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变化是引发研究的现实基础。早在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浪潮所推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巨大变革之际,人类的居住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西方国家逐渐开始关注国民自身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在18世纪中后期,对于人类城市形态发展的更新与改变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社会发展至19世纪中期,城市发展理论开始关注人类居住方式的精神价值的研究。时至20世纪中期,人类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快速发展,在此阶段,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城市规划和人类居住形式发展,类型学、社会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元交织结构方法论被用于城市发展的研究中,动态城市模式成为新型城市形态建设的主流。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对自然生态、生命空间、持续发展的考量,特别是对人类文化和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能否有机融合的研究,使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们从多学科跨界角度来反思自己和未来子孙的居住环境。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城市规划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大多是为封建的集中王权而进行的帝都城市规划,而对城市居住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了20世纪初,仍以中国村镇生存模式研究为主。事实上,对乡村形态问题的研究必须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但是由于国内相关学科发展的落后,从整体上来说,该类研究在学术界并不多见,但是有关农村问题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19世纪20年代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有陈翰笙、杨开道、言心哲、乔启明、冯和法等人,他们长期深入中国农村进行调查,并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社会学家也对农村问题做过深入调查,吴文藻、费孝通、梁漱溟、潘乃谷等人,在经过脚踏实地的调研之后著书立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仍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乡村聚落形态也随政策的调整而变化,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现实因素,成为当时以生产队为载体的乡村聚落形态的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学科的纵深发展及学术界的百家争鸣,使得交叉学科的研究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村镇生存模式及乡村形态问题的研究范围及视角有所拓展,宗教、艺术、文化、人文地理及其分支学科等研究方法逐渐在研究相关问题时被引入。在乡村形态研究方面,从以往以乡村小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景观类型等浅表形态为主要方向的研究,逐步转向以解决乡村土地制度改革、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深层社会问题为主[1]。(www.daowen.com)
上述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的拓展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研究工具。首先,在研究范围方面,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是连为一体、不可偏废的,不平衡的发展只会导致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而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研究视野方面,人居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景观建设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善人居环境能使生活其中的居民身心愉悦和提升生活、生产效率。在研究方法上,人居环境科学属于交叉学科范畴,只有注重多学科交叉、多角度观察思辨以及方法的跨界融合使用才能深刻剖析问题,并形成卓有成效的解决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