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利军回忆:1978—2000年的吉化历程

石利军回忆:1978—2000年的吉化历程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利军,女,汉族,1956年2月出生,河南省西平县人。1971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2月至1988年在吉化建设公司第四安装公司当电焊工,1988年至1991年在吉化建设公司任电焊技师,1991年至1993年在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习,1993年至2000年9月任吉化建设公司工会生产部长,2000年9月至2006年4月任中国石油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2006年4月任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1988年在吉化炼油厂改扩建工程重整加氢加热炉管焊

石利军回忆:1978—2000年的吉化历程

石利军,女,汉族,1956年2月出生,河南省西平县人。1971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2月至1988年在吉化建设公司第四安装公司当电焊工,1988年至1991年在吉化建设公司任电焊技师,1991年至1993年在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习,1993年至2000年9月任吉化建设公司工会生产部长,2000年9月至2006年4月任中国石油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2006年4月任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1984年至1991年,曾荣获吉化公司劳动模范、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3年作为特约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石利军同志在20年电焊焊接生涯里,练就一手过硬的焊接本领,由一名普通的电焊女工,成长为一名工人技师。她所承担的焊接任务,焊接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创造了国内当时焊接的新水平。在吉化30万吨乙烯和大庆乙烯工程建设中曾三次荣立一等功。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60年代的动荡岁月,16岁的时候,就早早地离开了学校,带着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于1971年12月从长春市来到了风景美的吉林市,来到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当上了一名电焊工人。我非常庆幸自己来到吉化公司,是吉化公司培育了我,给了我知识和力量,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从事焊接工作20年,在企业党组织及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在这个充满希望和艰辛的岗位上,我为之奋斗拼搏,成长为一名焊接工人技师,并且获得了吉化公司劳动模范、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吉化建设公司是化工建设施工单位,焊工的任务是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及各类罐体的焊接,而且经常是野外露天作业,工作环境十分艰苦。1977年,吉化公司承建11.5万吨乙烯工程,从国外(日本)引进的第一个项目,就是3台1000立方米的乙烯球罐。吉化建设公司作为施工建设的主力军,承担了乙烯球罐的焊接任务。为保证球罐焊接质量,公司成立了乙烯球罐施工建设指挥部,在400多名焊工中,抽调了80多名焊工,由日本焊接专家黑泽孝久指导焊接培训及考试考核。

球罐材质为低温合金钢,罐体皮厚37mm,焊缝里外需要焊接9遍成形,这是我们以前很少见过的庞然大件。特别是女焊工参加球罐焊接更没有先例,日本专家根本瞧不起女焊工。而当时我年仅21岁。但是,我对此充满了十足的信心。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我和其他33名焊工(其中女焊工2人)通过了由日本焊接专家监考的耐力考试和理论及平、仰、立、横等焊接项目的正式考试考核,取得了乙烯球罐焊接合格证。这使得日本专家不得不对中国的女焊工刮目相看。

当时,由于施工能力和施工条件相对落后,我们对球罐每条焊缝周边200mm范围内的局部加温,都是采用液化气管线直接加温,对焊缝层间焊渣清除则采用扁铲和手刨锤的方法铲除,因此焊工自身辅助工作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在焊接球罐内部焊缝时,难度和辛苦程度就更大了。因为球罐一条焊道焊完需要8至9个小时,为避免焊接应力集中,焊接中间是不允许停焊的,8名焊工必须同时开焊和停焊。每一条焊缝周边须加温到150度,高温烘烤之下,球罐里面就像蒸笼一样闷热。而且,每完成一条焊缝的焊接,需要连续工作9个多小时。为了防止烤伤皮肤,我穿上棉衣,钻进罐内,坚持和男焊工一样,他们焊几米,我就焊几米,有时,焊完一条焊缝,早已过了午夜时分。为保证工期,我们不能回家,就在休息室里凑合着打个盹,等到天亮再接着干。

为确保球罐焊接人员体能不下降,使焊接任务顺利完成,公司在当时副食供应很不宽裕的情况下,成立了工地食堂,专门为参加球罐焊接的34名焊工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工作餐,焊工们无论什么时间下来,都能吃上热饭热菜。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们终于实现了百天内保质保量完成3台1000立方米乙烯球罐的焊接任务。而我所承担的焊缝经X光检验,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了100%。在庆功宴会上,日本专家连连称赞:“真了不起,中国女士。”此时此刻,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坚持下来了,我以焊接一次合格率100%的成绩完成了任务,为女工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在完成球罐焊接任务后,1978年企业给我晋升了一级工资,这更加激发了我热爱企业、热爱岗位、不断攀登事业高峰的工作热情。我看重的不是一级工资,而是公司党政组织的关怀。

1982年8月,化建公司承揽了大庆30万吨乙烯施工任务,需要大量的焊工,我没有犹豫,带着孩子去了大庆30万吨乙烯工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中。孩子放在工地托儿所,我常常因为工作忙,误了接孩子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在孩子3岁时,我狠了狠心把他送到了长春我妈妈那里,妈妈非常理解我,替我照看孩子,让我安心工作。我没有辜负他们,更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在大庆30万吨乙烯3年的施工建设中,我承担的焊口,经X光探伤拍片检验1870张,又一次取得了焊接质量优级率达99%以上的好成绩,被誉为工地上5朵焊花之首,被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指挥部评为焊接能手、质量标兵,荣立一等功3次。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化建公司在由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指挥部主办的共有23个施工单位参加的质量大赛中,取得工程质量竞赛奖5连冠的骄人成绩做出了贡献,体现了化建公司“争第一、扛红旗、夺金牌”的企业精神。

1984年11月在大庆30万吨乙烯建设中,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被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评为“重点建设献青春”新长征突击手,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

在20年的焊接生涯中,我掌握了低温钢、高温钢、铝镁合金、氩弧气体保护焊、不锈钢、合金钢等材质的焊接技术,先后参加了吉化炼油厂、吉化有机合成厂的建厂施工,吉化化肥厂、吉化炼油厂的改扩建工程施工,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施工,天津6000立空分装置工程施工,大连石油七厂施工、前郭化肥厂及前郭炼油厂改扩建工程等。

1988年在吉化炼油厂改扩建工程重整加氢加热炉管焊接中,由于炉管是由很多个180度弯曲管组成,焊口间距狭窄,影响视线,开始焊接合格率较低。为此,我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左手焊接,先焊窄面”的操作方法,攻克了炉管焊接难点,又一次创造了炉管焊接新纪录,左手焊接一次优级率达99.74%。

工程结束后,1989年4月,我代表炉管焊接QC小组,参加了吉林省和全国施工企业成果发布会,并分别获吉林省焊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施工企业焊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www.daowen.com)

1989年9月,我被全总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了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对劳动者的关怀和尊重。我深知,是吉化、是化建给了我知识和技能,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在电气焊接技术领域里不断进步。因此,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归功于吉化和化建多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

1989年7月和1991年4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化学工业部先后做出深入学习吉化的决定。为推动学吉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化工部组织了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报告。我先后两次随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化工企业作巡回报告。根据化工部的要求,在巡回报告期间,报告团每到一处,都要分组下到工厂车间参观学习,现场讲评,传授吉化的企业管理经验。报告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各省、市、企业各级领导及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他们对吉化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对吉化人的先进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91年4月,化工部作出了《化学工业部关于表彰吉化人事迹报告团的决定》,报告团成员在北京多次受到了化工部部长顾秀莲的接见。在我亲身参加的两次巡回报告中,我们报告团把吉化精神、吉化作风、吉化人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全国化工企业,可谓一路报告一路歌。此时此刻,令我深深地感到吉化的光荣、吉化人的光荣。

1991年,组织上给我提供了学习机会,经过努力,我考取了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劳动经济管理系脱产学习了2年,于1993年8月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

1993年10月我与吉化公司工会主席侯长辅作为中国工会12大代表进京,参加了中国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此后,公司领导安排我到化建公司工会工作,先后在工会经济工作部、民主管理工作部、生活保障部、女职工委员会担任不同职务。

1993年国家重点工程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吉化化建公司承担了乙烯等四套装置的建筑安装任务。我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为吉化乙烯工程建设服务的行列。化建公司工会围绕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开展了系列竞赛活动。为使竞赛活动深入开展,我们工会全体工作人员把办公桌搬到乙烯工地,实行24小时现场办公,和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劳动竞赛活动,评选、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3年的乙烯工程建设中,我们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构筑了化建公司的系列典型群体,先后在工地上命名表彰了乙烯工程建设的“八棵不老松”“十大功臣夫妇”“十二棵焊星”“十朵焊花”“特别能战斗的刘维斌起重吊装队”“一丝不苟的何天伦电调班”等各类先进典型群,极大地激发了化建工人的施工热情,有力地推进了乙烯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确保实现30万吨乙烯工程“96·9”投产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以乙烯工程建设为依托,我所撰写的《围绕重点工程开展劳动竞赛》一文被收进“全总理论文库丛书”中。

在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邹家华、顾秀莲等先后到施工现场视察,并接见了参加乙烯建设的先进模范人物,我非常荣幸地和其他先进典型一起在乙烯现场与领导人合影留念。

1997年化建公司成为吉化公司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的试点单位,我负责起草了化建公司集体合同制度文本,并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人员座谈会,对集体合同的条款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在化建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民主表决获得通过。由此,化建公司在吉化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集体合同制度。

2000年10月,吉化化建公司实行分立改制为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油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我担任了中油化建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职务,2003年又兼任了中油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机关党支部书记、政工部部长等职务,2005年4月中油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吉林化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于是,我便于2006年3月来到吉林化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到现在。

2008年春节前夕,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来吉化视察,并在省市领导和吉化公司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家里亲切看望了我和其他各位劳动模范。令我深感荣幸,因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党和国家、企业却给了我崇高的荣誉。

回想在企业近40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谢吉化各级党组织和公司各级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吉化这片洒满阳光的沃土滋润养育了我,使我的人生绚丽多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衷心祝愿吉林石化公司明天的事业更加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