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经济下降而造成对劳动力需求不足。周期性失业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产品均衡原则,企业只把下达的产值产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于是极力吸收劳动力,而不考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接受政府用行政手段转嫁其冗员的原因。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正在寻找职业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即在市场经济中,一些因素使得一部分劳动力经常处于失业与就业的变动之中,如劳动力自由择业、新技术的采用、新行业的诞生、某种职业劳动力供求的变化等等;二是信息不完善,即缺乏有关就业的信息或一时难以找到本人中意的工作;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二)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的形成原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机器设备、先进的生产方法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从局部影响看,无疑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失业。但是从长期看,先进的科学技术会促进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或分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的临时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如农业、旅游业、建筑业、航运业等;二是有一些行业随季节的不同会产生购买的高峰或低谷,如服装业、制鞋业、汽车业等,从而影响作为派生需求的劳动需求,造成季节性失业。

(四)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结构和职能长期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新技术的采用,不断地改变产业结构,新兴的行业大量涌现,传统的行业被淘汰。这就要求劳动力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如果不适应,就会产生结构性失业,即出现求职者的技能类型与现有的就业岗位不一致、失业与职业空缺并存的现象。(www.daowen.com)

(五)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波动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失衡所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经济下降而造成对劳动力需求不足。此类失业持续时间长短和严重程度,变化不定。周期性失业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六)隐性失业

隐性失业,又称潜在性失业或在职失业,是指企业雇用工人从事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工作或从事那种劳动生产率低于他能达到的标准的工作。

隐性失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取得政治社会的稳定,通过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在经济危机和衰退时期采取以下做法:缩减工时,降低劳动生产率,让熟练工人从事半熟练工人的工作,让半熟练工人从事无需技能的工作等。这可以掩盖受雇者所处的半失业状态。二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承认失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地把失业人口安置到企业中去,或下放到农村去,从而表面上保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状态。以上两种做法,实际上是把公开性失业变成了隐性失业。

一般情况下,隐性失业经常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体制中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宏观角度看,隐性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公开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致的,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形式的隐性化。

其次,隐性失业之所以不同于公开性失业,是因为这种失业是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是某种制度造成的。也就是说,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具体到我国,隐性失业是政府长期采用就业保障一体化政策,实行用就业保障代替失业保障制度的结果。通过就业实行社会保障的这种制度在把公开性失业变成隐性失业的同时,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但它同时也把原来应由政府负担的社会安定的责任部分地分给了企业。这也是中国特有的“企业办社会”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一部分。

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产品均衡原则,企业只把下达的产值产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于是极力吸收劳动力,而不考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接受政府用行政手段转嫁其冗员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