的交换,吸收外来的优秀要素,推动内部的改革开放,增强势能。外来能量是什么呢?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先进的思想意识冲击”。
管理讲究效率和效益,追求的是一个有序运行的状态。管理就要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类手段和信息化等方式方法,努力克服熵的蜕变,实现组织目标。用熵来阐释管理,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发展都面临着一种可怕的宿命性特点,也道出了管理学存在的客观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