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创新源头的更新力度,增加知识、智力、人才的供给输出
一是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源头作用,培育和创造技术型人力资本、专业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将目光更多投向基础研究、智能制造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加速“从发现知识到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二是继续以项目形式引进制造业大院大所,重点集聚部分领域的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争取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策源地,源源不断地为宁波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知识原动力和内生驱动力。
三是加大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投入,提升政府科研支出的全国排名。在资金、政策上扶持大学院所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催生出从国家实验室走向实际智能制造进而扩展至全球的成功产业模式,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是从核心企业突破,发挥核心企业在系统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选择若干个特色块状经济行业,联合智能装备制造(集成)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多方优势,开展智能化成套装备首台(套)的研制和系统集成,并通过突破示范,最终实现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选择若干个区县(市)开展区域试点,对试点改造工作推进卓有成效的地区给予市级技改专项资金补助。
二是从创新单元着手,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根据“扶一家、帮百家、成就百家”的培育理念,着力培养产品物联使用工程供应商或者总包商和智能产品与装备联网使用的工程总包商,发展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系统服务集成商,确保每年每个区县(市)至少培育1家工程服务公司。(www.daowen.com)
三是从其他合作单元着手,加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机构)支撑。建立和扶持一批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和开发、产品检验检测、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业大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云制造、工业核心软件开发等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平台和机构。尽快筹建宁波工业大数据应用推广联盟,建立有效的工业大数据资源。
(三)营造开放共生的生态环境,加强智造创新要素的集聚吸引
在创新方式上,应加快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共生式创新转变,联合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技术转移基地,通过互补性协作,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版图。建立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文化机制、技术标准化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承担各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在智造创新要素的集聚吸引上,政府要加快政府创新管理的能力迁移,从创新生态的角度重新思考原有管理模式。一是制定研究地方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二是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标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智造技术的智能制造模式。三是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和特殊生产环境,鼓励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实施不同层级的“机器换人”技术改造。
(作者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