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开放的金融体系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开放的金融体系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领域最为核心性和关键性的改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管控好金融风险。因此,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当前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基础。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开放的金融体系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领域最为核心性和关键性的改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改革计划经济模式下所形成的利率形成机制,确立了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目标任务。虽然几十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一直在持续推进,但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还未形成,利率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挥。从本书实证研究结果可见,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对产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利率变量对第二、三产业传导路径是堵塞的。事实上,上述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还未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模式下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指标,其波动幅度及方向直接表明了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因此,利率指标的高低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自身的行为决策和预期判断,进而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化机制下,利率指标能够对金融市场货币资金供求进行自主调节,使资本要素资源流向利润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进程。相反,如果通过行政力量对利率调整过程进行人为管制,将会干扰和阻碍金融市场价格体系的指导作用,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不合理化,造成整个经济系统运转的低水平和低效率。因此,我国需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和完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建设,向利率市场化规则的过渡准备条件:逐步取消对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制度,恢复整个利率体系的零利率底线,可以先降低或者取消超额准备金利息,同时逐步降低直至取消活期存款利息;积极发展包括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市政债券和证券化债券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债券市场;完善同业拆借利率,使其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使利率能够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就当前而言,虽然我国已经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对外币市场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从总体上来看,改革效果有限,作利率市场化核心标志和关键步骤的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提速。本书建议,未来需要准确把握时机,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适时稳步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分步进行,先行放开定期存款利率,然后再放开活期存款利率,最终形成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指导,货币市场利率为渠道,资本市场利率为杠杆、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率。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管控金融风险

尽管利率市场化能够更好地科学规范货币资金价格,破解金融市场融资难题,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但与此同时,它也会带来金融市场的短期动荡。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短期内会造成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存贷利差收窄,导致银行经营利润下滑,使得金融风险增加。特别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为了拉拢资金、吸引客户,会把存款利率上浮和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置于高风险状态,从而产生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隐患。发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和日本的银行危机都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管控好金融风险。本书作者建议金融主管部门应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时化解和对冲金融风险,如逐步取消存贷比指标监管,或通过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给商业银行释放更多的低成本可贷资金。(www.daowen.com)

(二)完善配套政策实施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核心任务,其改革进程应与金融政策体系、法律规范以及金融机构改革相同步。因此,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当前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基础。当然,现阶段,中央银行一方面要调整货币政策体系,注重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进行转变,增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约束,对政府性债务平台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资金监管,提高其对于货币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减少非市场行为的干扰,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进行大力度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化环境下变动较快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环境。首先应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为其增加非传统利息收入来源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监管体系各个方面的转型探索,以适应市场化经营的新环境。最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监管,引导不同类型的银行确立符合所在地区和主营行业特点的差异化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