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生态型聚居:天人合一的第一类聚居

古代生态型聚居:天人合一的第一类聚居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绕核心旋转运动,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这一点和人类的文明最为接近。各类具有聚居特征的动植物,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形态与聚居特色,但它们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和谐和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存在方式,发现大到星系,小到微观粒子,以及动植物界的群组存在体系,均有天然聚居性与合理秩序感,本身又成为所在自然圈或链上的和谐一环。

古代生态型聚居:天人合一的第一类聚居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其存在方式包括两种含义。

第一,存在论的角度,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对其本质的表现,揭示事物外部的一般形态和特点。

第二,生存论的角度,事物的存在方式由其生成活动、生成状态、生成过程等构成,揭示物质运动的特殊性。

因此,存在方式描述的是事物生成和存在的完整状态,揭示事物本身是一种生成过程和存在过程的统一。

大自然中任何存在或生存的事物,都有其存在或生存的内部情态特征和外部结构状态。宏观宇宙天体如日月星辰:各自绕某一中心以一定的速率旋转运动,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绕核心旋转运动,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植物聚居生存模式:

细胞基因,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微生菌落,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草原植被,形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树木森林,形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www.daowen.com)

动物聚居生存模式:

蚂蚁社会,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蜜蜂巢穴,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鸟类鱼群,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灵长家族,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

其中蚂蚁在群居昆虫中具有明显的聚居特征。通常,蚂蚁家族聚居在等级秩序化、相互协作化、分工精细化的大小不一的蚂蚁城邦里。这一点和人类的文明最为接近。麻雀、鹦鹉(非洲的)等,因为容易受到猛禽的伤害所以选择群居;大天鹅,雪雁等,因为经常要迁徙也比较喜欢群居;企鹅,海鹦,火烈鸟等,也是群居的动物,因为群居有利于它们协同捕猎。各类具有聚居特征的动植物,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形态与聚居特色,但它们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和谐和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

科学观测证实宇宙的存在和演化尽管存在暂时或偶然的紊乱和随机性,但总体上是一个不断遵从着组合—分离—再组合—再分离的规律性运动的有序系统,并构成具有聚居特点的群组存在体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抱团取暖、共御外敌……

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存在方式,发现大到星系,小到微观粒子,以及动植物界的群组存在体系,均有天然聚居性与合理秩序感,本身又成为所在自然圈或链上的和谐一环。它们在没有任何监督下,也可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队伍;并且,迅速地依照环境的变动,调整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所谓“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从生物意义上讲,人类是自然的一员,生态链上的一环,因此其聚居模式自然也是大自然系统生态圈上的一个有机生命系统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工厂日程安排、城市规划、人员协调,甚至策略制定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