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9年宁波文化发展回顾

2019年宁波文化发展回顾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上半年,共评选表彰宁波好人36人次,入选中国好人6人、浙江好人14人,“中国好人”“浙江好人”年度上榜人数位居全省第一。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评选产生第六届宁波市道德模范15名。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文化宁波2020”建设计划,具体包括“书香宁波”“影视宁波”“音乐宁波”“创意宁波”四大计划。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90家,约占应建行政村总量的75.5%。

2019年宁波文化发展回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一步弘扬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

5月,中共中央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后又一次重大主题教育。伴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拉开帷幕,全市105家第一批单位在6月15日前全部完成了动员部署。9月上旬,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广大党员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2.“爱心宁波”城市品牌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宁波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道德荣誉体系建设,有效推进“爱心宁波”城市品牌塑造。2019年上半年,共评选表彰宁波好人36人次,入选中国好人6人、浙江好人14人,“中国好人”“浙江好人”年度上榜人数位居全省第一。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评选产生第六届宁波市道德模范15名。另外,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接收社会捐赠总额超过28.72亿元,慈善救助总支出约21.72亿元,共有235万人次受益,宁波连续五次荣登“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

3.文明城市创建全域化高水平推进

一是文明示范线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启动“五彩四明”“斑斓海岸”“绚丽浙东”三种类型的农村文明示范线38条。4月,宁波市“多姿三江”文明示范线在老外滩开线启动,成为宁波市首条城市文明示范线,实现了文明示范线建设的城乡全覆盖,“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成为宁波文明示范线建设的代言词。二是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推进。2月,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宁波将实施环境秩序优化、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化、窗口文明提升、公益宣传美化等四项工程。4月,市委印发《宁波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与探索创新工作指导方案》,在全市域积极开展试点与探索工作。5月,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大会召开,部署在全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五整顿两提升”和完善“四项机制”行动,以进一步提升宁波的文明风尚。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5月底,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在余姚举行,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努力创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宁波经验。

4.主流舆论引导不断加强

全市新闻宣传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深化重大主题报道。一年来,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六争攻坚、三年攀高”、“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东西部对口帮扶、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宁波建设、市域现代化治理等重大主题,创新报道形式,形成强大的正面宣传舆论声势。同时还推出了熊澎桥、林雅莲、何张辉、陈赛花以及“挡刀女孩”“钢琴奶奶”等一批生动鲜活的人物典型,有力弘扬了正能量。

(二)“文化宁波”建设精彩开局

2月,“文化宁波2020”建设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2019年宁波重要的文化实践,标志着宁波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更加系统、更高站位的新纪元。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文化宁波2020”建设计划,具体包括“书香宁波”“影视宁波”“音乐宁波”“创意宁波”四大计划。

1.书香宁波

“书香宁波2020”建设计划以培育全民阅读社会氛围和时代风尚为主要方向,以提高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为基本目标,以设施和品牌建设、机制和模式创新为重点抓手,大力推进“书香之城”建设。围绕这一计划,推进天一阁博物馆扩建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与各级图书馆图书资源的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大力发展特色民营书店和“书店+”模式,把“天一阁·月湖景区”书香品牌打造成融藏书文化、阅读文化、创意文化于一体的宁波书香品牌,让宁波书香氛围更加浓厚。

2.影视宁波

“影视宁波2020”建设计划旨在依托宁波现有影视产业集聚优势,围绕做强影视拍摄基地、培育影视制作与设备生产产业、加快影视出品基地建设三大重点任务,提升宁波影视文化在影视拍摄、制作、出品、交易、消费等各环节的竞争力,力争把宁波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集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创作出品、版权交易于一体的影视之城,争创世界电影之都。

3.音乐宁波

“音乐宁波2020”建设计划以世界音乐文化名城为标杆,立足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母港、中国新乡村音乐发源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目标,将宁波建设成音乐功能完善、音乐人才集聚、音乐创作活跃、音乐产业发达、音乐活动丰富、音乐品牌凸显、音乐消费旺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音乐之城”。

4.创意宁波

“创意宁波2020”建设计划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中小微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发展四大重点,加快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宁波建设成一流的创意设计高地。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发展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019年,宁波图书馆新馆、宁波城市展览馆、宁波奥体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宁波率先完成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基本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向镇、村覆盖。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90家,约占应建行政村总量的75.5%。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宁波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2531.04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

2.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艺术家驻村行动”成为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年初,宁海县借鉴国内外乡村社区营造先进经验,正式提出“艺术振兴乡村,设计激发活力”理念,探索将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发村民建设村庄、参与艺术创造的内生动力。二是“一人一艺”乡村计划深入实施。2019年,“一人一艺”乡村计划继续把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拓展与延伸,培育文化“火种”,输送专家、人才团队到基层,重点策划实施乡野艺术节、田园水果季、古镇民谣风等主题活动。三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研究逐步推进。9月,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2019乡村文化振兴高峰论坛在鄞州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

3.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质

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品质越来越高。1月,市音乐家协会首个基层服务示范点在万安社区成立,旨在通过相关活动提升基层文艺团队专业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8月,“乡音乡情乡愁”主题朗诵会暨“红杜鹃”宁波市基层文艺社团风采大展示颁奖典礼举行,20个优秀基层文艺社团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9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宁波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在余姚市河姆渡镇举行,各区县(市)选送的12个优秀歌舞节目精彩上演。此外,中国新乡村音乐会、市民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www.daowen.com)

4.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繁荣

在2019年浙江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宁波共有歌剧呦呦鹿鸣》等13部作品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原创民族歌剧《呦呦鹿鸣》成功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此,宁波已连续七届荣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越剧《藏书楼》、话剧《甬商,1938》、甬剧现代戏《暖城》成功首演,群舞《快递小哥》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电视剧《七月与安生》在爱奇艺平台完成独播,《月上重火》于9月上旬杀青,“宁波影视”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推进

1.总体规模平稳增长

宁波将文创产业列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发展规划,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产业总量看,根据市统计局初步测算,201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271.67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7个百分点。

2.文化融合进展明显

一是文旅融合。2019年为文旅融合元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热点和亮点。上半年,全市30个文化和旅游项目签约,合同利用资金达378.38亿元。全域旅游工作稳步推进。目前,象山、宁海、奉化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宁海还入围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修订完善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6个乡镇获省第三批旅游风情小镇认定。2019年,宁波旅游节更名为宁波文化旅游节,设计安排了4个板块12项主干活动。二是文化金融融合。上半年,市股交中心文创板块新增文创企业挂牌20家,农行宁波文创支行贷款余额12.86亿元。同时,宁波成功获批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仅两地入选。三是创意与非遗加速融合。5月,皇家园林文创开发中心、北京故宫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及供应链运营中心双双在江北区举行揭牌仪式。作为全国文创企业的旗舰,“故宫文创”落户宁波,可以利用其特有的人才优势、设计优势等,发掘宁波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人文资源,为宁波本土品牌赋能。

3.文化消费备受关注

全市文化消费呈现良好态势。近3年全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速居八大类消费前列。宁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奖励名单,位居45个试点城市前列。5月,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在文博会上设置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成果专题展,宁波促进文化消费的经验被专题展示,受到各方关注。2019年还组织实施了宁波文化消费网红品牌推广计划,深圳文博会上,宁波文化消费网红品牌“十大打卡地”“十大畅销品”“十大热门事”手册被重点推介。

4.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宁波文创港核心区正式开工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集聚高端创意人才、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都有重大意义。7月,宁波中华传统文化园落户杭州湾新区,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年接待能力达到300万人次。此外,总投资90亿元的海泉湾温泉小镇项目和总投资90亿元的祥源漫城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宁波音乐港积极创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宁波华强中华复兴园二期、港中旅“文化小镇”等项目进展顺利,保利文化小镇、贝发文创产业创新综合体等项目已相继启动。

(五)文化传承工作有序开展

1.名城保护工作点面结合

2月,宁波市第二批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出炉,共有304个地名收录其中,从点上进行了梳理。3月,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暨市名城委(扩大)会议举行,从整体上规划了名城保护工作。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市名城委牵头协调、各区县(市)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同,动员全社会共同推进名城保护。

2.非遗保护呈现新亮点

当前文旅融合的发展潮流对于促进非遗保护也是一个良好契机。2019年,宁波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深入推进非遗小镇建设,全面实施百场非遗进景区,统筹规范民办非遗展示馆,加快开发非遗衍生品,拓展非遗旅游线路,加强非遗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了非遗科学保护新格局。余姚以阳明文化挖掘和营造为主要脉络,以旅游和景区开发为空间载体,以商业良性运作为有机支撑,启动建设“阳明古镇”。另外,近年来“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如10月,高雅艺术进校园之宁波非遗专场演出在宁波工程学院举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海曙区正将“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申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这一历史悠久的宁波农耕文化遗产,离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又近了一步。

3.博物馆建设不断推进

全力推进天一阁博物馆扩建工作,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市天一阁扩建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专题审议并形成《天一阁扩建项目设计需求》,推进概念方案设计工作。积极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其中宁波博物馆举办的《岁月如歌——1949年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展》等展览,广受好评。此外,宁波还积极配合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各项建设工作,协调推进“一馆二带三公园”[1]有关工作。

(六)城市文化交流传播日趋活跃

1.城市文化交流持续推进

从国际层面来看,宁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着眼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5月,2019中国(宁波)文化日、“传统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展分别在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和特罗扬举行。6月,在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期间,多场人文交流活动相继举行。从国内层面看,围绕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人文交流。5月,首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包括宁波在内的20余座大运河沿线城市集中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7月,以“艺术让两岸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开幕式暨主题峰会在宁海举行。

2.对外文化贸易稳中有升

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目前全球贸易总额呈现低位增长态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2019年上半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外贸新十条”政策,外贸进出口总额依然保持了7.4%的逆势增长。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全市对外文化贸易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文化贸易龙头企业效应显现。上半年全市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1.23亿美元,同比增长8.6%。

3.城市形象传播更加多元

在办好《阿拉宁波》《东海明珠》《宁波再出发》等现有涉外节目、栏目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外宣渠道。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宁波国际交流示范基地的评选和命名。加强“感知宁波”国际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在已开设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基础上,增设YouTube账号。推动新一轮城市形象推广方案细化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