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华,男,汉族,1948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副教授。1968年12月,下乡永吉县,知识青年。1970年后,先后在吉化公司电石厂当过工人、值班主任,厂党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1986年后,相继在吉化公司任党委办公室调研科长、副主任、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1994年后,相继任吉化公司党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吉化教育培训中心党委书记。2002年后,相继任吉化集团公司科协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兼机关工会主席,吉化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等职。2008年1月退休。曾荣获吉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吉林省“讲、比”活动优秀组织者、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1987年,化工部在吉化公司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事前要准备一套材料,时任公司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于万夫就承担了这一任务。距会议召开不到10天时间,公司副经理张真召开材料审查会议。结果,于万夫副主任准备的材料没通过。张真副经理还说,万夫,要不要经理办公室帮你们写?这是个激将法。于万夫副主任把我(时任公司党办调研科科长)、宋景明、滕建群召集到一起,说:“这次化工部在吉化办的培训班上介绍经验,党建方面有人写,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人写,工会方面也有人写,咱们写啥呀?”大家苦思冥想。我建议“别人写的,咱不写;别人不写的,咱们写”。于万夫问:“写什么?”我突然想到,大庆有“三老四严”作风,咱何不也写作风。于是建议写吉化作风。于万夫眼睛一亮:“对,有一次党委常委会曾说过吉化有严、细、实的作风。”而且时任公司党委书记的贾庆礼在恢复性整顿期间还亲笔写下了“百炼成铁、千炼成钢、万炼成金,拼了老命,形成作风”。这20个字说出了抓队伍作风的意义、难度和阻力,也说出了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决心。提炼吉化作风这个命题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但我们一研究,总觉得严、细、实还不够全面。讨论中,感到“快”也是吉化的显著特点。于是,严、细、实、快作为吉化作风的内容也被确定下来了。具体写法是先表述成果,也就是吉化的作风表现在哪些方面;再阐述具体做法,也就是经验。就好像带领人家参观丰盛的果园,首先让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的果实,之后再告诉人家这果树是如何栽培的道理一样。经过几天的昼夜奋战,题为“坚持不懈抓十年,培养队伍好作风”的讲稿诞生了。吉化“严、细、实、快”的作风得以通过集中的文字表述出来。在于万夫副主任第一次上台介绍吉化作风时,我特地到会场听效果。他讲了不到10分钟,就和台下的听众有了很好的交流和互动。整个演讲持续了两个小时,全场鼓掌17次。今天回想起来,还觉得很精彩,它把吉化人的精神全讲出来了。于是,每次培训班上都有吉化“严、细、实、快”作风的精彩内容。
从实质内容看,吉化作风是吉化人十年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吉化作风是基于吉化人在1977年到1986年这10年间艰苦卓绝、勇于开拓的实践而提炼的。
吉化作风是吉化人十年勤奋实践的结晶
1977年,从“文化大革命”这场噩梦中醒来的吉化千疮百孔、杂草丛生,跑冒滴漏成灾,全公司找不到一栋完好的厂房。电石厂2号车间的职工休息室房盖被日积月累的灰尘压塌。当年全公司发生事故上千起,损失650万元,设备完好率只有35.1%,泄漏率高达15.6%。吉化职工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企业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行,有了制度而没有过硬的作风也不行。要恢复企业生机,首先要培养和磨炼队伍的作风。要解决厂容厂貌脏、乱、差,必须解决队伍作风的软、懒、散。培养队伍作风,是拨乱反正、建立正常生产秩序的需要。科学的规章制度会促进队伍作风的形成,好作风又能反过来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党有个好的作风,党就会兴旺发达;民有个好民风,社会就会风化日淳、昌盛繁荣;职工队伍有个好作风,企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到1987年,企业内外部的五大条件使吉化作风应运而生。
一是吉林省、化工部掀起“学吉化”的大形势。1986年,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组成调查组,两次深入吉化调查研究,总结出“吉化公司的基本经验”。1987年4月16日,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联合作出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经验的决定,印发了吉发〔1987〕16号文件《关于印发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经验的通知》,称赞吉化公司“为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全省工业企业的标兵,两个文明建设的样板”。从5月开始,《吉林日报》连续发表6篇文章报道“吉化公司的基本经验”。
1986年7月3日至1987年6月20日,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化工部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共同筹备组织,在吉化公司举办7期全国化工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8户企业1578名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班以吉化公司为课堂,以吉化经验为教材,大规模地培训全国化工企业管理干部。吉化公司的经验在全国化工系统传播开来,兴起了学吉化的热潮。
二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吉化公司的改革起步于承包放权。1983至1985年,吉林省与化工部对吉化首次实行“三大包干”(老装置包上缴利润、新装置包建设投资和费用补贴);1986年,吉林省对吉化实行利改税基础上超目标分成包干;1987至1990年,吉林省对吉化实行“一包一挂”(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实现利税与工资总额浮动挂钩)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开放为吉化新旧体制转换、实现由封闭的生产型向经营型、开放型经营转轨变型提供了新的经营活动舞台和机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承包责任制也不断完善。在公司内部实行全员经济责任承包,公司先后向二级单位下放计划、供销、人事、工资、奖金等方面的权力。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将每年的承包指标落实到二级厂,二级厂又将这些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全员承包。分配制度、用工制度改革也相继推出。
三是吉化提出依靠科技兴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大前提。吉化确立了科技兴厂的战略。抓老装置技术改造,抓引进项目消化、吸收、创新,抓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充分利用公司原材料基地的有利条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高质量可供工业化的科研成果,并积极促其转化。“六五”期间,公司承担国家攻关项目12个,化工部攻关项目15个,公司内部科研项目109个,取得部、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42项,公司级鉴定的科研成果39项,推广、应用、转让或直接用于生产的62项,占成果总数的76.5%;1987年,吉化公司本体产品销售收入,在国内大企业中排名第九位。
四是企业管理不断加强的大环境。1978至1981年,吉化集中精力,用4年时间进行恢复性整顿,夯实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了以创无泄漏工厂、创清洁文明单位、创“六好”企业为内容的“老三创”活动。1982至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精神,吉化又用4年的时间进行全面整顿,开展了以创全面质量管理奖单位、创无事故工厂、创设备优秀管理奖单位、创一级计量单位为内容的“新四创”活动。制订和修订了11种专业劳动定额、824项原材料消耗定额,建立健全了130种工艺规程和662个岗位操作法,整顿和修订了15844个仪表控制参数,重新审定了236个产品执行标准。198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吉化公司又开展了为期5年的企业管理升级活动。
五是吉化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主旋律”的大题材。培育有理想、干实事的吉化人,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为途径,创造了“主旋律”教育形式。所谓主旋律,就是围绕企业中心,结合思想实际,确定统一命题,开展系统的“四有”教育。其特点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精神;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目的明确,路数清晰;服务于中心,具有连续性。1985年,开展了“认识王凤山”大讨论,一个典型引起了十万人的思索。1986年,开展了“我爱吉化”教育活动,十万人的思索变成了十万人的行动。1987年,开展了“我为吉化争光荣”活动,十万人的行动化作十万人的奉献。广大职工认识到理想就在脚下、就在身边、就在本职工作中,进而找到爱吉化、爱岗位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产生了“吉化光荣我光荣、我为吉化增光荣,吉化增益我受益、我为吉化增效益”的思想飞跃,涌现了一心扑在我国化工事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徐宝华,退休前一天还在岗位上工作的黄锦能,身患绝症却自强不息的老工人王群东,数十年如一日回收麻袋毛、勤勤恳恳的老工人李云山,入厂34年倒班34年、几万次记录准确及时、消除了大量生产隐患、避免了几十次事故、被誉为具有“时钟”精神的老工人张福全,上百万米的焊缝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赢得引进装置球罐的焊接免检殊荣的女焊工石利军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获得“钢筋铁骨吉化人”、“信誉满津门”美誉的化建公司等企业典型。
上述的五大因素,加之十年坚持不懈的培养教育,催生了“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
吉化作风是吉化人自身实践的真实写照
“严、细、实、快”的优良作风是吉化职工队伍在历时十年的实践磨炼中形成的。
“严”——这是吉化作风的核心,是吉化职工对待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表现在领导要求严、遵守纪律严、执行制度严。
领导要求严。首先是领导对自身要求严。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形成作风。要求职工以厂为家,领导首先要以厂为家,不能下班就走;要求职工爱吉化,领导首先要爱职工,不能分房子发奖金自己首先打冲锋;要求职工遵守纪律,领导首先要严于律己,不能当特殊公民;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领导首先要尽职尽责,不能当“嘴把式”。
形成作风,领导的严要求很关键。吉化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怀着一种面貌不变、现状不改、队伍不硬、进步不大,誓不罢休的决心;天天严要求,事事严要求。在恢复性整顿的1977、1978两年,职工劳动纪律很差,睡岗、脱岗、串岗现象十分严重。公司三级干部通过夜间上岗、查岗、值班、讲评、检查等形式坚持严要求。那时候,讲评会月月开,大检查不间断,促使队伍形成作风。有时一晚上查出睡岗的达上百人,第二天,由书记、厂长带上睡岗的人去讲评会上说清楚。各级领导更强调思想教育,从国家利益、工厂利益、工人切身利益讲清“严是爱、松是害”。
遵守纪律严,执行制度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是企业进行各项生产活动的前提,对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化工联合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仅以交接班为例,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为有任何困难而影响交接班工人按时交接班的事情。有一年下大雪,平地二尺多深,交通堵塞,电石厂青年女工林慧晞家住市内,由小弟弟陪同步行三个多小时上夜班。有机合成厂青年女工范雅琴在全国自行车比赛断绝交通的情况下,拖着6个月的身孕步行10多里,赶到车间。
“细”——就是注意日常的、大量的、平凡的细小事情,从点滴做起,达到质的飞跃。(www.daowen.com)
思想教育求细,细在小中见大上。比如,王凤山抢救落水儿童这件事,开展了万人百日大讨论,一个典型引起了十万人思索,小题目做出了大文章。
勤俭节约求细,细在一点一滴上。染料厂麻袋库老班长李云山带领几名妇女长年累月把那些从外地回厂或由厂发往外地的包装物抖一抖,那物料积少成多,连麻袋毛也回收起来,几年工夫就为厂回收了8.4万元的财富,但“麻袋毛”精神的价值何止如此?
基础材料求细,细在一笔一画上。化肥厂是公司内基础资料管理比较好的单位。但他们并不满足,继续抓检查、抓整改、抓巩固提高,达到了记录规格化、字体仿宋化、坚持经常化、管理标准化。
“实”——这是吉化作风的本质。它的内涵,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干苦干的劲头。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表现在不干图虚名而遭实害的事,不干自己糊弄自己的事。
苦干实干的劲头,表现在吉化每一个单位、每一级组织、每一个人的具体工作中。整顿厂容厂貌,从公司书记、经理到车间支部,大家经常吃住在厂里,当时吃的是苞米面、咸菜,但从没人叫苦。
“快”——就是雷厉风行,闻风而动,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令行禁止,讲究效率,事不过夜,表现在执行上级决议快、生产攻关快、问题整改快。
执行上级决议快。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对党的方针、政策真心实意抓贯彻落实,十分迅速见行动。1979年,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同志提出了“三年为期”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要求,吉化把“解决污染,造福子孙”的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全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被集中起来,投入到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总体战中。上下一团火,几万人斗风雨战严寒,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挖土100多万立方米,铺设地下管线48公里,浇注混凝土11.5万立方米,工艺管线21公里,投资7484万元,建成了日处理19.2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使全公司每小时排放的4000吨污水得到了净化处理,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吉化也由此被松花江水系领导小组和吉林省石化厅评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生产攻关快。1979至1987年,吉化利润以13.6%的速度递增,就是靠着队伍的这种“快”的作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化肥厂电缆出事故,公司集中五大厂电工打会战,迅速更新了上千米电缆,保住了生产。
问题整改快。吉化人对于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一经认识,立即整改。他们有个事不过夜的作风。比如,染料厂硝基苯加氢装置在冬季试生产中,他们先后检查了4次,整改了357项较大问题。但化工部检查组又检查出了一些问题,他们立即整改,昼夜兼程,吃住在厂,使面貌得到了改观。
吉化作风是吉化人善于学习创新的必然成果
“严、细、实、快”是吉化职工队伍作风的集中表现,也是形成作风的基本过程。吉化培养、磨炼作风的做法主要有五条。
一是注重提高素质。队伍作风是队伍素质的外在表现,队伍素质是队伍作风的内在决定因素,素质高低决定着队伍作风的好坏。从1978年开始,吉化抓职工的文化技术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工人阶级光荣传统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理想纪律教育。“六五”期间,又制定了“人才开发规划”,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使成人教育更加正规化、系统化,建立了具有化工特点的教育体系。把全公司131个工种分成18个类别,编写了化工分析、防腐、仪表等9个类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还编写了电工学、染料中间体、防腐、化工分析、合成氨工艺等中级工培训教材,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
二是从基层班组抓起。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培养队伍作风,就要从加强班组建设抓起。一是抓好班组长;二是抓好“三组保一组”,即党、团、工会小组围绕行政班组开展活动;三是抓好班组的岗位技术练兵卡、岗位记录、生产化验单、各类报表台账等基础建设。
三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用榜样带动。吉化领导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对一级负责。时任吉化党委书记的贾庆礼,在企业整顿期间,起五更爬半夜,深入基层,走遍了全公司每一个装置、每一个单位,同职工一起苦干实干。厂、车间两级班子都能学着公司领导的样子,坚持摸爬滚打在一线。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行动,得到了职工的响应。
四是注重对后进青年的帮教。吉化各级组织重视帮教后进,满腔热情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建立帮教网络,落实各项措施,使矛盾向好的方向转换,使其中的大多数人成为生产和工作的骨干,促进了职工队伍过硬作风的形成。
五是向兄弟单位借鉴。在吉化的作风中,可以看到大庆“三老四严”的影子,可以看到“两兰”(兰化、兰炼)的经验,可以看到“两钢”(鞍钢、首钢)的成果。可以说“严、细、实、快”的作风,是集百家之长,以成吉化之风。
首先是走出去学。吉化组织了上千名领导干部、政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班组长,七去大庆、三赴鞍钢、两上兰化、一到首钢,学习取经。到了先进单位,他们跟班倒,虚心学,联系自己队伍作风的实际,症结没有找到,问题没有解决,决不回程。
其次是请进来学。吉化恭恭敬敬地把先进单位的职工请进来传经送宝。从兰炼请来了整改小分队,帮助刻画样板车间。让吉化的工人在推广样板车间的过程中,学习兰炼的作风,形成自己的作风,目的达不到决不罢休。为了培养队伍的作风,吉化还在全区搞了8次由千人参加的大规模的检查。从面貌入手,检查作风。就这样,带着一种紧迫感,在向兄弟单位的学习借鉴中,培养了吉化自己的作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