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因素
人口与潜在劳动力资源是一组极为密切而又互不相同的概念。人口包括一切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人,而不考虑他们的年龄、体质、技能等。作为劳动力供给量上限的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符合劳动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既包括就业人口,也包括失业人口,还包括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但在现行报酬条件下没有劳动意愿的人口。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人口数量与年龄构成对劳动力供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人口规模
构成劳动力资源的劳动人口群体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人口总体的一部分。人口总体发生变化,其组成部分也相应发生变化。假定人口总体的年龄构成不变,则劳动力资源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例关系,即人口数量越多,劳动力资源就越多;反之,人口规模越小,劳动力资源也就越少。
人口规模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量。人口变动包括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其中影响一个封闭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是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自然变动是指由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增加和减少。人口由于自然变动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受人口自然变动制约的劳动力资源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里有三种情况(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标志):第一,扩大的人口再生产,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人口简单再生产,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人口规模不变;第三,缩小的人口再生产,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规模缩小。在一个封闭的人口群体中,劳动力资源一般存在着与人口规模同方向变动的趋势,即劳动力资源也呈扩大、不变或缩小的变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口总量与劳动力资源的变化速度并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别首先在于现在成长为劳动力资源的人口是十几年前出生的,现在出生的人口十几年以后才能成长为劳动力资源。人口出生与成长为劳动力资源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使得人口增长不会立即引起劳动力资源的增长。其次,出生人口有多少能成长为劳动力资源,决定于某年出生人数和这一年龄成长为劳动力资源时止的死亡率。随着死亡率的下降,出生人口与成长为劳动力资源的人口的数量差距在缩小。第三,原有劳动力资源的变化还决定于超出劳动年龄(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力资源的人口数以及原有劳动力资源人口的死亡情况。
2.人口年龄结构
上述分析是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不变的命题。事实上,由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是在变化的。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资源;第二,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资源内部构成的变化。
所谓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每一年龄人口或某几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数中的比重。在人口学研究中,常根据不同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将人口群划分为年轻人口型、成年人口型和老年人口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不同:年轻型人口,意味着儿童、青少年(0~14岁)比例大,老年人比重小,未来劳动力资源丰富;老年型人口,则说明老年人(60岁以上)比重大,人口老化,人口总数不断减少,劳动力资源将出现停滞或减少的趋势;成年型人口年龄构成分布均匀,劳动力资源较为稳定。总之,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即使人口总量相同,劳动力资源也会呈现不同特征。
除此之外,在劳动年龄人口组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资源也有明显差异。比如若15 ~24岁年龄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组的比重较大,劳动力资源将明显增加。
(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所占的比重,它是衡量和测度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也可以按性别分别计算:
在潜在劳动力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参与率越高,愿意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也越多,在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量越多。因此,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量同方向变化。(www.daowen.com)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等都会对劳动力参与率发生影响,各个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也大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挥作用的程度、方向也不一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对劳动力参与率有直接的影响。从动态上看,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会相应减少就业的时间,从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反之,受教育时间缩短,把可以用于接受教育的时间用于就业,必然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我国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偏短。我国(1990)15~19岁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为61.55%, 15~24岁的从业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78.29%(胡鞍钢),这两组数据都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比,仅巴西、泰国和中国接近,其他的国家都远远低于中国。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国民受教育时间偏短,加上缺乏上岗前的培训,就使一部分人口过早从业,增大了就业人口总量。同时,由于在职教育或继续教育欠缺,经过一次性教育(基础教育)之后就从业的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较低,绝大多数人都以全部工时在岗,从而增大了劳动力参与率。
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社会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有差别,复杂劳动应比简单劳动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在此基础上可形成较为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并能提供劳动者及其家属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在这种条件下,青少年将会延长学习年限,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年龄,使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下降或缓慢增长;反之,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工资收入脑体倒挂,并且工龄因素对工资影响过大,导致人们教育投入不足,提前就业以及家庭劳动力供给规模扩大。近些年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虽有所调整,但由于各种教育路径仍然偏窄,供给不足,还是有不少人不得已而较早就业。
3.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是调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从宏观上看,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越大。
4.个人非劳动收入。在现阶段,劳动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取决于非劳动收入的变化。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会降低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居民家庭生产率是指居民从事家庭“生产”活动的效率,即居民在单位时间内从家庭生产活动中取得的效用。居民家庭生产率越高,从事家庭生产活动的时间的价值就越高,愿意向市场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少。因而,在市场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参与率越低。
6.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参与率发生直接的影响作用。普遍型社会保障制度会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就业关联式社会保障制度会刺激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在这种政策下,意味着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保险、福利等诸多待遇,其结果必然会刺激劳动力供给。
7.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建国后,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城镇人口、妇女人口积极就业,从而造成这样的观念:只有就业,而且全工时就业,才算是充分实现人生价值,这对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不能不发生影响。
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几近饱和状态。根据《劳动统计年鉴(1999)》计算,我国1998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83.34%,其中城镇76.50%,农村86.76%。
同时,劳动年龄内在业人数的实际工作小时数,也比其他国家高。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作时间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部分工作时间、紧缩工作周、工作分担制等新型工作时间制度。在美国、日本,部分工作时间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率已分别达到14.4%与10%,在挪威、瑞士等国,这个数字达到8.3%和25.2%。而在我国,部分工作时间者的比率尚缺乏确切的统计,但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肯定,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这就从另一层面验证了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观点。
(三)宏观经济状况
经济周期波动、繁荣与衰退的交替对劳动力参与率产生种种影响。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失业者长期找不到职业,就可能丧失寻找工作的意愿,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