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果香药丁香与胡椒的药用与香料运用

果香药丁香与胡椒的药用与香料运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香又名丁子香、鸡舍香。现称干燥果实为“母丁香”,称干燥花蕾为“公丁香”。丁香是常用中药,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能。丁香既可药用,又可合香。胡椒是胡椒科蔓生植物胡椒的果实,它既是一种日常的食用香料,又是一种芳香类中药。

1.丁香。丁香又名丁子香、鸡舍香。丁香是桃金孃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其果实在《南方草木状》中称“鸡舌香”,而其花蕾在《齐民要术》中称“丁子香”。现称干燥果实为“母丁香”,称干燥花蕾为“公丁香”。

关于丁香的原产地,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丁香产于印度尼西亚马鲁古(Maluku)群岛北部的马给安岛,也有人认为产于菲律宾群岛,还有人认为其原产地在大食。东汉末年,丁香已经输入中国。应劭《汉官仪》云,汉桓帝时,“侍中向存年老口臭,帝乃赐以鸡舌香,令含之”[196]。《太平御览》卷367引有此条,不过“向存”作“迺存”。鸡舌香可以祛除口臭。在中国古代,官员向皇帝奏事时,往往口含鸡舌香,以达到清新口气的目的。此外,鸡舍香还可以用来合成焚香和香脂。晋人嵇含在其《南方草木状》中云:“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拒〔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其花不香,成实乃香,为鸡舌香。珍异之木也。”[197]当然,作者认为蜜香、沉香、鸡骨香、青桂香、鸡舍香等同出一树,实属传闻。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载了丁香的产地和品类,但对其产地和集散地没有予以区别。其文曰:“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198]

丁香之名始见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而陶弘景《名医别录》则以鸡舍香之名收载。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首次形容了丁香花蕾的形状。其文云:“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199]李时珍将二者合并,名丁香,列入香木类。《本草纲目》引陈藏器《本草拾遗》语云:“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又引李珣《海药本草》语曰:“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二月、三月花开,紫白色。至七月方始成实,小者为丁香,大者如巴豆,为母丁香”[200]。按照陈藏器的说法,丁香与鸡舍香同种,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但是,后世学者总是不能肯定这两种名称是否指同一种产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订。他认为:“论鸡舍香以为丁香母,盖出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未然。按《齐民要术》云鸡舍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201]一般认为,丁香是指丁香树的干燥花蕾,而鸡舌香是指其成熟的果实。此外,丁香又有雌雄、公母之分。所谓公丁香,即丁香,系花蕾;而母丁香,则为其果实。

丁香是常用中药,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能。丁香既可药用,又可合香。《证类本草》云:“丁香,味辛,温,无毒。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鱀。能发诸香,其根部〔疗〕风热毒肿。”[202]《药性论》云:“入诸香中,令人身香。”

2.胡椒。胡椒是胡椒科蔓生植物胡椒(Zanthoxylim sp.)的果实,它既是一种日常的食用香料,又是一种芳香类中药。胡椒原产于印度、波斯、非洲,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地,后经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胡椒又称荜拨、蒟酱。其实,荜拨和蒟酱分别是胡椒的一种。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云:“蒟酱,荜茇也。生于蕃国者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焉;可以谓食,故谓之酱焉。交阯、九真人家多种蔓生。”[203]“胡椒”的“胡”表明这种植物或其果实来自域外,“椒”则是花椒属香料植物及其果实的通称。

胡椒一名最早见于西晋秘书监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续汉书》云:“天竺国出石蜜、胡椒、黑盐。”[204]根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土出象、犀、瑇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好毾㲪、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205]司马彪和范晔都将胡椒归入印度的物产当中。杜佑在《通典》卷193《边防九·西戎五》中亦云:“天竺,后汉通焉,即前汉时之身毒。……又有旃檀、郁金等香,甘蔗诸果,石蜜、胡椒、姜、黑盐。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或至扶南、交趾贸易。”[206]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18中更明确地说,胡椒产于摩揭陀国,其梵名叫作昧履支。其文云:“胡椒,出摩伽陁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盤肉食皆用之。”[207]据劳费尔考证,在梵文中,“Magadha”(摩揭陀)是胡椒的别称。按此胡椒树非草本胡椒,为灌木的长胡椒。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11《阿吒釐国》条也说:“阿吒釐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居人殷盛,珍宝盈积。稼穑虽备,兴贩为业。土地沙鹵,花果稀少。出胡椒树,树叶若蜀椒也。”季羡林注曰,胡椒树“梵文名Pippali,学名Piper Longum。胡椒自古以来即为印度西海岸的特产,尤以西海岸南部的马拉巴尔(Malabar)所产的质地为最优”[208]。在中世纪末期和近代初期,胡椒价值昂贵,曾经给垄断胡椒贸易的商人带来巨额财富。在8世纪时,这种香料似乎也非常昂贵。777年(大历十二年),唐朝宰相元载被代宗赐死,在籍没其家产时,有“钟乳五百两”,还有“胡椒至八百担”[209],数量确实惊人。

此外,据《魏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 ……(出)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荜拨、石密、千年枣、香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等物。”[210]周书》卷50《异域下·波斯国》记载略同。还有一种说法是胡椒出自西域。贾思勰《齐民要术》卷4引《广志》云:“胡椒出西域。”[211]唐慎微《证类本草》亦云,胡椒生西戎。[212]

据劳费尔考证,胡椒原产于印度。他指出:“胡椒必是从印度移植到波斯的,印度是这植物的原产地。”[213]薛爱华进一步指出:“胡椒属植物最初生长在缅甸和阿萨姆,先是从这些地区传入了印度、印度支那以及印度尼西亚,然后,又由印度传入波斯,再从波斯与檀香木和药材等一起由波斯舶转运到中世纪的亚洲各地。”[214]胡椒是古代印度的著名香料,它不仅传入我国,而且远销欧洲。欧洲人对中国丝绸和印度胡椒的追求是其东方贸易的重要动力。

关于胡椒的性味、药用功效,《证类本草》云:“胡椒,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215]胡椒具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

3.荜拨(pippal)。荜拨又称长胡椒(Piper longum)、荜拨梨(pippali)。荜拨是胡椒科植物荜拨(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的果穗

约在西晋时期,荜拨已传入中国。嵇含在《南方草木状》卷上中云:“蒟酱,荜茇也。”荜拨和蒟酱虽同属辛味调料,但二者并非同一物,嵇含将此二者混淆了。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14引苏恭语曰:“荜拨生波斯国。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216]苏恭指出,荜拨与蒟酱不同,其味辛烈于蒟酱。李时珍也认为:“蒟子蔓生,荜茇草生,虽同类而非一物,然其花实气味功用则一也。嵇氏以二物为一物,谓蒟子非扶留,盖不知扶留非一种也。”[217]张星烺认为,荜茇,梵语pippali之译音。今代英文曰pepper,即胡椒也。原产于印度,后移植波斯。[218]

据《魏书·西域传》和《周书·异域传下》记载,荜拨是波斯国的产物。[219]隋书·西域传》云:“波斯国,都达曷水之西苏蔺城即条支之故地也。……(土多)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诸香,胡椒,荜拨,石蜜,半蜜,千年枣,附子,诃黎勒,无食子,盐绿,雌黄。”[220]旧唐书·西戎传》亦云,波斯国出产“诃黎勒、胡椒、荜拨、石蜜、千年枣、甘露桃”[221]

然而,唐代博物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18中云:“荜拨,出摩伽陁国,呼为荜拨梨,拂林国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戢叶。子似桑葚,八月採。”[222]按照段氏的说法,荜拨生长在摩揭陀国。

据劳费尔考证,汉语“荜拨”(pit-pat),出自梵语pippalī,为萨珊时代的波斯所产。这种胡椒也必是从印度输入伊朗的,因为它出产在印度较热地区,从尼泊尔往东到阿撒姆、卡西亚山和孟加拉国,往西到孟买,往南到特剌凡科耳、锡兰和马六甲[223]而薛爱华则认为,长胡椒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波斯的物产,是由于长胡椒是在与“波斯舶”的贸易中进口的。[224]北魏隋唐时期,波斯人控制了从波斯湾经印度洋到南中国海的航线,荜拨主要是由波斯人从海路贩运到中国的,故被认为是波斯的物产。

4.豆蔻。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3第27条“先体病源”中提到:“三种豆蔻,皆在杜和罗。”[225]杜和罗即杜和钵底国,故址在今泰国曼谷北Ayutthaya。王邦维根据《本草纲目》草部卷14,认为三种豆蔻为肉豆蔻、白豆蔻和草豆蔻。(www.daowen.com)

李珣《海药本草》引郭义恭《广志》云,肉豆蔻“生秦国及昆仑,味辛,温,无毒”[226]。秦国当指古罗马帝国。此说并没有告诉我们肉豆蔻的原产地,但却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肉豆蔻贸易范围的信息。早在6世纪时,欧洲人已经知道东印度出产的肉豆蔻。唐朝有一种用肉豆蔻研成末做成的粥,可以暖脾胃、止腹泻。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云:“肉豆蔻生胡国,胡名迦拘勒。大舶来即有,中国无之。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227]迦拘勒是阿拉伯语Kakulah的音译,应指白豆蔻。而肉豆蔻则为Juzabuwa。肉豆蔻属于舶来品,非中国本土物产。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说:“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瘦虚者劣。”肉豆蔻与白豆蔻各异,但皆可供药用及制作调味香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肉豆蔻花及实状虽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颗则不同。颗外有皱纹,而内有斑缬纹,如槟榔纹。”[228]印度出产肉豆蔻。阿拉伯人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在《道里邦国志》中云:“可以从印度输入沉香、檀香、樟脑、玛卡富尔(Al-MāKāfūr)、肉豆蔻(Aljūzbnwwā)、丁香、小豆蔻、荜澄茄、椰子、黄麻衣服和棉质的天鹅绒衣服、大象。”[229]宋朝初年,中国岭南地区已经种植肉豆蔻。苏颂《本草图经》记载:“肉豆蔻,出胡国,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採。”[230]

关于肉豆蔻的性味、药用,《证类本草》卷9记载:“肉豆蔻,味辛,温,无毒。主鬼气,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冷疰,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其形圆小,皮紫坚薄,中肉辛辣。生胡国,胡名迦拘勒。”[231]

草豆蔻,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载为“豆蔻”;《开宝本草》称别名“草豆蔻”。苏颂《本草图经》谓:“草豆蔻今岭南皆有之。”《一切经音义》卷38“豆蔻”条云:“别有草豆蔻,出外国,子小,白色,如小酸枣也。味辛,甚香,每食,含嚼,令人口香,治胸鬲气。”

白豆蔻是热带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既可调味,也可入药。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18中云:“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朶如蒲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232]伽古罗是阿拉伯语Kakula之对音,本系物名而此处作地名,即《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中的“哥罗”或“箇罗”。唐慎微《证类本草》亦云,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233]。唐氏关于白豆蔻的记载与段氏完全相同。而赵汝适在《诸蕃志》卷下中则明确记载:“白豆蔻出真腊(今柬埔寨)、阇婆(今爪哇岛)等番,惟真腊最多,树如丝瓜,实如葡萄,蔓衍山谷,春花夏实,听民从便採取。”[234]白豆蔻的产地主要在今东南亚诸岛。

关于白豆蔻的性味、药用,《证类本草》卷9云:“白豆蔻,味辛,大温,无毒。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235]此外,豆蔻能除口臭、身臭,令人体香。据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1记载,印度僧人在施主家用完餐后,用槟榔、豆蔻清洁口腔。“众僧亦既食了,盥漱又毕,乃扫除余食,令地清净。布以华灯,烧香散馥。……次行槟榔豆蔻,糅以丁香龙脑,咀嚼能令口香,亦乃消食去癊。”[236]中医药方中关于豆蔻除臭气的知识,当来自印度佛教医学的影响。

5.诃黎勒。诃黎勒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成熟果实,原产于波斯或印度。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故条支国也。……(出)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毕拔、石蜜、千年枣、香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等物。”[237]《周书》卷50《异域下》和《隋书》卷83《西域传》记载略同。《旧唐书·西戎传》亦云,波斯国出产“诃黎勒、胡椒、荜拨、石蜜、千年枣、甘露桃”[238]。劳费尔认为,诃黎勒Terminalia chebula,这树本身是印度土产,其果实是从印度输入波斯的。[239]《本草纲目》木部卷35“诃黎勒”条下引唐人萧炳《四声本草》语说:“波斯舶上来者,六路黑色肉厚者良。六路即六棱也。”[240]但是,薛爱华认为,这种六棱的果实指的是庵摩勒,而不是诃黎勒。诃黎勒其实是五棱的,李时珍可能是弄错了。诃黎勒“果熟,具六味八效,取其三(味),可成七德,祛百病”[241]

诃黎勒除了从海路舶来者外,也有从陆上丝绸之路运入内地的。《太平广记》卷414引《广异记》云:“高仙芝伐大食,得诃黎勒,长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觉腹痛,因快痢十余行。初谓诃黎勒为祟,因欲弃之。以问大食长老,长老云:‘此物人带,一切病消,痢者出恶物耳。’仙芝甚宝惜之。天宝末被诛,遂失所在。”[242]从《广异记》所载高仙芝伐大食得诃黎勒之事,可知阿拉伯人也已了解诃黎勒主治百病的神奇疗效。在古代印度,诃黎勒、菴摩勒和毗梨勒通称为“triphalā”,梵文的意思是“三果”。汉文也将其称为“三果”或“三勒”。印度著名的“三果药”传到中国后,其广为人知的名字变成“三勒浆”。这是一种由波斯人创制的名酒,在唐代享有盛誉。《唐国史补》卷下云:“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菴摩勒、毗梨勒、诃梨勒。”[243]

诃黎勒味苦,无毒,主治冷气、心腹胀满、消痰下气、化食开胃。波斯人将“诃黎勒、大腹等在舶上,用防不虞”[244]

6.庵摩勒。庵摩勒又名余甘子、庵摩落迦果等。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云:“梵书名庵摩勒,又名摩勒落迦果。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余甘。”[245]若如陈藏器所言,庵摩勒既是梵文音译,其原产地当在印度。

苏恭在《唐本草》中云:“庵摩勒生岭南(今广东、广西、越南)交(今越南河内)、广(今广东广州)、爱(今越南清化)等州。树叶细似合昏。其花黄。实似李、柰,青黄色,核圆有棱,或六或七,其中仁亦入药用。”[246]苏恭认为,庵摩勒主要产于唐朝控制下的安南和岭南地区。而宋朝药物学家苏颂在《本草图经》中则称:“余甘子,今二广诸郡及西川、戎、泸、蛮界山谷皆有之。”由上可知,诃黎勒、庵摩勒和毗梨勒“三果”主要是通过水路经由天竺输入中国的。但是,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特有的,且与“三果”属性相同的其他品种,似乎也就近输入了中国。当然,当时中国南方大港的周围也许栽培了这三种树。在《大唐西域记》卷2中,关于印度物产曾云:“风壤既别,地利亦殊。花草果木,杂种异名,所谓菴没罗果、菴弭罗果、末杜迦果、跋达罗果、劫比他果、阿末罗果……凡厥此类,难以备载,见珍人世者,略举言焉。”[247]其中的菴没罗果、阿末罗果均与庵摩勒音近。菴没罗是梵语āmra的音译,俗称芒果树。菴没罗果即芒果。阿末罗是梵语āmalaka的音译,亦作菴摩勒、阿摩落迦等,其果味酸而有回甘,我国古称余甘子。庵摩勒通过陆路和海路两路运入中国。大谷文书3061号中有:“磨勒壹两,上直钱贰拾贰文,次贰拾文,□□。”池田温将其加补为“蓭磨勒”。[248]可见,唐代的交河郡市场上就有庵摩勒出售。

苏敬在《新修本草》中云:“庵摩勒,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249]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亦云,庵摩勒“主补益,强气力。合铁粉用一斤,变白不老。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250]

7.毗梨勒。苏敬在《新修本草》中云:“毗梨勒,味苦,寒,无毒。功用与庵摩勒同。出西域及岭南交(今越南河内)、爱(今越南清化)等州,戎人谓之三果。树似胡桃,子形亦似胡桃,核似诃梨勒而圆短无棱,用之亦同法。”[251]李恂《海药本草》云:“木似诃梨勒,而子亦相似,但圆而毗,故以名之。毗即脐也。”[252]

古印度医学中,毗梨勒与庵摩罗、诃梨勒组成的“三果药”,能退烧、明目,促消化、催乳汁,治疗尿道病、皮肤病,去胆汁和痰等。在西域地区出土的梵语于阗语双语医典《耆婆书》所保存的92个药方中,内含“三果药”的药方达到23个,占到全部药方的21%,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眼病、风性疾病、内部肿瘤白发变黑等,颇受印度医学的影响。在敦煌出土的P.3378《杂疗病药方残卷》中有一例用“三果药”治疗秃发病的药方。可见,“三果药”在西域地区医学中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