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在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和框架下,宁波在社会发展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创新。在2020年,也将继续围绕这一目标继续改革创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是注重社会事业领域公平和公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二是努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三是加强社会风险防范和化解,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四是调整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事业均等化
宁波将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求为指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及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海岛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这些区域的教育和医疗水平,逐步拉平与城市的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继续提高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基金的拨付力度和医疗保险的补贴力度,降低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费用。
2.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医护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地区服务,在职称和待遇方面给予优待。建立组织、人事、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合力。健全完善职称评价体系,使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基层专业人才的绩效、技能等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
3.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信息共享
以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方式,继续探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将优质公共资源信息化,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提供远程教育学习、医疗诊断等服务,降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进而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公共服务差距。
(二)完善防范风险机制,实现社会安全常态化
无论是防治系统性风险,还是防治非系统性风险,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构建系统化的现代风险防治体系,提高社会规避和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都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以深化认识为导向,引导社会心态和预期
针对当前网络领域违法犯罪问题高发,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犯罪凸显的现状,一方面,在不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引导社会心态和社会预期,缓和社会焦虑,化解社会戾气,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全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老人、在校学生、贫困人员等风险易感群体对潜在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能力。
2.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加强风险防治的社会基础
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根基在基层、在细末。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构建网格化、立体式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街面巡逻防控,并依靠“天网”“雪亮”等平台,实现更全面的治安布局。另一方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信访稳定工作,借助群众力量及时掌握基层矛盾隐患状况,完善舆情排查,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
3.以防治结合为手段,构建现代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系统化思维,实现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重点把握时间窗口,积极主动应对,努力构建集风险评估研判、应对处置和防控责任于一体的防治机制。同时,市、县(区)、乡镇(街道)要分别完善社会风险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共享信息、协作研判、形成共识,形成风险化解合力。
(三)打造共治共享格局,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www.daowen.com)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还需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1.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主体多元参与
推进了解民意的渠道下移,健全完善多渠道的民意表达和民意收集机制,以满足民意诉求为导向,推动群众从个体利益诉求向公共利益诉求转化。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到基层,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重心投入基层,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参与基层治理的互动和协商。
2.以自我组织为手段,提升参与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继续支持各类专业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重点关注组织内生力量的培育,逐步形成独立的人事和财务制度。二是促进基层群众的自我组织,促进各类草根组织、社区组织的发展,通过组织化来搭建社会网络,形成互惠规范,产生普遍信任,使个体为公共利益而联合形成公共参与群体成为可能。三是拓展群众的议事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基层协商平台,以民议推动参与,以民议提升能力。
3.以搭建平台为基础,健全参与治理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拓展各地“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道德银行”等社会治理平台,完善制度设计和规范运作流程,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同时,依托“一中心四平台全网格”“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完善社会治理的信息支撑,通过各级各类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实现社会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全网联动的高效治理。
(四)把握供给的需求侧,实现公共服务精准化
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需要立足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期待,才能促进公共服务的结构性调整,提升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化。
1.实现由粗放模式向精准供给转变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实现供求双方的双向互动与匹配。以城市交通治堵为例,构建大数据缓堵综合平台,通过堵点定位、堵因分析、治堵评估、拥堵预报等方式,通过电子路牌、网站、微信、APP、车载终端等方式协助出行者躲避拥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
2.实现由设施建设向服务作战转变
在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重点强化服务机制创新。在文体服务方面,继续深化“一人一艺”“一人一技”等全民艺术体育普及工程,推动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工作融入百姓生活。在政务服务方面,积极完善相关审批政策,优化简化政务程序,并继续推进网上审批、手机掌上审批和自助化一体机办理等工作,打造更为高效、亲民的政务服务环境。
3.实现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
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改变单纯以规模数量为指标的衡量方式,强调品质质量的创新创优。不断优化文体产业结构,实现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朝着品牌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搭建供给需求对接平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入,并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建共享和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