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探索

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探索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一元生命体需要汲取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的推动力量,进一步完善健康发展。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中须综合考虑运用以上基因要素,并对其中重点要素加以重视。因此时空是其必然的要素。

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探索

建材建筑的基因要素,音符是乐曲的基因要素,词汇是语言的基因要素。而进行城乡一元生命体的设计必不可少的要素可以归纳如下:

(1)空间与时间要素;

(2)生态与生命要素;

(3)功能与人因要素;

(4)形态与结构要素;

(5)文化艺术要素;

(6)科学与技术要素;

(7)经济与市场要素;

(8)治理与效率要素;

(9)交互与系统要素;

(10)安全与伦理要素。

1.空间与时间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基

城乡一元生命体的设计绝非是静态的平面设计,空间是时间(历史)的横断切面体现,时间会让空间发生渐变。空间具体体现在空、间、主、次、现实与虚拟等方面;时间具体体现在过去、现在、未来、历史、记忆、文脉等。在虚拟空间不断膨胀、悄然挤压现实空间的今天,必须通过系统设计、科学规划来提高人们在现实空间中的直接交往频率以及交往质量,以规避在虚拟空间的无谓时空消耗。

2.生态与生命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母

其是生态链或生态圈上的一环,指体现乡村原生态特征、生命原理、乡愁与文脉的时空介质及痕迹,以及存在的物质见证与历史记录。

3.功能与人因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本

功能即功用(实用与精神功能),人因要素指个体(男、女、老、幼)、分众(阶层特点)、大众(总体利益),体现城乡一元生命体的出发点与归宿。

4.形态与结构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体

指形态、轮廓、色彩、图底、肌理、完形、构架等,体现与承载生命体诸要素的骨骼、容貌与气质。

5.文化与艺术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魂

文学艺术(乡土与城市)、审美情感、特色创新、灵魂体现是生命体文化生产集散和人类文明的消费与创造,是生命体前进的动力与存在的第二价值。美丽中国建设,要见山见水有乡愁。

6.科学与技术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力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与技术,特别是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德国工业4.0革命等技术革命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城乡一元生命体需要汲取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的推动力量,进一步完善健康发展。(www.daowen.com)

7.经济与市场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利

包括因地制宜并兼顾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布局,法制下的市场规律把握,合理普惠的一元化农工合一政策。

8.治理与效率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需

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从行业监管到民众自觉等方面来践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文明效益与效率。

9.交互与系统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态

体现为人、社会、工具、设备、吃穿住行等系统之间的良性高效互动与愉悦体验。

10.安全与伦理要素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之底

身心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的直观体现就是人人和谐、人物和谐、天人和谐。

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中须综合考虑运用以上基因要素,并对其中重点要素加以重视。

如关于空间与时间要素,城乡一元生命体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属性。因此时空是其必然的要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功用;用水和泥烧成陶器,当中是空的才能盛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凿户,其内空间供人聚居,这样便有了房屋作用……有形的硬件物体只是辅助的先决有利条件,而其间构成的虚无中空才真正具有功效。空间分虚拟概念空间和物质性现实空间,主观性的概念空间视觉化后为纯粹空间;客观的现实空间又包括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当然也可分为自然、物理、生理、心理、虚拟空间……“空”与“间”本身就蕴含分割关系,即“间”的分割与“空”的共享。这生动说明空间知觉发生在实体之间的空虚部分,从空间内部观察主要是具有过程感和时间流的视觉感和运动觉,视觉感可通过设立、天覆、夹持、地载、合抱、竖断、围合等现代构成设计方式实现,运动觉可通过时间维下的动线体现,时间动线可产生各类限定的物理空间与自由的心理空间,这些物理空间以及心理空间便可体现其空间的限定性、内外通透性、参与性等特征。

本书认为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文化空间的生产有以下趋势或特点:

1.技术形态上的虚实交互性

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于2007年发布,首次提出智慧城市六大坐标维度,即智慧环境空间、智慧流动、智慧经济、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支持,出现了成功的虚拟现实的人类大型活动。如网上世博会上海馆大微博墙、公众参与馆的交互设施,凭借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UI)、用户体验设计(UE)、云平台技术等创造了奇特的虚拟现实景观。当今世界因信息化裂变为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它们正在经历着实虚两种文化空间的此消彼长,尤其体现在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实体文化空间方面。这是信息时代非物质社会的重要特质表现,是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文化空间特有的甚至是必然的异化现象。

2.生态系统上的天人合一

人造文化空间(包括实体物质空间和因特网虚拟空间)的自然生态性体现在人类聚居生态文化系统与自然生态文化系统的统一;低碳环保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协调统一则是人造文化空间在生产与再生产时的有效路径。

3.空间布局上的雅俗共生性

“雅”与“俗”或“文”与“商”,在城乡一元生命体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构建中具有互补共生性,如作为商业空间属性的超市、卖场、餐厅、商店等,其内部可以进行文化设施与符号精神的融合设计;具有主流文化空间属性的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科技馆等,其内部当然也可以有商业与文化共生的配套服务设施;中性公共空间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其文化气息与商业氛围交织,等等。

4.文化生产上的时空恒久性

文化生产上的时空恒久性指空间与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与可传承性。大都市作为“磁石”[2],其空间场效应之吸引力在时间维度上将继续延伸;大都市又是将要胀破的容器,因此要强调空间功能的合理性、空间布局的尺度把握以及文化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城乡一元生命体空间不仅服务于当下聚居的居民或匆匆过客,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它是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时间(历史传承)的媒介载体雕刻作品,如此就自然构成了聚居区域的文化空间。

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的文化空间,必然也是硬件、软件、湿件的交互联动与协同发展,硬件是物质性、物理性的传统文化空间以及新生文化空间载体;软件是相关的电子信息文化产品所营造的虚拟和半虚拟性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湿体则是植入人体内部或与人体联动的如生物芯片等而形成的人机合一的未来生物智慧型文化空间或载体。这里特别提出,未来智能或智慧机器人所引发的新文化活动与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空间的积极异化现象,也将会在人类城乡一元生命体文化空间生产与异化中提供重要舞台、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的硬件、软件、湿件将会越来越呈现出软硬兼容、虚实交互、干湿互动、和谐共生与时空恒久的文化系统生长发展状态。

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空间尤其文化空间,若要避免被生产转化或消极异化为更多失落空间与失效空间,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对空间功能的解析、整理、定义和设计要准确适当,保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空间功能再生产时进一步丰富、提升,即良性异化。城市空间功能的积极发展或良性异化,应是在原有功能基础上的丰富或提升,从而使主功能更加强大;功能的消极异化是指走向原有主要功能的对立面。例如韩国首尔清溪川自西向东贯穿首尔主城区,最后汇入汉江,其河道两岸成为当地人的重要公共休闲场所,每逢假日节庆,人们来到清溪川岸边进行踏青赏花、推铁环、单腿“斗鸡”、石战游戏、跳花毽、放风筝、放莲灯等民俗活动,形成了当地的集体记忆与历史风俗。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清溪川逐渐被污染破坏,工业汽车噪声、污水废气污染日益严重,古城风韵荡然无存。因此,当地政府做出重建清溪川的决定,改善其周边环境,为清溪川的复兴和改造创造机会,目的在于恢复其原有面貌、再现其历史文化。清溪川及周边环境复兴改造工程,优化了首尔自然生态,对恢复首尔历史文脉与城市记忆,提升首尔聚居文化品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划时代的长远意义与示范效应。

此外,除了要实现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的基本功能之外,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必须通过发展新型乡镇企业、现代农业、城乡服务行业与体验经济等,使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率,让居民就近转移、就地转移、当地就业,并提高其文化知识与审美素养,这是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设计人因要素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