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

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两种类型指标,一种是定量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一种是定性指标,如供应链风险、伙伴企业间关系密切程度等。此外,定性指标通常有两种分析方法,即推理和决策方法。

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是经济学里关于风险管理的概念(uncertainty),其指的是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与损失的分布范围以及状态不能确知。不确定在信息论中,是表征某随机变量的发生可靠程度的物理量。

下面,为了更好地辅助多角度地了解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的运行过程,这里先介绍一些关于供应链运行中评价研究的几个维度

1.物流维度

(1)库存周转率:一段时期内销售产品的成本与该段时期内平均库存价值的比率,主要衡量库存资金的占用情况。

(2)供应链配送风险:指可能降低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效率,甚至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失败的不确定因素与意外事件

(3)订单执行能力:满足全部交货要求的订单完成的比率。

(4)售后服务满意程度:反映客户对于供应链产品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体现了供应链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

(5)时间柔性:供应链对于市场环境变化所具备的响应能力。

(6)准时送货率:供应链在约定的时间内将产品准确送至客户手中的能力。

2.客户维度指标

(1)顾客满意度:反映顾客对于供应链企业所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是否感觉满意的情况。

(2)供应链客户服务能力:反映供应链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在寻找新客户、与客户建立密切而长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状况。

(3)客户需求预测:供应链企业的销售部门依据销售数据对未来市场变化和产品需求变化的预测分析状况。

3.内部流程维度指标(www.daowen.com)

(1)企业采购、配送统一的程度:供应链企业通过采购部门实行原材料统一采购,通过配送中心向各个门店实行统一配送的状况。

(2)信息是否能准确及时的传递:反映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状况,共享的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至伙伴企业。

(3)供应商评价:反映供应链管理者能否依据供应商的表现做出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选择优秀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4)员工满意度:供应链企业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薪水或者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4.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1)文化价值与发展目标的统一:反映的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发展战略与核心企业的一致性程度。

(2)新产品在销售中所占的比例:一段时间内,供应链提供的新产品占同期供应链产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

(3)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合作密切程度:反映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程度,合作越紧密则说明供应链内的沟通与协调效果越良好,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比较高,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两种类型指标,一种是定量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一种是定性指标,如供应链风险、伙伴企业间关系密切程度等。

定性绩效又称为主观指标或者软指标,定性绩效指标反映的是考核者对于考核对象(供应链企业)某一领域或节点水平的主观认识。这类指标通常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定义描述比较笼统,其概念具有模糊性,通常可采用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粗糙集等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进行描述。

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无法利用具体的数据衡量,考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估,由此会造成如下不良结果:一种可能使得评估结果“趋于中间”,这样导致优秀的供应链企业和较差的供应链企业间差距不明显,无法起到考评与激励的作用;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考核者的主观判断存在偏颇,使得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导致参与评价的企业的不满,由此影响了日后企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对于供应链长期健康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也同时违背了进行评价的初衷。此外,定性指标通常有两种分析方法,即推理决策方法。由于定性指标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决策的方法不易进行,且次级指标之间具有并发性和耦合性,即不同定性指标间可能涵盖同样的考核指标,一个考核指标的变动往往会影响多个定性指标的评估,因此研究中如何设立合适的考核指标是评价的重要基础与关键步骤。

本章中针对此类定性指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步,找出定性指标中重要且能够进行量化计算的几个方面,据此将定性指标进一步细化分为多层次、多维度的次级指标;其次,针对每个次级指标制定相应的明确的衡量标准;最后,给予每个指标以相应的权重,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得到最后的量化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