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余姚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及成效

余姚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及成效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群体建设,持续开展“三十佳”评选。(四)突出创新方法,使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把原有的城管、安监、民政等十余张网,统一纳入“一张网”中。成立了宁波首个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整合智慧城管、社会治理“一张网”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职能,探索警网融合。

余姚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及成效

(一)突出党建引领,使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一是建强基层前哨。将村(社区)下属的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片区网格上,全市共有“前哨支部”1245个,依托“锋领前哨”百姓微信群等特色载体,形成“村社干部—前哨支部—党员—普通群众”联系服务网络。

二是壮大领头雁阵。深入实施“领雁工程”,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每年组织开展集中轮训。落实村社党组织书记市委备案管理,建立村社干部资格条件常态化审查机制。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群体建设,持续开展“三十佳”评选。

三是激活红色细胞。严格党员发展流程,加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推行“联六包六”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深化党员联户制度。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等群体的优势,深化提升“银辉”党建工作。

(二)突出上下联动,使各自为战向协同发力转变

一是着力凝聚市直部门的治理合力。在全省率先设立部门职责分工裁决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住宅小区破墙开门车库住人、餐饮行业油烟污染等社会治理事项管理部门进行裁决,厘清了管理职责,解决了监管盲区。

二是着力强化乡镇街道的治理职能。狠抓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明确乡镇对部门派驻人员有指挥协调权、考核奖惩权和人事建议权,派驻人员享受乡镇考核奖,大幅提升了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权限。

三是着力提升村社组织的治理水平。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一起抓,形成“小板凳”群众工作法、阳光村务八步法、“1+2+3”工作法等创新举措,全面落实“村民说事”制度,全面推进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上墙入户。

(三)突出多元共治,使政府包揽向政社互动转变(www.daowen.com)

一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作用。支持群团组织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一批特色做法和品牌,如市总工会的“金秋助学”活动,共青团青少年三“心”工程,妇联的“美丽庭院”创建提档升级活动,科协的“三长”建设等。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完善三级联动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了全省领先的余姚公益场,创新“社会组织公益日”“余姚公益之旅”等活动模式。

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聚焦“两代表一委员”、教师、离退休人员流动人口中的骨干力量等重点群体和热心群众,联动发挥“12345”、“96345”、e政厅等的作用,汇聚众智、善借众力。

(四)突出创新方法,使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

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把原有的城管、安监、民政等十余张网,统一纳入“一张网”中。成立了宁波首个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整合智慧城管、社会治理“一张网”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职能,探索警网融合。

二是强化智能化支撑。深化“互联网+”治理思维,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投入2亿多元打造了“全息感知线上防控体系”,城市大数据平台已完成1285项重要数据的归集。

三是巩固法治化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思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