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药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外部环境几个方面。在生理上,香药具有滋阴、健脾、补气、补血等功效,能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在心理上,香药的芳香气味能将人带入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达到怡养身心的目的;在外部环境上,人们通过熏香、焚香,可以驱邪辟秽、杀虫消菌,净化空气,以有助于身心健康。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也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然自魏晋以后,草石不分,虫兽不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是继《神农本草经》以后,具有重要本草文献学价值的著作。该书收录了汉代至魏晋时期历代名医在《神农本草经》中增附的资料,是这一时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原书已佚。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以及《千金翼方》等书中,共辑出药物700余种,并依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进行了校勘、整理。《名医别录》记载的药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本土产的植物类药草,外来香药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主要有苏合香、沉香、薰陆香、鸡舌香、龙脑香等。据《名医别录》云:苏合香,味甘,性温,无毒,主辟恶,温疟,蛊毒,痫痓,不梦等症;[73]沉香、薰陆、鸡舌香,性微温,治风水毒肿,可去恶气;[74]麝香,无毒,治诸凶邪鬼气,心腹暴痛胀急,妇人难产,以及风毒,堕胎;[75]龙脑香及膏香,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以及耳聋、明目。[76]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一部大型的医学方书。全书收载宏富,内容赅博,不仅收录了大量中医药文献中的药方,还吸收了一些外来医学的内容,其中包括许多香药香方,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状况,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与香药有关的医方有:“生发膏方”,以丁香、甘松香、零陵香、吴藿香等25味药配伍组方,主生发;[77]“五香枳实汤”,由青木香、麝香、鸡舌香、熏陆香、沉香、枳实等14味香药组成,主治小儿风热,疮痒等症;[78]“五香连翅汤”,由青木香、沉香、熏陆香、丁香(《外台秘要》作“鸡舌香”)、麝香等12味香药组方,主治一切恶核、瘰疬、痈疽、恶肿;[79]“五香散方”,由甲香、犀角、薰陆香、丁香、青木香、沉香等16味药组成,治疗江南毒气、恶核、肿胀、生疮等。[80]
《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计有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图经7卷,共计53卷。该书是在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基础上,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经增补、删削而成,新增药物中收录了许多经试用有效的外来香药,如龙脑、安息香、阿魏、郁金、诃梨勒、胡椒等。《新修本草》成书不久,很快传播到西北地区。1899年,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新修本草》手抄卷子本。《新修本草》云:阿魏,味辛,无毒,主杀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81]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性均微温,悉疗风水毒肿,去恶气;薰陆、詹糖去伏尸,鸡舍、藿香疗霍乱;[82]苏合香,味甘,无毒,主辟恶,温疟,痫痓,蛊毒,不梦;[83]安息香,味辛,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84]龙脑香及膏香,味辛,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85]庵摩勒,味苦,无毒,主风虚热气;[86]毗梨勒,味苦,无毒,功用与庵摩勒同;[87]诃梨勒,味苦,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88]紫真檀木,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89]麝香,味辛,无毒,主辟恶气,温疟,蛊毒,痫痓,心腹暴痛,妇人难产。[90]
此外,《外台秘要》卷第13有“崔氏疗鬼气辟邪恶阿魏药安息香方”,所用药物有阿魏、安息香、枣和牛乳。[91]同卷还有“五香丸方”,其主要成分为青木香、犀角、羚羊角、沉香、薰陆香、丁香和麝香,主治瘟疫、恶气热毒等。[92]《外台秘要》卷36中有“刘氏疗小儿天行头痛壮热方”,以青木香、白檀香配伍组方。[93]
罗振玉先生曾说:“本草之学,自《唐本草》行而《隐居之集注》微,《证类本草》行而《唐本草》微,逮明李时珍《纲目》行,《证类本草》亦仅存旧椠,隐居之书则佚者久矣。”《本草纲目》记载的梵语释名药物多达65种,其中有郁金香(梵名茶矩摩)、藿香(《金光明经》谓之钵怛罗香、《楞严经》云兜娄婆香)、甘松香(梵名苦弥哆)、余甘子(梵名庵摩勒、摩勒落迦果)、檀香(梵名旃檀)、阿魏(《涅槃经》称央匮)、龙脑香(《金光明经》谓之羯婆罗香)、沉香(梵名阿迦卢香)、乳香(梵名天泽香、多伽罗香、杜噜香)、安息香(梵名拙贝罗香)、苏合香(梵名咄噜瑟剑)、荜拨(摩伽陀国称荜拔梨,佛菻国称阿梨诃陀)、香附子(《金光明经》谓月萃哆)、豆蔻(《金光明经》谓之苏乞迷罗细)、肉豆蔻(梵名迦拘勒)、茅香(《金光明经》作温尸罗)、怀香(梵名兜娄婆香)、枫香脂(《金光明经》谓之须萨折罗婆香)、麝香(梵名莫诃婆伽)等。
《本草纲目》集诸家之说,辨析药物疑误,阐述药性理论,揭示用药要点,多有发明。安息香有开窍辟秽、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来治疗心腹疼痛、中风昏厥、猝然昏迷、血晕等病症。沉香温中降气,暖肾纳气,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去恶气,主霍乱。乳香微温无毒,行气活血,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主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瘾诊痒毒,亦可香口辟臭。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血竭化淤止痛,收敛疮口,主治心腹卒痛、内伤血聚。以上诸药皆被用作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之用。檀香消风热肿毒,治中恶鬼气,可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道家谓檀香为浴香。用白檀香涂身,能消除一切热恼。麝香能辟恶气、瘴毒,可除百病,治一切恶气及惊怖恍惚。龙脑香微寒无毒,主消食,下恶气,散胀满,香人口,对服饰的防虫、防蛀、防潮具有独特的效果。降真香辛温无毒,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烧香第一。小儿带之,辟邪恶气。甘松香甘温无毒,解毒散肿,理元气,去气郁,每日焚烧甘松,可治痨病。迷迭香性平不温,烧之令人衣香,辟蚊蚋,去恶气。艾蒳香全草入药,可发汗祛痰,治疗胸腹疼痛、食伤、霍乱、中暑等。阿魏辟瘟治疟,主霍乱,去臭气,破癥积,下恶气。焚烧兜纳香可辟远近恶气,壮胆安神,还可与茅香、柳枝煎汤浴小儿。
芳香性植物散发出的香气令人愉悦,具有杀菌、抗病毒作用。中国传统医药史上的卫生防疫方法大多选择上述香药组方,以悬佩法、熏烤法、烧燃法等驱蚊祛虫、消除瘴气、防治瘟疫,保护人们健康。
此外,庵摩勒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经常服食,可延年长生。诃黎勒能治众病,延年益寿,波斯人常将其带在船上,预防疾病发作。四出游行的僧人和长途跋涉的商人,大多随身携带诃黎勒,以备不时之需。荜拨是解毒药中的重要成分,对于胃冷、腰肾冷、脏腑虚冷等有很好的疗效。番红花祛瘀生新,活血通经,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服令人心喜。
敦煌、吐鲁番医学吸收、融合中外多个民族、多种宗教的医学内容,涉及理论、诊断、本草、方剂、针灸、临床、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医药学、印度医学、于阗医学、粟特医学、波斯医学、藏族医学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和交流盛况。丝绸之路孕育了敦煌文化、吐鲁番文化,而独特的文化背景又赋予敦煌医学、吐鲁番医学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以丛春雨主编的《敦煌中医药全书》[94]、马继兴等辑校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95]和王兴伊、段逸山编著的《新疆出土涉医文书辑校》[96]为本,举要说明敦煌、吐鲁番地区医方中的外来香药成分。
敦煌文书中的医方残卷有30余卷,共录方1024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而大多医方则不知书名与撰者。在敦煌医方残卷中,许多医方将梵文香药与中药材配伍组方,体现出汉唐时期多民族医药文化在敦煌医药中的交流与融合。
P.3378《杂疗病药方》,首全尾缺,中间有部分缺文,现存医方25首。该药方中的“疗风冷热不调方”“三黄汤”“桃柳枝汤”“疗人腹冷痛不止方”等均含有诃黎勒。诃黎勒专治冷气,疗心腹胀满,兼有除烦治水、调中止呕、生津止渴等作用。在“三黄汤”中加入消食下气的诃黎勒,当是用印度药物将中医药方改进的结果,也说明敦煌是中、印医药文化的交汇之地。P.3378《杂疗病药方》中的“疗发落方”,以诃梨勒、毗梨勒、阿摩罗三物和醋、浆(米泔汁)相煎,去滓洗头。诃梨勒苦温无毒,主治胸膈结气、消痰下气,可黑髭发;毗梨勒苦寒无毒,暖肠腹,去冷气,亦可作浆染须发;阿摩罗(即庵摩勒),气味甘寒无毒,主治风虚热气,取子压油,和油涂头,可黑发去痒。P.3731《杂证方书》中的“疗一切鬼注尸注冷注,卒中恶方”,即“五香方”,以麝香、□〔沉〕香、丁香、薰陆、青木香、诃梨勒、豆蔻、牛黄、雄黄、犀角与中药桃仁、升麻、当归、大黄、甘草、槟榔、鬼箭、巴豆、光明沙、桔梗配伍。方中以“五香”即麝香、沉香、丁香、薰陆、青木香芳香辟秽,开通心窍为君药,而犀角、牛黄、雄黄、光明砂清心开窍,豁痰醒脑;诃梨勒滋阴生津,祛邪之中兼有扶正补虚之效。全方突出芳香开窍、行气化浊、解毒祛瘀之效。P.5435《杂证方书》中的“抵圣散”方,以青木香、郁金香、麝香、芎䓖、桂心、槟榔、甘草、麻仁、巴豆、羌活、人参等15味药相配伍。青木香、槟榔行气散结;郁金香理气活络,消积导滞;麝香活血通经,荡涤积滞。P.2882《杂证方书》中的“加减调中理肾汤”方,由荜拨、青木香、诃梨勒皮、槟榔、桔梗、茯苓、枳壳、大黄8味药组成。青木香引气导滞,荜拨、诃梨勒皮暖肾涩精。荜拨与诃梨勒,在唐代医籍中都用于治疗“冷气”和兼具“消食”之功能,故在该敦煌医方中被放到一起,用于“治一切冷气,吃食不消化却吐出”等症。P.3930《头、目、产病方书》中的“治人卒不得醒,昏迷无觉知者方”,以龙脑香、犀角配伍,研磨服用,故称“龙脑犀角粉”。龙脑辛苦微温,无毒,主治心腹邪气,疗喉痹脑通,犀角清心开窍。P.3930《头、目、产病方书》中的“羊肉阿魏荜茇饮”方,以精羊肉为君药,佐荜拨末、阿魏,再加热麨团、干粳米饭食之,可补中益气,温中散寒,消食除痞。
新疆出土涉医文书以医学类文书为多。本草类文书有四种:一是残缺比较严重,仅存药物名称或与药物名称相关的数字的文书;二是流传到新疆地区的中医本草学著作残卷;三是药价文书;四是胡语文书中有关药物学的记载。
大谷3526《美味药》残片,该方有诃梨勒和羖羊乳等3味药组成。大谷10508《阿魏治聋方》残片,涉及药物残存“阿魏”1味,主治耳。旅1523-7-73《心痛方》残片,涉及药物有庵摩罗、栢木、檀香、缚兰达等。大谷1074《解毒药方》残片,该件文书所载至少包含4首药方,其中有雄黄、郁金香、肥多罗、香附子等。72TAM153:34《旃独杏枣汤方》残片,有白旃皮、独活、杏仁、大枣等组成。大谷1392《毕缽根方》残片,涉及药物有荜拨根、阿魏、石须卢等。大谷3537《诃梨勒方》残片,有诃梨勒。
吐鲁番医方文书中涉及的药物包罗万象,除了吐鲁番本地及相邻地区的特色药材以外,还有来自中原、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各种药材,其中有波斯的白石蜜、阿魏,天竺的荜拨、檀香、庵摩罗等。在很多医方中,其药物配伍将西域药材与中原药材共同组方。
宋朝历代皇帝大都重视医药事业,除了颁布关于医药卫生的诏令外,还组织人力,征集、修订、编撰大型药物学和方剂学著作。在宋代官方编纂的大型方书中,有大量方剂伍用香药。《太平圣惠方》中以香药命名的方剂达120首。1057年(嘉祐二年),宋仁宗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忆等,同诸医官重修本草,谓之《嘉祐补注本草》,其书虽有校补,但无大的发明。后仁宗又诏令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物,命太常博士苏颂撰成《图经本草》。此书考证详明,但图文互异,或有图无说,或说是图非。到宋徽宗政和年间,医官通直郎寇宗奭的《本草衍义》,以补注、图经二书为主,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辩证,发明良多。此外官方药局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以香药命名的成药配方不下60余种,如龙脑天麻煎、龙脑芎犀圆、乳香没药圆、乳香宣经圆、没药降圣丹、安息香圆、苏合香圆、青木香圆、麝香苏合香圆、腽肭脐圆、麝香鹿茸圆、沉香鹿茸圆、沉香荜澄茄散、龙脑鸡苏圆、诃黎勒圆、丁香豆蔻散、没药降圣丹、丁香散、木香汤、檀香汤等。
关于各种香药的性味和用途,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云:零陵香,“至枯干犹香,入药绝可用”;[97]沉香木,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作上品药;[98]丁香,治胃寒及脾胃冷气不和;[99]龙脑香,“此物大通利关膈热塞,其清香为百药之先”,对成人、小儿风涎闭壅及暴得惊热有显著作用;[100]菴摩勒,能解金石之毒;[101]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以酒化服;[102]诃黎勒,其物味苦,泄气,气虚人宜服;[103]腽肭脐,治脐腹积冷,脾肾劳极,少精。[104]此后,在许国桢的《御药院方》中,治筋骨损伤多以乳香、没药为主。如《治疮肿折伤门》中,治疗诸疮肿硬疼痛及脓溃肌肉腐烂的“乳香膏”方,由南乳香、没药、松脂和血竭9味药组成;[105]《治杂病门》中,治一切伤折,磋跌焮肿,疼痛不可忍者的“乳香消毒散”方,由乳香、没药、白敛、血竭等10味药组成。[106]此外,《御药院方》中还有许多含有香药的方剂,如“龙麝紫芝煎”“龙脑安神丸”“龙脑清膈汤”“木香枳实丸”“荜澄茄丸”“阿魏丸”“乳香没药丸”“没药乳香散”“诃黎勒散”等。
香药的输入虽然丰富了我国的药学内容,但同时也造成香药使用过度、滥用之弊。医生临证处方不辨寒热,动辄使用香药以投其所好,从而形成滥用香药的风气。故至元代朱丹溪起而反对,他在《局方发挥》中痛斥宋代官修的制剂规范《和剂局方》滥用辛香燥烈之品,强调要辨证使用香药。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藏族人民长期在青藏高原上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发现了P.T.1057号《藏医杂疗方》和两份《藏医灸方》。《藏医杂疗方》记载了36个药方(含偏方),其中的“治喉病方”使用了龙胆、阿魏和景天三味药;“治牙病方”则用到荜拨和白胡椒;而“治软疲方”则以景天、龙胆、丁香、甘松和阿魏等香药煎熬而成。[107]藏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中的药物配方,大量采用当地的动物、植物入药,同时兼用外来香药,有着鲜明的藏民族特色。如《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第三卷》第2章《朗症疗法》中,所用香药有阿魏、荜拨、安息香、甘松香、藏红花、青木香和诃子等。“阿魏干姜红盐光明盐,治除诸风特治风头病”;“石榴芫荽干姜小米辣,荜菝牦牛酥油治诸风”;“鹧鸪小米辣与诃子味,松香合蜜研治成膏浆,安息香与五灵脂诃子,牛溲为引令服为煎汤”[108]。朗症,相当于汉医所说广义的风类疾病。在《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第三卷》第12章《热症总治》中,所用香药有青木香、余甘子、降真香、冰片、檀香、沉香、麝香、安息香、肉豆蔻、阿魏、荜拨、藏红花等。[109]《月王药诊》相传是南印度龙树论师的著作,成书于8世纪中叶,为现存最古老的体系完整的藏医学著作。该书第98章“脉管治疗方法”中也用到了乳香。这说明外来药物不仅在中原地区被医家所熟练运用,而且对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医学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美]薛爱华著,吴玉贵译:《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91页。
[2](后魏)贾思勰著,繆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8《蒸缹法第七十七·胡炮肉法》,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79~480页。
[3](后魏)贾思勰著,繆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8《蒸缹法第七十七·蒸猪头法》,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80页。
[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5](唐)张旭:《赠酒店胡姬》,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17,中华书局,1960年,第1181页。
[6]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19~420页。
[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5《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985页。
[8](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59页。
[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8《广动植之三·木篇》,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第396页。
[10](宋)王谠:《唐语林》卷6,中华书局,1958年,第207页。
[11](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草类·蒟酱》,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2](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草部卷14《草之三·荜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713页。
[13][美]薛爱华著,吴玉贵译:《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26页。
[14](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助情花》,中华书局,2006年,第21页。
[15](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嚼麝之谈》,中华书局,2006年,第57页。
[16](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梅花汤饼》,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第6页。
[17](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下《雪霞羹》,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18](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下《满山香》,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第18~19页。
[19](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草部卷15《草之四·番红花》,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795页。
[20](唐)陆羽著,志文注译:《茶经》卷下《茶之饮》,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21](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木部卷34《木之一香木类三十五种·檀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1601页。
[22](宋)蔡襄等著,唐晓云整理校点:《茶录》(外十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第12页。
[23](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4,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24](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草部卷14《草之三芳草类五十六种·茉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732页。
[25](明)邝璠:《便民图纂》卷14《制造类上》,《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明万历年间刊本,中华书局,1959年。
[26](汉)班固:《汉书》卷22《礼乐制》,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2~1053页。
[27](后魏)贾思勰著,繆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7《笨麴并酒第六十六》,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394页。
[28](后魏)贾思勰著,繆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7《笨麴并酒第六十六》,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395页。
[29](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0页。
[30]郑炳林:《唐五代敦煌医学酿酒建筑业中的粟特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31](唐)李白:《客中行》,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181,中华书局,1960年,第1842页。
[32](宋)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卷上《志国·大食》,中华书局,2000年,第89~90页。
[33](晋)葛洪撰,汪剑等整理:《肘后备急方》卷6《治面皰发秃身臭心昏鄙丑方第四十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第142~148页。
[34](唐)孙思邈撰,鲁兆麟等点校:《备急千金药方》卷第6《七窍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109~114页。
[35](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32《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870~901页。
[36]张九龄:《谢赐香药面脂表》,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8,中华书局,1983年,第2924页。
[37](唐)刘禹锡:《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02,中华书局,1983年,第6082页。
[38](唐)孙思邈撰,鲁兆麟等点校:《千金翼方》卷5《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39]参见丛春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9页。
[40]参见丛春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41]参见丛春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42]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43](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13《骨蒸傅尸鬼㾏鬼魅二十六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367页。
[44](唐)李濬、苏鹗、冯翔子:《松窗杂录·杜阳杂编·桂苑丛谈》,见《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中华书局,1958年,第55页。
[45](宋)宋敏求等撰,尚成等校点:《春明退朝录》(外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0页。(www.daowen.com)
[46](宋)蔡絛、曾敏行撰,李梦生、朱杰人校点:《铁围山丛谈·独醒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64页。
[47](宋)陆游撰,杨立英校注:《老学庵笔记》卷1,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48](宋)陈敬:《陈氏香谱》卷3《佩熏诸香》,见刘幼生编校《香学汇典》,三晋出版社,2014年,第291~302页。
[49](宋)洪刍:《香谱》卷下《异香二》,见刘幼生编校《香学汇典》,三晋出版社,2014年,第52页。
[50](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3《僧寺结制》,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9页。
[51](南北朝)颜之推撰,夏家善等注释:《颜氏家训》卷3《勉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52](晋)葛洪撰,汪剑等整理:《肘后备急方》卷6《治面皰发秃身臭心昏鄙丑方第四十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第149页。
[53](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千金翼方》卷第5《妇人一·熏衣浥衣香第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59~60页。
[54](唐)王焘:《外台秘要》卷32《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899~901页。
[5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下《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645页。
[56](唐)花蕊夫人:《宫词》,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98,中华书局,1960年,第8975页。
[57](唐)王绩:《过汉故城》,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7,中华书局,1960年,第486页。
[5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922页。
[59]参见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34页。
[60](元)脱脱等:《宋史》卷113《礼十六·宴飨》,中华书局,1977年,第2683页。
[61](元)脱脱等:《宋史》卷98《礼一·吉礼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2429页。
[62](元)脱脱等:《宋史》卷144《仪卫二·宫中导从》,中华书局,1977年,第3385~3386页。
[63](宋)欧阳修撰,林青校注:《归田录》卷2,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64](明)陆深:《燕闲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65](唐)张鷟、范摅撰,恒鹤、阳羡生校点:《朝野佥载·云溪友议》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4页。
[6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2《文艺中·李白》,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3页。
[67](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四香阁》,中华书局,2006年,第58页。
[68](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37《芸辉堂》,中华书局,1961年,第1821页。
[69](宋)周密撰,王根林校点:《癸辛杂识·黑漆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1~112页。
[7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纪三十二》,中华书局,1956年,第6902页。
[7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9上《懿宗本纪》,第678页。
[7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2《唐纪六十八》,中华书局,1956年,第8162页。
[73](梁)陶弘景集,尚志军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74](梁)陶弘景集,尚志军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64页。
[75](梁)陶弘景集,尚志军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72页。
[76](梁)陶弘景集,尚志军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160页。
[77](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卷第13《心脏·头面风第八》,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78](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卷第5《少小婴孺方·痈疽瘰疬第八》,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79](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卷第22《疔肿痈疽·痈疽第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332~333页。
[80](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卷第25《备急·蛇毒第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383页。
[81](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82](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313页。
[83](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21页。
[84](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38页。
[85](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38页。
[86](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39页。
[87](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39页。
[88](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58页。
[89](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59页。
[90](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唐·新修本草》(辑复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363页。
[91](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13《骨蒸傅尸鬼㾏鬼魅二十六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366页。
[92](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13《骨蒸傅尸鬼㾏鬼魅二十六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367页。
[93](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36《小儿诸疾下五十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第1003页。
[94]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
[95]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96]王兴伊、段逸山:《新疆出土涉医文书辑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97](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0,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98](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3,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99](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3,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100](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4,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101](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4,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102](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4,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103](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5,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104](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16,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109页。
[105](元)许国桢编撰,王淑民等校点:《御药院方》卷10《治疮肿折伤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106](元)许国桢编撰,王淑民等校点:《御药院方》卷8《治杂病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107]王尧:《敦煌吐蕃文书译释》,《王尧藏学文集》(卷4),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348~353页。
[108](吐蕃)宇妥·元丹贡布等著,李永年译:《四部医典·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第三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90~93页。
[109](吐蕃)宇妥·元丹贡布等著,李永年译:《四部医典·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第三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第131~1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