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的第二类聚居模式

乡村的第二类聚居模式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次工业革命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方面,最大得益者非英国莫属,因此,通过比较这段时期中英的乡村发展即可清晰地了解当时聚居模式的差异性。中英乡村规模及聚居方式差别很大。而中国的农村聚居模式则比较密集,一般是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几十户乃至上百户农家合成一个村,共同划分村落周围的田地,日起而出,日落而归,由此形成的男耕女织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期。

乡村的第二类聚居模式

两次工业革命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方面,最大得益者非英国莫属,因此,通过比较这段时期中英的乡村发展即可清晰地了解当时聚居模式的差异性。

中英两国乡村的资源储备情况不同,造成中英乡村发展的差异性。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英国由于圈地运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吸引了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这便造成了都市化的现象,从而产生了都会区。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经济飞速发展,由此英国有了足够的收入来发展农村,同时还不断地吸收国际资本来促进农村的建设。而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支持,理念滞后,导致城乡区域差距较大,使得中国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中西部村庄空心萎缩、东南部简单粗暴地拆村建城的恶劣局面。

农民素质对聚居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农民的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英国,农业的发展始终与工业联系在一起,因此农民对技术有着独特的热爱,并能够很好地利用技术,而且英国农民的思想较为开放,农民很容易接受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英国就十分重视教育,不仅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对农民的教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重视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但是中国农村农民的思维比较固执守旧,闭关自守的社会状态,延续千年的自然经济模式,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接受新式的种植技术或机械工具。(www.daowen.com)

中英乡村规模及聚居方式差别很大。相对于中国,早在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经由手工业转变为农业现代化生产。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农业生产不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英国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或大型农场为单位,当时的英国乡村聚居生活分布较散,农忙时雇用一定数量的人员通过机械操作快速完成种植、除虫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而中国的农村聚居模式则比较密集,一般是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几十户乃至上百户农家合成一个村,共同划分村落周围的田地,日起而出,日落而归,由此形成的男耕女织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