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预算(Operating Budget/Operational Budget,又译为作业预算、运营预算)是指企业为规划和控制未来时期的生产、销售等日常性业务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成本和收入而编制的预算。
经营预算是企业总预算的基础,经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涉及一个企业内外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涉及上上下下各级工作人员。可以说,相对于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经营预算的范围更广,使用更频繁。所以,经营预算的合理编制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充分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权责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内外部和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一)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应该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销售预算基于哪些信息;销售预算与战略预算有什么联系;怎样实现营销目标,销售预算和财务目标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销售额和产品销售目标;怎样计算销售量和价格,怎样判断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怎样分析市场供求等。
销售预算是一个财务计划,它包括完成销售计划的每一个目标所需要的费用,以保证公司销售利润的实现。销售预算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作为生产、材料采购、存货费用等方面的预算的基础,把费用与销售目标实现联系起来。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完成之后才进行的,销售目标被分解为多个层次的子目标,一旦这些子目标确定后,其相应的销售费用也被确定下来。
销售预算是关于预算期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规划,进行销售预算的目的是要确定在预算期内企业产品的销售量,由于企业需要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来决定产品的生产量、材料、人工及设备和经营资金的需要量以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等,所以,企业其他各项预算都将受到预算期产品销售量的制约。销售预算是其他各项预算的起点。而编制销售预算之前,必须对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预测销售收入是全面预算的基石,销售水平影响着全面预算中几乎所有的其他因素。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量、单价和销售收入。销量是根据市场预测或销货合同并结合企业生产能力确定的。单价是通过价格决策确定的。每种产品的预计销售额总计就是销售单价乘以预计销售数量。
销售预算以销售预测为基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各种产品历史销售量的分析,结合市场预测中各种产品发展前景等资料,先按产品、地区、顾客和其他项目分别加以编制,然后加以归并汇总。根据销售预测确定未来期间预计的销售量和销售单价后,求出预计的收入: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销售预算中包括预计现金收入计算,目的是为编制现金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第一季度的现金收入包括两部分,即上年应收账款在本年第一季度收到的货款,以及本季度销售中可能收到的货款两部分。通常每季度的销售收入中,本季度收到的现金是销售收入的50%~60%,另外40%~50%的销售收入回款要到下个季度才能收到,有的还会要到下下个季度才能够收到。
销售预算的编制简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②分析该产品市场需求的特征;③分析该产品市场供给的特征;④判断该企业每种产品或产品组合能够取得的合理的市场份额,或者说可能的销售量;⑤以上述四项分析为基础,编制用销售量和价格所表示的销售预算。
前三个步骤需要全体员工参与,但重要的分析定位工作和最终的结果还是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来做,第④、第⑤个步骤则主要是由财务人员来完成。因为第④、第⑤个步骤已经到了销售预算的最终编制阶段,需要信息的集中分析和整理,这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根据销售预算中的预计销售量,按产品品种、数量分别编制的,计划为满足预算期的销售量以及考虑期初、期末产品存货的需要而编制的生产量预算。多环节生产的产品往往还要编制每一环节的半成品预算。计划期间除必须有足够的产品以供销售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计划期期初和期末存货的预计水平,以避免存货太多形成积压,或存货太少影响下期销售。
生产预算可以揭示出企业生产与销售和存货间的协调关系。产量预算需要企业的生产部门会同储运、财务部门共同编制。企业必须致力于生产出充足的各种产品,来满足销售预算中预计的需要量,并提供年末预期正常的存货数量。当然这时还要考虑本年的期末存货,也就是下一年(预算年度)的期初存货数量。所以,预算期的生产量应该计算如下: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没有市场的产品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即使生产出来也只能成为长期的“存货”,所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一般都需要以销定产,根据多方考察分析可能的销售量来组织生产,也就是基于销售预算来编制其他预算。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该预算确定M公司为了满足预期销售量和完工产品期末存货而生产产成品的数量。
在此预算中需要注意,企业的生产与销售不能做到“同步同量”,需要设置一定的产成品存货,以保证能在发生意外需求时按时供货,并假设可以均衡生产。运用“以销定产”原则,依据图表基本预算数据,我们假设:
年初产出产成品存货=第一季度预计销售量×10%;
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下季度销售量×10%;
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上季度期末产成品存货;
预计销售量=(年初产出产成品存货+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生产预算编制好后,除了考虑计划销售量外,还要考虑现有存货和年末存货,通过对生产能力的平衡,根据分季度的预计销售量,排出分季度的生产进度日程表或生产计划大纲,在生产预算和生产进度日程表的基础上,可以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间接制造费用预算。这三项预算构成对企业生产成本的统计。以生产预算为基础,可进而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间接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
生产预算在实际编制时是比较复杂的,产量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产成品存货数量受到仓库容量的限制,只能在此范围内安排产成品存货数量和各期生产量。此外,有的季度可能销量很大,可以用赶工方法增产,为此要多付加班费。如果提前在淡季生产,会因增加产成品存货而多付资金利息。因此,要权衡两者得失,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为了了解现有生产能力是否能够完成预计的生产量,生产设备管理部门有必要再审核生产预算。若无法完成,预算委员会可以修订销售预算或考虑增加生产能力;若生产能力超过需要量,则可以考虑把生产能力用于其他方面。
明确生产活动的总进程。但单纯的生产预算往往还不足以充分显示出具体的生产活动内容,还必须进一步确定相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构成要素的预算。所以,企业的生产预算还需要包括直接材料预算、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但是在编制这些预算之前,必须编制产量预算,然后根据产量预算编制相应的成本、费用预算。
(三)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根据生产预算的每季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计划期间的期初和期末存料量、材料的计划单价以及采购材料的付款条件等编制的预算期直接材料采购计划。
直接材料在产品生产过程和最终的成本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材料预算是以产量预算为基础,关于企业生产产品所需直接原材料的投入、使用和购买情况的预算。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是:①生产预算的每季预计生产量;②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③计划期间的期初、期末存料量;④材料的计划单价;⑤采购材料的付款条件等。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程序如下:
第一,计算某种直接材料的预计购料量。
预计材料采购量=生产需要量+计划期末预计存料量-计划期初存料量。
第二,计算预算期某种直接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该材料预计采购量(其中:材料单价不含增值税)。
第三,计算预算期所有材料采购的总成本合计额。
第四,计算预算期发生的与材料采购总成本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某预算期增值税进项税额=材料采购总成本×增值税税率。
第五,计算预算期含税采购金额。
某预算期采购金额=采购总成本+进项税额。
第六,计算预算期内的采购现金支出。
某预算期采购现金支出=该期采购材料现金支出+该期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
第七,计算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
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预算期初应付账款余额+该期含税采购金额-该期采购现金支出。
为便于编制现金预算,在直接材料预算中,预计材料单价是指该材料的平均价格,通常可从采购部门获得。通常还包括材料方面预期的现金支出的计算,包括上期采购的材料将于本期支付的现金和本期采购的材料中应由本期支付的现金。在实际工作中,直接材料采购预算往往还附有计划期间预计现金支出计算表,用以计算预算期内为采购直接材料而支付的现金数额,以便编制现金预算。其主要内容有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生产需用量、期初和期末存量等。“预计生产量”的数据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材料用量”的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或消耗定额资料,“生产需用量”是上述两项的乘积。年初和年末的材料存货量,是根据当前情况和长期销售预测估计的。各季度“期末材料存货量”根据下季度生产量的一定百分比确定,本例按20%计算。各季度“期初材料存量”是上季度的期末存货。预计各季度“采购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确定: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为了便于以后编制现金预算,通常要预计材料采购各季度的现金支出。每个季度的现金支出包括偿还上期应付账款和本期应支付的采购价款。本例假设材料采购的货款有50%在本季度内付清,另外50%在下季度付清。这个百分比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如果材料品种很多,需要单独编制材料存货预算。
(四)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已知标准工资率、标准单位直接人工工时、其他直接费用计提标准及生产预算等资料,对一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和人工成本所做的经营预算。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预计产量”数据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人工总工时和人工总成本是在直接人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
直接人工预算可以反映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水平和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通常从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获得,根据生产预算确定的每单位产出所需直接人工以及生产量,就可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的基本编制程序如下:(www.daowen.com)
第一,计算某种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
某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该产品预计产量。
第二,计算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
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该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
第三,计算某种产品计提的福利费等其他直接费用:
某种产品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计提标准。
第四,计算预算期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预算期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
第五,计算预算期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
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支付率。
直接人工预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算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预计产量”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人工总工时和人工总成本是在直接人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由于人工工资都需要使用现金支付,所以,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可直接参加现金预算的汇总。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一种能反映除了直接材料使用和直接人工预算及采购预算,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间接费用的预算计划。
制造费用中大部分不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而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比如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等。所以,制造费用预算就是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产品成本的计划,主要由生产部门编制。
由于制造费用的发生不明确是为了某一种产品而产生的,所以,也不能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那样在发生的时候就直接归集到相应获益产品上,只能在一定的期间内对制造费用加以汇总,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成本中。
为编制预算,制造费用通常可按其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混合性制造费用三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可在上年的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根据预计生产量乘以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进行预计;混合性制造费用则可利用公式y=a+bx进行预计(其中a表示固定部分,b表示随产量变动部分,可根据统计资料分析而得)。对于制造费用中的混合成本项目,应将其分解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并分别列入制造费用预算的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考虑到制造费用的复杂性,为简化预算的编制,通常按成本性态将制造费用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通常包括动力、维修费、间接材料、间接制造人工等,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关键在于确认哪些是可变的具体项目,并选择成本分配的基础。
固定性制造费用通常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租金、财产税及一些车间的管理费用,他们支撑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短期内不会改变。
编制步骤通常都是先分析上一年度有关报表,制订总体成本目标(通常是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再根据下一年度的销售预测和成本目标,制订各项运营成本,汇总具体市场举措所需的额外成本。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资金收支,在制造费用预算中,通常包括费用方面预计的现金支出的计算,以便为编制现金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非付现项目,在计算时应予剔除。制造费用预算为两个步骤,首先计算预计制造费用,然后再计算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各自的计算公式为:
预计制造费用=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预计业务量×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财务会计中分解制造费用常用的方法是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分配依据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即:
预计制造费用=预计直接人工工时×变动性费用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预计制造费用-折旧
制造费用总数除以一定的标准总额(这个标准可以是生产总工时、工人工资总额等)可得到制造费用分配率,从而计算出每一单位该标准应分担的费用额。
按照每种产品消耗的这种标准的数量,乘以标准分配额,得出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以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分配法为例,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应遵循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预算制造费用合计/预算直接人工工作小时总数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数额=该产品耗用的直接人工工作时间×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如果有完善的标准成本资料,用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与产量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的预算金额。如果没有标准成本资料,就需要逐项预计计划产量需要的各项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按每季度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为了便于以后编制现金预算、需要预计现金支出。制造费用中,除折旧费外都须支付现金,所以,根据每个季度制造费用数额扣除折旧费后,即可得出“现金支出的费用”。
(六)产品销售成本预算
产品销售成本预算是以产品成本预算及期末产品存货预算为基础,关于公司年末产品销售成本的预算。
生产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企业产品成本的各要素项目都清楚了,但还不能了解各种产品总体的成本情况和单位成本数额,无法从整个企业供、产、销的链条上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所以成本预算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成本预算需要由财务部门根据汇总来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等企业各相关部门各自的预算数据整理而成。
存货的计划和控制可以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库存量来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的编制,不仅提供了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同时也为编制预计损益表提供产品销售成本的数据。
成本预算的主要依据是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间接费用预算涉及的主要成本数据,得出企业产品的总成本、各种产品各自的总成本和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将产成品单位成本乘以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即可得到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额。
年末预计产品销售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预计销售成本=预计总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其中:期初存货成本是上一年末的期末存货成本;预计生产总成本来自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成本是期末存货数量与产品单位成本的乘积,期末存货数量资料来自生产预算。
产品成本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的有关数据,来自前述的五个预算。生产量、期末存货量来自生产预算,销售量来自销售预算。生产成本、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等数据,根据单位成本和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又称营业费用预算,是指为组织产品销售活动和一般行政管理活动以及有关的经营活动的费用支出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
编制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主要依据是预算期全年和各季度的销售量及各种有关的标准耗用量和标准价格资料。为了便于编制现金预算,在编制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同时,还要编制与销售及管理费用有关的现金支出计算表。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包括制造业务范围以外预计发生的各种费用明细项目,例如销售费用、广告费、运输费等。对于实行标准成本控制的企业,还需要编制单位生产成本预算。这里的费用指的是除制造费用以外的企业日常销售和经营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所以费用预算也就主要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
1.销售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是指为了实现销售预算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同时综合分析销售收入、销售费用和销售利润的相互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在安排销售费用时,要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费用的支出应能获取更多的收益。在预计销售费用时,应以过去的销售费用实际支出(或上期预算)为基础,考察其支出的必要性和效果,结合预算期促销方式的变化以及其他未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与销售预算相配合,按品种、地区、用途具体确定预算数额。
2.管理费用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为搞好一般管理业务所必需的费用预算。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一般管理职能日益重要,因而其费用也相应增加。在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时,要分析企业的业务成绩和一般经济状况,务必做到合理化。管理费用项目比较复杂,且多属固定成本,因此,可以先由各费用归口各部门上报费用预算。企业在比较、分析过去的实际开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期各费用项目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确定各费用项目预计数额。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费用是否必要,以提高费用支出效率。另外,为了给现金预算提供现金支出资料,在管理费用预算的最后,还可预计预算期管理费用的现金支出数额。管理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计提坏账准备金、无形资产摊销和递延资产摊销均属不需要现金支出的项目,在预计管理费用现金支出时,应予以扣除。在通常情况下,管理费用各期支出比较均衡,因此,各季的管理费用现金支出数为预计全年管理费用现金支出数的1/4。
销售费用不仅要反映预算期间预计的销售量所需要的相应费用支出,而且还要考虑营销支出,比如广告、促销等推广手段。应该注意的是,类似广告、促销等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也是密切相关的。为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并且不断增长,相关市场推广的支出在战术预算中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费用则源于管理层对支持所有组织活动的支出和成本的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