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输入型通货膨胀及其传导机制

输入型通货膨胀及其传导机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受到外部因素冲击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现象。图8-3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1.价格传导。当国际市场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会导致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会减少国内居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这 “一增一减” 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受到外部因素冲击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现象。一个开放经济以两种方式与外部经济相互交易:在世界产品市场上购买并出售物品与劳务;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出售资本资产。因此,国外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产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传导到国内。这两种传导渠道中的传导机制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价格传导、汇率传导、外国直接投资传导和国内资产价格传导,见图8-3。

图8-3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

1.价格传导。当国际市场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会导致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会减少国内居民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这 “一增一减” 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再者,当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时,将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进口价格上涨,从而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一般而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通过成本推动先引起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然后再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而引起市场价格的全面上涨。

2.汇率传导。当国际市场存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时,国内对外贸易将出现大量顺差,大量贸易顺差又会使外汇储备增加,当本国实施固定汇率制度时,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在国际市场增加本国货币供应以缓解升值压力,从而将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本国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时,国外引致因素带来国际收支失衡,本国汇率将立即自动调整以抵消不平衡,从而对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有一定的隔离作用,此时汇率可视为商品或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价格屏障。但现实经验表明,由于国际货币替代性的存在、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变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浮动汇率下仍然存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此外,现实中各国多施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本国汇率的调整方向和程度受到限制,汇率变动无法抵消不平衡,甚至可能加剧。若本国汇率升值,可缓和由国外通货膨胀带来的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变化的程度,从而通过贸易渠道的通货膨胀输入将不明显;若本国汇率贬值,则反而加剧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贸易渠道的通货膨胀传导将更为明显。(www.daowen.com)

3.外国直接投资传导。外国直接投资包括机器设备等实物资本投资、现汇投资和技术投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现汇投资是传导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在主要为现汇形式的外国资本流入冲击下,本国生产性项目建设的增加一方面将拉动各环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另一方面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对本国资金需求产生诱导作用、倒逼市场增加货币供给 (如银行扩张信贷量),这些都将带来本国实体经济投资过热的通货膨胀。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将引起本国资本金融账户收支余额增加,若流入外汇无法形成本国实际进口规模,则本国持有的国外资产增加,从而一定程度扩张本国市场的资金供给。当本国中央银行无法采取有效的冲销措施时,将会引起过多货币推动的物价全面上涨。由于资本流动规模远远大于国际贸易规模,其国际收支传导的影响更为巨大,对本国价格水平的冲击也将更为明显。

4.资产价格传导。证券投资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入主要进入本国资本市场,推动本国证券价格的上涨,以短期投机为主要目的。国外货币量扩张、利率紧缩等因素为国际市场带来丰富的流动资金,逐利的资本倾向于流入相对价格较低的本国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短期资金的大量流入将带动本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氛围,随之资产价格膨胀,进而一方面通过资本的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拉动社会消费需求,推动实体经济价格水平上升,另一方面通过通货膨胀的预期自我实现机制,带来本国市场从资产价格到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由于短期资本流动方向变化迅速,在大量进入本国市场获利了结后易大规模撤离,从而也将引发本国价格水平较大的波动幅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