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历程和主要贡献者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历程和主要贡献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而言,上述思想及认识为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在此背景下,现代产业结构理论趋于形成。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以及一批日本学者。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源泉

早在17世纪,产业结构理论开始萌芽。最早阐述产业结构思想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William Petty,他首次提出产业结构是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他认为,农业收益低于工业,而工业收益又低于商业。重农学派创始人Francois Quesnay在《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中提出了“纯产品”学说。该学说对社会阶级结构进行了划分,并对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条件进行了研究,赋予了产业结构较为原始的朴素理念。在此之后,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Adam Smith在其巨著《国富论》中阐释了对产业部门与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不同产业资本投入的先后顺序。综合而言,上述思想及认识为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革命后,受经济繁荣和社会分工深化的影响,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此背景下,现代产业结构理论趋于形成。新西兰经济学家A.G.Fisher在其代表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首先创立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形成了产业结构理论的雏形。

1932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提出产业发展的“雁型模式”。该理论主要描述一个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不同产业由盛而衰的动态演化过程。赤松要把日本产业发展划分为“进口”→“当地生产 ”→“开拓出口 ”→“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把产业兴衰比喻为大雁飞行。他认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对引进的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进而加以利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所以,一国产业政策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雁型模式”来实施。(www.daowen.com)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C.G.Clark在吸收配第和费歇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变化的克拉克法则,后世也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总结概括了劳动人口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规律。具体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转移,然后再从第二产业工业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移。

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Simon Smith Kuznets在其代表作《1919—1938年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提出了“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以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该理论深入概括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整个经济体国民收入的比重会持续降低,同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也会降低;第二产业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整个经济体国民收入的比重会持续升高,同时,工业部门就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也会升高;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整个经济体国民收入的比重会持续升高,同时,服务业部门就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也会升高。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以及一批日本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