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产阶级经济学:充分就业难题

资产阶级经济学:充分就业难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大体经过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凯恩斯把解决失业问题,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达到和保持充分就业,标榜为撰写《通论》的目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才是正常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常态。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靠价值规律自我调节是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其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整个就业理论体系,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逐步展开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充分就业难题

失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伴侣。产业后备军大量存在的现实,迫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学著作中,不能不有所反映。因此,就业理论就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大体经过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失业现象还不十分严重,在经济理论中,就业理论还不占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出现,失业现象日趋严重。法国著名庸俗经济学家萨伊英国庸俗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对危机和失业问题给予了较大的关注。

(一)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

萨伊在1803年发表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著名的“市场法则理论”。萨伊认为,市场经济内部不会有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因为商品的供应和需求只是一枚货币的两面,一种商品的供应量,相当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任何一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必然等于生产此种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要素之和。“这个事实使我们得到一个乍看起来似乎是很离奇的结论,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意思是说,从全社会来说,任何卖者都是买者,“货币只不过是媒介而已”,卖和买是一致的,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如:资本家把商品卖掉,就需要买机器、原材料和劳动力;农民把粮食卖掉,就需要买布匹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由于供给和需求是经常趋于平衡的,因此,不会产生大规模的、经常性的失业,只会产生局部失业,从全局和整个国家看,不会产生失业。如果出现了较多的失业,就会引起货币工资下降,资本家就会多雇工人。在货币工资下降到零以前,雇主就会把工人全部吸收到企业中来。这样,失业问题就可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可以把萨伊的就业理论概括为以下三点:

1.依靠市场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灭。

2.市场经济在正常情况下,趋向于充分就业,向着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运动,偏离此点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无关紧要的。

3.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因为财产权意味着能够自由处理自己的财产”。“如果政府当局不做掠夺,那就是人民最大的幸福,财产就可以得到保护,不遭别人掠夺”。

以新古典学派著称的马歇尔继承了萨伊的庸俗经济学派衣钵。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之后,提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只要劳动力市场没有人为阻力,就可以通过工资的自由涨落和劳动力供需之间的自发调节,而达到充分就业。马歇尔和古典经济学一样,在就业问题上提倡自由放任原则,反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行为。

(二)凯恩斯的需求不足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尤其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有40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无情的现实,宣告了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破产。经济危机带来了新旧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危机,急需对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说明。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以古典经济理论叛逆者的姿态出现,放弃了市场调节自然平衡的观点,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来摆脱失业和萧条的困境。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以论述充分就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

他所以把他的著作叫《就业的一般理论》或《通论》,意思是说,其就业学说适用于所有高低不同的就业水平的情况。

凯恩斯把解决失业问题,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达到和保持充分就业,标榜为撰写《通论》的目的。

他所说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的完全消除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是指特定的某一就业量,即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交的某一个点。超过这个点,有效需求再增加时,产量和就业量不再增加;达到这一点时,“非自愿失业”消逝,而“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将仍然存在。他说:“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非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才是正常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常态。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靠价值规律自我调节是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其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力的需求。)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呢?凯恩斯有两种说明。

1.总收入法。其要点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等于消费需求与私人投资需求之和(其门徒后来又加了政府开支)。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总消费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常量,因此,总需求量的大小,主要是由私人投资总量多少所决定的。总供给能否等于总需求,充分就业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私人投资总量。要实现和维持充分就业,就要寻找出保持总需求高水平的途径。私人投资量的多少又是资本预期边际效用(或效率)决定的。这里所说的“边际”,是指“自变数”变动时,“因变数”的变动率。所谓“边际效率”,是指当投资量(自变数)变动时资本所预期获得的利润(因变数)的变动率。通俗的说法是“边际效用”,即是指最后增加一个单位时可能增加的效用。由于边际资本效率和利息率经常波动,主要依靠私人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总需求也必然经常波动,从而造成劳动力的稳定增长和总需求经常波动的矛盾。因而,完全依靠私人资本投资来实现供需平衡,实现充分就业的机会是异常微小的。要实现供需平衡,就必须由国家实行宏观调节。

2. 有效需求法。其要点是: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收入实际增加时,消费也将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没有社会实际收入增长得那么快,这就使收入和消费之间出现一个差额。因此,要想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实际投资,来填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这一差额。换言之,在消费一定的情况下,不增加投资,就业人数就不能增加,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这是有效需求法的核心。凯恩斯的整个就业理论体系,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逐步展开的。

凯恩斯认为,就业总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就业总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或需求曲线)与总供给函数(或供给曲线)相交之点。因为在这一点上,雇主们的预期利润达到最大量。这两条曲线相交之值即为有效需求。

用图8—1表示总需求、总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关系。

在图8—1中,DD为总需求曲线,预期对不同就业量(N)所生产的商品或劳务所提供的收益或收入(P);ZZ为总供给曲线,刚好导致一定就业量(N)的收益或收入(P)。

就像图8—1所表示的那样,总需求曲线(DD)与总供给曲线(ZZ)相交于E点,这一点相对于就业量N。交点E代表有效需求,在这一点上,雇主们预期的利润就达到最大量。如果提供的就业量多一些或少一些,利润都将减少。这就是说,在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即为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

图8—1 需求与供给曲线

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靠市场调节一般总是处于需求不足状态呢?凯恩斯用所谓人们的三种心理规律(即决定就业量的三个自变因素——自变数)加以解释。(www.daowen.com)

1.心理的边际消费倾向。所谓心理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心理的消费支出增量ΔC同他们的收入增量ΔY的比率。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用于消费支出的总量虽然也会增加,但其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是下降的。例如,当你每月收入30元时,可能全部用于消费支出,当收入增至300元时,即使支出增至100元,也才占收入量的33.3%,比原收入30元时所占的比重减少了66.7%,把余下的66.7%储蓄起来,由此引起消费不足。

2.心理对于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所谓心理对于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就是对于利润率的预期。当投资增加以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将会增大,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使可以预见的未来利润率下降。就是说在投资增加以后,虽然利润总额会增大,但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而使今后所获得的利润减少。例如,当投资10万元时,利润4万元,利润率为40%;当投资增至100万元时,利润总额虽达到35万元,而其利润率却下降为35%;当投资1000万元时,利润达300万元,利润率进一步下降为30%。利润率下降的这种趋势,反映到资本家心理上,就是使投资减少(宁愿存到银行或储存起来),引起投资不足。

3.“心理的对于灵活偏好的态度”。所谓“心理的对于灵活偏好的态度”,就是指人们使用手中所掌握的货币的态度。当人们心理上保存货币的倾向增加,对于用钱来买债券的需求就将减少。在债券的供给并未减少的情况下,附有固定利息的债券价格就会降低,利息率就会高涨。由于利息率升高,资本家对于资本未来的纯收益(即利润率)的预期就将相应地减少,从而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也将减少。其结果是生产资料的供给与就业将减少。

凯恩斯从上述三个所谓的心理活动规律,得出了和萨伊、马歇尔完全不同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经常出现的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产品无销路,工资再低,资本家也不会多雇工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他开的医治“需求不足”达到充分就业的“处方”是:

第一,抛弃传统自由放任政策,扩大政府职能,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一系列措施,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放弃节约原则,提倡浪费性消费,甚至利用建金字塔地震战争来增加财富

第三,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原因,因此可采取增加投资与提高消费“双管齐下”的补救办法,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应主要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总揽投资。

第四,放弃传统的健全财政的原则,鼓吹扩大政府开支,发行公债,赤字财政和温和的通货膨胀,以刺激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对付经济危机,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

第五,采用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办法,代替古典经济学以均衡价格为中心课题的微观分析。他所说的就业、生产、收入、消费都是整个社会的总量。

凯恩斯的这一套就业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决策的理论依据。

(三)现代资产阶级的就业理论

最近几年来,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很快地取代了凯恩斯的需求供应学说。尽管在学术界对其评价尚未统一,但已经大有发展成为主流派之势。

供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家阿瑟·拉法(Arthur Rafa)、乔治大学的保罗·罗伯茨(Paul Robertz)教授、华盛顿市经济顾问诺尔曼·图尔(Norman Tur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德尔(Robert Mondel)。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曲(Hach)教授。

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是对凯恩斯“需求创造了自身供应”理论的否定,而重新恢复萨伊“供应创造自身需求”的市场法则。这两种学说认为,经济绝不会出现严重的和持续的购买力短缺现象,因为生产(即供应)会自动地将必要的资金转移到生产者手中。如果产品滞销,那么产品的价格会下跌,直到产品最终全部售出为止。产品滞销现象的存在,意味着消费正在下降,储蓄正在增加,储蓄增加迫使利率下降,并推动投资上升,任何形式的不景气都会被自动的投资所抵消。周期性的经济起伏,只不过是调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已,整个过程是趋向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在政府或私人对自由市场进行干预时,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他们所提出的主要措施是:

1.大幅度地、不断地降低个人税和企业税的税率,以刺激人们的工作劲头和资本投资。

2.实行相对的有节制的货币管理,使货币的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必要时还需转向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3.取消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更多地依靠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

4.减缓政府开支的增长速度,以便制止全国税务负担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长,并且自动地为私人投资提供资金。

这四条措施,条条都与税率调整有关,由此可知,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核心和精髓在于降低税率。正如罗伯茨所说:“供应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把改变税率看成如同改变有关比价,从而影响劳动力、储蓄、投资和有形的经济活动和形式那样的措施。”

综上所述,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实际上不过是18世纪萨伊“供应创造自身需求”理论的翻版,是新瓶装旧酒。从庸俗经济学到凯恩斯,再从凯恩斯重新回到庸俗经济学派,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就业理论已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矛盾和危机之中。之所以产生这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的客观反映,是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所引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