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代下基层治理实践:发挥党组织引领的建议

新时代下基层治理实践:发挥党组织引领的建议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基层治理的政治方向。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三)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智能引领实现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数据实时共享。提升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搭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线上线下平台。基层党组织的智能引领作用发挥,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互联网的灵活性、开放性、扁平化和高效性功能,真正实现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

新时代下基层治理实践:发挥党组织引领的建议

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构建上下衔接贯通、左右协调联动的体制机制,始终加强政治引领、统筹引领、智能引领、服务引领和法治引领,在基层治理中全方位锻造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扩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整体效应。

(一)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

突出基层治理的政治核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要从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坚决遏制与防范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干扰、宗教势力渗透蔓延,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居委会、业委会的领导。

强化基层治理的政治功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并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基层治理中,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组织能够有效引领各类基层组织自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贯彻党的政治主张。

确保基层治理的政治方向。各级党组织必须起到政治核心作用,把好方向、掌好舵,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基层治理的政治方向。在具体事务性问题上,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拓展作用的发挥空间,提升治理的专业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二)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统筹引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要选优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快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严格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资格条件常态化审查机制,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成员坚决清理出去。

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抓住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群众活动团队等关键力量,积极构建党组织一元主导和社会组织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框架,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推动力,借助区域资源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动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加快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新格局。

完善多元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对业委会成员和物业公司的把关制度,社区党组织牵头职能部门及居民测评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实绩。针对兴趣性、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的群众团队,推广“支部领导团队、党员融入团队、团队凝聚群众”的团队党建工作模式。

(三)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智能引领

实现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数据实时共享。完善市级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相关政务APP统一整合到“浙政钉”,逐步实现“一端通办”。推进市级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与职能部门系统的对接融合,实现数据信息实时共享、网格事件双向流转。加速提升信息互联、功能集成的“锋领e家”,推动党建信息平台与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

提升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量化细化基层治理内容,促进基层治理向精细化、规范化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从“大数据+大诚信”“大数据+大平安”“大数据+大城管”“大数据+大教育”“大数据+大健康”“大数据+大生态”“大数据+大民生”等方面,利用云计算、云储存、区块链技术,整合软、硬件资源,加快数据开放共享,进一步推动党组织引领与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协同融合。

搭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线上线下平台。基层党组织的智能引领作用发挥,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互联网的灵活性、开放性、扁平化和高效性功能,真正实现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要依托智能化平台,实现社会治理领域的数据归集、共享与运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www.daowen.com)

(四)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服务引领

深化全领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区县(市)、镇乡(街道)、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集聚区,分别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总站、分站和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服务。深化在职党员“一员双岗”锋领行动,探索建立完善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档案,引导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公益岗位和服务项目。积极开展“解群众烦心事、破百姓挠头难”活动,实施微项目、微公益、微服务、微心愿、微能量等“五微”服务。

建立全科式网格服务团队。深入推进网格党建,建立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实现网格党组织的全覆盖。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等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网格员,确保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实行镇乡(街道)班子成员联网格、在职党员进网格、小分队驻网格,参与网格事务管理,组团开展为民服务。深化网格党组织与区域单位的合作共建,把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社情民意采集、公众参与动员等工作统筹到网格中,实现党建网格、城市管理网格和自治共治网格“三网融合”。

全力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搭建综合性服务治理平台,推进邻里中心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置服务项目。邻里中心采用党组织引导下的多元治理模式,由片区中具有一定威望的社区书记担任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由社区骨干、驻区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代表担任。发挥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功能,激励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的老干部、老党员、老乡贤、老娘舅的积极性,也可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迁到社区,加强基层党员骨干的服务能力。

(五)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法治引领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村(社区)级班子依法办事和重大决策、群众法律援助、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职能作用。要普遍推行基层党组织主导的村(居)民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推动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问题。要紧扣基层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坚持“事要解决”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关切。鉴于宁波市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要拓展外来人口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促进非户籍常住居民及党员参选村(社区)班子,实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共融发展。

坚决铲除影响基层治理的黑恶势力。强力整顿涉黑涉恶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重拳惩治村霸乡霸,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对基层组织的干扰、渗透、破坏,坚决清除黑恶势力“关系网”和“保护伞”。深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制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腐败问题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加强对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耕地和资源保护、土地流转以及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的监督。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注释】

[1]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数据均来自2019年宁波市家政服务业协会和宁波家政学院的调查。

[2]除注明外,数据统计时间节点均为2019年12月,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