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员工都想获得升迁的机会、更多的薪水和更高的奖金,与其说决定权在领导,不如说机会就在自己手中。中国有句俗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在工作中超越别人,就必须有效率,要永远比别人快一些。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两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甚至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了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儿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
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就更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第二个报童的做法就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别人的,我先将报纸发出去,拿到报纸的人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得越多,别人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会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再买同份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你不得不佩服第二个报童确实非常聪明,他知道在两个人竞争一个市场的时候,只有跑在前面的人才能赢得市场。
其实,在工作中也是这样,总是比别人多做一点,始终比他人领先一步,不仅是提升执行效率的方法,也会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提升机会。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李一男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华为,十几天后就晋升主任工程师,一年后就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究其根源,这个年轻的工程师对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敏感,总是能够给总裁任正非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www.daowen.com)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技术上的能手,总是能够提前为所开发的技术项目解决难题。当其他员工还在为一个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而兴奋时,他已经给任正非提出新的建议并着手开发下一代产品了。而当任正非在为某些问题而考虑时,却惊喜地发现李一男早就开始着手解决了。
像李一男这样的员工无论在哪家公司都会受到老板的青睐。对一个企业来说,善于思考、早于他人行动的员工,总要比一个做事呆板,不动脑筋的员工更重要。所以,那些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甚至把握市场,提前完成工作的人,是企业最佳的候选之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平时我们也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些充满智慧的话语和俗语都道出了同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比别人多做一点,始终比他人领先一步。
商场如战场,商机稍纵即逝。很多人在执行过程当中,缺乏紧张感和高节奏的习惯,经常延误、拖沓,总是慢于计划进度;即使最终完成了,也已经晚于预定时间,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延误完成就是没完成。比如,两家公司抢夺发布新产品的时机,谁在前发布谁就抢得了市场先机,就有可能一举赢得竞争优势,而失去这一次机会,带来的可能就是失败甚至破产。
执行力强的人会将时间进度当作核心标杆来看待,一旦晚于预定时间,就会感到有压力,有紧张感,于是开始加班加点,投入更多的资源,或者是采用创新性的方法。总之,无论如何他也要想尽办法来追赶进度。相反,执行力弱的人,缺乏时间进度的强烈意识,即使晚于预定时间也觉得无所谓。
永远比别人行动快一步,是高效执行和提升自我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执行者变得更加敏捷、更加能干、更能得到上司加倍的赏识,从而得到更多的机会,由此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行动策略再好,自己的能力再强,如果总是迟迟不行动,一切也都会是枉然。
正如富士康集团CEO郭台铭经常对员工讲的一句话:“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招领先,招招领先。”凡事都多做一点儿,永远比别人领先一步,这就是速度制胜的道理!
思考
你是否具有实现执行目标的强烈愿望?你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不合理的?应该怎样改正?
对于现在自身的情况,你是否能够把执行中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