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历了长期的凋敝之后,急需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改变了农村贫穷的面貌。但是同质化发展,不能给农民带来竞争优势和效益,大量青壮年农民在农闲时难有作为,成为过剩劳动力,而城市和工业经济尚未完全发展,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改革经历一段高速发展后,进入停滞增长阶段,农村落后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过农村经济发展改革,鼓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和工业,古朴的原生态农村开始发生变化,成为“一村一品”符号型新农村,逐步发展成为新型城镇雏形,形成特色小镇1.0版。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为中国农村建设带来了灵感。日本在“二战”后城市发展极快,吸引大量农村青年到城市谋生,造成农村经济逐渐萎缩,乡村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以吸引青年人回到农村发展,日本大分县知事松平守彦在1979年提出全县每个乡村都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这场运动式发展为大分县带来了经济活力,被称为“一村一品运动”。40多年来,大分县的特色产品从一种特色农产品、一首民歌、一个旅游点、一支舞蹈等,发展到炼油、化工、机械、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拥有东芝、佳能、富士通等知名企业,普通村庄也演变成知识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的新型城镇。[20]
(二)浙江“一村一品”特色发展
“一村一品”是以“村”为单位,或者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本地人文、自然、历史资源等优势,通过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和标准化建设,形成一个村(或地区)拥有区域品牌效应大、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效益高的特色产品或主导产业。(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城市经济一片繁荣,农民洗脚上田,或经商办厂,或外出打工,或从事手工加工业。农村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逐渐进入平稳发展,与城市相比处于相对停滞发展阶段。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浙江省提出根据各地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发展特色农业。
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为例,政府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100多个行政村形成了杨梅、香菇、银杏、板栗种植,仙居鸡养殖,水产养殖等专业村,走出了“一村一品”发展道路。八达农场、下回垟村、大路村在橘子园中养鸡,成为“柑橘专业村”和“仙居鸡专业村”。西炉村种植杨梅,成为“杨梅专业村”和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种植杨梅,进入21世纪形成“仙居杨梅”品牌,成为仙居县主打特色产品。车头村七成农户从事番薯面加工,成为番薯面加工基地。[21]
浙江省舟山市发展海岛经济,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佛香柚、宫宝文旦种植。白泉镇和大丰镇形成佛香柚、宫宝文旦种植基地,白泉镇皋泄村成为文旦种植明星村,佛香柚、宫宝文旦种植成为海岛拳头产品。[22]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形成农村经济格局“一村一品”。筏头乡发展毛竹产业和茶叶产业,出现很多毛竹和茶叶专业村。四联村成为茶叶加工专业村,烂树坑村成为饮料村,亩前村成为笋干村,光明村成为扫帚加工专业村,大造坞村成为瓶盖村。特色村不仅是特色农业村,也出现了特色加工业村和特色工业村。[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