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堡:军事战略中的不可或缺要素

城堡:军事战略中的不可或缺要素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就城市功能而言,中国城市始终牢牢地处于统治阶级的掌控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产生仍由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需要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状态正与此相反,并非是以社会分工和工商业发展为前提,而是单纯建构政治军事堡垒。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功用基本围绕着政治利益,这类城市结构不仅不利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城堡:军事战略中的不可或缺要素

伴随金属工具的使用而来的是人类对生活模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居住水平、经济的分化导致城乡区别发展的出现。

东方,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于西周,兴起于东周,大致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南北朝时期,此阶段政治是建立城市的主要导向因素,因此当国家政权稳定时,城市快速稳定发展,当国内政治动乱不安时,城市发展趋势不稳定。第二阶段,即从隋唐至清末时期。隋唐时期,相对政通人和,运河连城为线,南北密切往来,扬州闻名中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明清两代,城市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明清时期社会状态相对稳定统一,国内外交通的发展及其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乡村中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当时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

西方,封建社会城市于11世纪前后才逐渐兴起。虽然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是黑暗的,但这一时期的人类聚居模式尤其城市规划设计“无规划”与“自然主义”理念在西方城市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L.贝纳沃罗在《世界城市史》一书中写道:“(它)将一定的体系引入大自然,其结果是使自然和几何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因此,中世纪城市具有和谐和统一的几何式美学特征,被人们称为“如画的城镇(Picturesque Town)”。手工业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进一步发展,并在手工业生产专门化的要求下,与农业分离,进而变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之后农业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及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这两大动力都促使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经济活动的频繁相应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至此,西方封建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才开始蓬勃兴起。(www.daowen.com)

文艺复兴带来了城市生活人本主义的追求,城市建设日益呈现世俗化趋势,佛罗伦萨市中心不再是教堂,取而代之的是市政厅和广场,富人官邸也取代了教堂而成为豪华建筑。激情奔放、充满自信与积极进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聚居文化的主旋律。具体到规划设计上,这一时期的大师工匠们虔诚地遵守着整体与和谐的艺术准则,非常尊重并慎重对待前人留下的艺术作品,绝不急功近利。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同时期的相比大不相同。首先,就城市功能而言,中国城市始终牢牢地处于统治阶级的掌控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产生仍由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需要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就公众活动空间而言,尽管相较于同期西方城市,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模较大,却没有形成类似于西方城市中心广场之类的公共空间,居民缺乏公共交流、活动的场所和机会,城市居民以贫富、社会地位、行业等因素来划分居住地区,如同乡村内向型封闭的居住模式一样。虽然因地区不同,住宅模式相异,但居住空间贯穿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特色,例如北京四合院,这是数千年来中国形成的传统城乡聚居模式的原型。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闭关自守的治国政策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深刻影响了内向型封闭式的居住形态,其基础性决定因素乃是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最后,就城市发展与工商业发展的关系而言,虽然英国等西欧国家封建社会城市起步较晚,但是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为均衡,社会区域分工明确,为工商业的发展筑造了适宜的温巢。以英国为代表,其工商业一般由私人负责,国家只征收一定的税,非但不干涉主要事务,反而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状态正与此相反,并非是以社会分工和工商业发展为前提,而是单纯建构政治军事堡垒。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功用基本围绕着政治利益,这类城市结构不仅不利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