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管理模块优化方案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管理模块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意义上,借鉴当代西方城市发展理论与正反设计案例经验教训,尤其以目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病例顽症的梳理与治理为重点,正确把握历史经验、现状研究和预测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紧跟甚至引领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艺术课题与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管理模块优化方案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体系庞大,过程漫长,为实现设计的有效展开与顺利进行,本书概括出以下五大设计管理模块:

(1)理念与文化模块;

(2)生态与生命模块;

(3)形态与媒体模块;

(4)运行与治理模块;

(5)生长与演化模块。

具体阐释如下:

1.理念与文化模块

在微观上,要注重聚居地区气质特色和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以及时代风格品牌的打造。在宏观上,之所以人类工业化聚居的各种规划设计病症层出不穷,主要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引导,缺少城乡规划设计美学理论支撑,缺乏完善的规划设计体制机制与法制。因此,不能仅仅就目前城市病的具体个案“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进一步探索根本性的治理策略:一是理论武装——构建超越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局限的广义城乡一元生命体系统设计美学的全新理论框架,二是立法执法——建立针对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美学的专业设计体制,建立针对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艺术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针对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美学项目的督察奖惩法制。

城乡一元生命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系统,所以,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美学的落实要靠软件、硬件、湿件统筹,以和谐的媒介秩序为视觉逻辑,提炼容纳历史积淀,涵盖辐射地区文化,体现时代发展风貌;以聚居区广大居民为本,建立具有整体结构特征且易于识别的聚居意象,把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和科学之真贯彻于城乡一元生命体中。应侧重城乡一元生命体中各种元素关系的梳理与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文化活动与消费、政府法制、社会管理、社区生活、个体分众与大众互动关系等城乡一元生命体子系统的交叉综合,使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艺术渗透润泽于现代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元生命体系统的所有环节与领域,这是一种广义的第三类聚居元素的统筹整合和系统设计艺术。

构建科学成熟的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未来人类聚居健康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核心节点,是健康聚居的灵魂与支撑,是评判分析和破解消除当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病症的关键所在,是全社会创新启动、发展、转型以及构建新型城镇化——第三类人类理想聚居模式的有效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借鉴当代西方城市发展理论与正反设计案例经验教训,尤其以目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病例顽症的梳理与治理为重点,正确把握历史经验、现状研究和预测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紧跟甚至引领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艺术课题与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2.生态与生命模块(www.daowen.com)

生态与生命模块的设计管理,首先应包括对聚居区内地面水泥封闭硬化与湿地呼吸柔化的合理面积比例控制,缩减地面硬化,扩大或恢复湿地的开发,让土地焕发生命活力,恢复呼吸功能,尤其可以在城乡一元生命体防洪解涝方面做到一级渗水入地、二级蓄水进库、三级排水汇河、四级循环利用,同时聚居湿地对聚居区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具有天然功效,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态、生命教育的生动平台;其次,转变园林绿化观念,开拓生态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现代城市农业、立体绿化,加强以体验农业、观光农业、服务农业、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乡镇产业开发,以绿色经济作物取代纯粹观赏的园艺产品;最后,从绿道到绿网、水网、文网等进行系统设计和立体开发,推进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融合设计建设,让聚居区内居民生活在绿色环境之中,达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多对多关系的友好环境。

3.形态与媒体模块

城乡一元生命体的形态布局和意象呈现是一个多媒体系统概念,应包括精神装备类的信息视觉化形态设计,环境装备类的建筑与景观形态设计,工具装备类的公用共享的城乡聚居家具或设施设计等,从而构成以服务为核心的体验经济多媒体形态模式。还必须注重一元生命体的完形(整体形态与廓线构成)、色彩(城乡色彩基调与特色凸显)、质地(城乡一元生命体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总体触觉肌理特征和人文地理意义上的视觉心理感知)、声响(基于城乡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所形成的原生态生命音响和民俗文化乡音土腔老戏等之交响)、滋味(饮食特色与小吃文化等)等所构成的形、色、质、视、听、触、味的多媒体复合形态媒介系统的统筹。

4.运行与治理模块

强化美育教育、行为识别及法制规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受到快速推进,“经营城市”理念和“土地财政”政策主张推行消费主义文化和空间资本化,致使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文化逐渐被摧毁。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设计缺乏法定上的强制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土地性质和容积率,但城市设计不具法律效力,因此对于城乡一元生命体建设行为仅能作为参考价值而非硬性规定,这可能造成城乡一元生命体在发展中脱离原始设想的可能。

总体聚居设计管理手册被视为能够塑造具有整体性和特色性的聚居空间环境、对聚居建设活动进行系统控制引导所编织的技术性控制框架和美学性设计管理原则。不少地方聚居设计的无调性问题日益凸显,图像化、挂历化现象渐成普遍,仿古式怀旧与无厘头的先锋试验交错并行。因此编制总体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导则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必须迅速制定支持聚居设计健康发展的“三制”保障体系建设,即聚居设计的体制、法制与机制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的专业设计体制,特别是要加强系统设计、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的跨界设计体制;建立针对聚居设计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设计相应级别的各级政府主管机构;建立针对聚居设计项目的督查奖惩法制,加强针对聚居设计的立法、司法与执法建设等。

人类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系统规划因涉及政策管理体制,所以只有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才能发挥自身功用。政府机构、社会团体、聚居民众是聚居建设的三大行为主体。这三大关系到城乡一元生命体建设成败的行为主体有一个共同要求,即三大行为主体的行为必须遵循城乡一元生命体建设规律,规范管理、合理布局、有序推进。要做到以上的规范合理有序,必须建立和完善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能确保行为主体的行为从动力和压力两个层面不偏离聚居建设的正确方向。在聚居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有机构成、柔性推进、良性循环。规划制度要杜绝“关门规划”现象,积极推行公开、公证、公示、听证制度,让广大市民成为参与规划的主人公,并给予群众以城市建设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聚居规划领域的社会问题[3]

规划管理是实现规划编制和聚居设计的重要保障。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简化规划管理审批机制与环节以提高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建立政府服务型形象,完善社会公示、公众听证等制度,保证规划的社会公平;建立和完善城市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机制,根治违法建设,还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区域以良好的生存环境。

无论马克思还是席勒,均将人对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视为可以最完美体现本质属性的最高状态,因此,治理的高级形式就是要对人进行美育教育。正如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所示,把审美教育活动作为实现人的完整存在的有效路径,以审美活动来教育熏陶人。审美关系或审美状态本身应为人存在的真正目的。当然,席勒更强调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是进行审美教育、实现审美状态的基本手段。

5.生长与演化模块

生长与演化模块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改良、版本动态升级的生命过程,记忆年轮与生命体自身具有物质类、精神类、人本类、生命类等多重文化属性和形态表现,最终物化或聚形为城乡一元生命体之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过程的保护机制与法制设计既是该板块的有机构成,也是运行和治理板块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