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货币政策有效论和无效论,也称为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是指一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程度以及该影响程度的大小。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存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在货币政策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述争论始终在进行。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依据自身的理性认识,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这里,本书仅就与后续研究所联系的理论学说进行深入阐述,其他理论则予以省略。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
古典经济学派普遍坚持货币无效论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仅仅是充当流通手段的工具,实务部门才是决定经济增长状况的关键。在经济运行中,货币量的发行与流通完全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货币数量的多寡仅会造成物价水平的涨跌,对实体经济发展并无明显作用,所以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无效且乏力的。
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货币就像依附在国家层面上的脂肪,如果过量,则会危及国家的健康,使国家无法灵活运行;如果量少,则会使国家商业交换无法顺利进行,危害经济正常发展。著名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洛克认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它的面值,它是流通过程中推动经济与贸易增长的齿轮。约翰·穆勒的观点更为直接,他认为货币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节省劳动和时间,使人们的商品交易更加便捷,除此之外,货币并没有显著的价值和影响。让·巴蒂斯特·萨伊同样认为货币的作用是狭窄的,仅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媒介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短暂的,对实体经济无法产生影响。
(二)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肯定了货币政策有效的观点。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心理规律影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得到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要解决经济危机,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全社会的总需求。而对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可以作用于利率这一传导中介,进而影响投资量的大小,并最终对有效需求和产出形成重要作用。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通过提出IS-LM模型这一新的分析范式,丰富并发展了凯恩斯理论。如图2-3所示,i为利率,Y为总产出,IS曲线表示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i≠s)。LM曲线表示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LM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反之,偏离LM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由IS曲线图形可以看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利率提高,总产出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总产出趋于增加。由LM曲线图形可以看出,在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总产出增加时利率提高,总产出减少时利率降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称为一般均衡点,它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此点对应的两个变量是均衡利率和均衡产出。
图2-3 希克斯的IS-LM模型
在希克斯看来,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它是通过货币市场上利率这个传导中介来发挥作用,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总产出的大小。具体来看,当货币市场扩张即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导致LM曲线右移,使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的均衡点E向右下方移动,均衡利率下降,进而导致私人投资成本减小、私人投资量增加,最终造成总产出上升;反之,当货币市场紧缩即货币供给减少时,会导致LM曲线左移,使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的均衡点E向左上方移动,均衡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成本增加、私人投资量减少,最终造成总产出下降。由此可见,凯恩斯学派主张通过实施扩展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利率,进而对总产出造成影响。当然,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是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三)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都出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局面。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涨”局面,凯恩斯主义就显得束手无策,无法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凯恩斯作为“西方经济学天使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陆岱孙,1986)。人们转而把希望寄予货币主义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学术思想由此日渐深远。米尔顿·弗里德曼开创了货币主义理论,该理论倡导货币政策有效论,并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物价水平稳定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在短期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决定着经济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但在长期中,经济产出的变动是由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它只会带来物价水平的变动。
在坚持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的观点主导下,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1959年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提出了“固定货币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无论经济发生什么情况,中央银行都应该保持固定的货币增长率,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并提出最优货币供应量每年应该保持4%的增长率。弗里德曼既不支持将物价作为政策指标,也不同意将利率作为操作变量,因为他认为利率平滑会导致货币存量先于周期变化,造成经济实体活动的变化。(www.daowen.com)
该规则认为导致经济波动的关键在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是名义GDP,则有:
式中:Y表示目标变量名义GDP;M表示货币总量;αi,t表示随机系数,反映经济系统的长期滞后,特别的,当αi,t=0,经济就不存在时滞;βj,t是随机系数,反映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项 表 示 前 期 干 扰;项表示货币政策的长期时滞。
t时期的最优货币政策可表示为式(2-7),货币量是可以控制的,即
把式(2-7)代入式(2-6)中,我们发现,前期干扰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可以被完全抵消。从式(2-7)来看,该规则也会引起货币政策工具的不稳定性,因为货币量具有上升趋势,为抵制时滞效应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量,如果β0很小的话,这种不稳定性更强烈。从这一点来看,可变时滞的存在使式(2-7)所表示的最优的货币政策并不是积极的,这说明货币量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增长率。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采用历史分析法,以美国南北战争到1960年的货币史为对象,其结果表明过高的货币存量会导致过高的物价。因此他们认为保持货币量固定增长率是维持经济稳定的途径。
固定货币规则形式简单,便于操作。20世纪70年代,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之时,货币规则的主张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西方国家的经济领域一再取得成功。但随着金融创新、电子化的发展,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划分越来越模糊,货币流通速度也变得愈来愈不稳定,该规则的执行也变得愈加困难了。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Robert E.Lucas Jr.和Thomas J.Sargent等经济学家开创了理性预期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短期与长期进行分割研究的视角不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货币政策无效论的基础是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在此情况下,政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都会被人们所预期到,进而货币政策效应被预期所抵消,货币政策无法对经济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而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的变动。理性预期学派还认为,政府对社会信息的反应会比公众迟钝,从而导致决策迟滞,因此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反对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主张货币供应量应与公众预期相一致,实现市场均衡。
(五)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观点
20世纪末期,以John Taylor、George A.Akerlof、N.Gregory Mankiw和Ben Bernank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创立了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理性预期学派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市场出清和公众预期等因素并不完全存在,当工资和价格存在黏性时,人们并不能对工资和价格变动做出完全意义上的调整,因此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显著的。基于此,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工资和价格黏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而且工会力量、企业信用、剩余生产资源利用等因素的存在,可以充分说明工资和价格黏性。为此,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实施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如N.Gregory Mankiw的菜单成本理论、Ben Bernank的CC-LM模型、Joseph Eugene Stiglitz的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等都充分支撑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虽然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论和无效论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是,自凯恩斯主义以及其追随者的后凯恩斯主义占据全球经济学主体地位之后,货币政策有效论得到了广泛支持。当然,世界各国成功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众多鲜活案例也在实践层面印证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实体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已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所以,这也为本书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探讨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与效应程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