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的四个环节:供应、生产计划、物流和需求,可划分为绿色制造、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营销四个领域。绿色供应链管理吸收了环境管理的思想,但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的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把企业内部以及链内节点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如图10-6所示。
图10-6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
(1)绿色设计。研究表明,产品性能的70%~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的10%。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使设计结果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利用、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又称面向环境的设计、生态设计。它将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理”,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其核心思想在于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方式,代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绿色设计主要从零件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拆卸和可回收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
1)标准化设计。所设计产品的零件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减少加工难度和能量的消耗,减少工艺装备和拆卸的种类和复杂性。
2)模块化设计。以模块化原理设计和开发产品,使其结构便于装配,易于拆卸、维护,有利于回收及重用等。
3)可拆卸设计。产品的零件结构布局合理,采用易于分离的连接结构,便于毫无损伤地拆下目标零件和回收再利用及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4)可回收设计。所设计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能达到最大的零部件重复利用率及尽可能大的材料回收量,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绿色材料。原材料供应是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必须严格控制源头的污染。从大自然提取的原材料,经过各种手段加工形成零件,同时产生废料和各种污染。这些副产品一部分被回收处理,另一部分回到大自然中。零件装配后成为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被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维修再使用,直至其生命周期终止而报废。产品报废后经过拆卸,一部分零件被回收直接用于产品的装配;一部分零件经过加工形成新的零件;剩下部分废料经过处理,一部分形成原材料,另一部分返回到大自然,经过大自然的降解、再生,形成新的资源,通过开采形成原材料。从绿色材料的循环生命周期可以看出,整个循环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同时会产生许多环境污染。这就要求生产者在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充分利用能源和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绿色供应。供应过程就是制造商在产品生产时,向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以确保整个供应业务活动的成功进行。为了保证供应活动的绿色性,主要对供货方、物流进行分析。
1)绿色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批量柔性、品种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积极的供货方把目光聚焦于环境过程的提高,对供货的产品有绿色性的要求,目的就是降低材料使用,减少废物产生。因此,供货方应该对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有毒废物污染、是否通过ISO14000、产品包装中的材料、危险气体排放等进行管理。
2)绿色物流。在物流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环节,都有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评价绿色物流的指标如下:①运输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能耗、有害气体的排放、噪声污染等;②保管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③搬运过程中是否有噪声污染,是否因搬运不当而破坏商品实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④在包装作业中,是否使用了不易降解、不可再生资源或有毒的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4)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生产模式。它的特点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进行生产,努力做到对环境影响(副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它也是绿色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
生产过程是为了获得所要求的零件形状而施加于原材料上的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毛坯制造、表面成形加工、检验等环节,需综合考虑零件制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即由原材料到合格零件的转化过程,以及转化过程中的物料流动、物能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等状况。
1)绿色工艺。在工艺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加以分析,如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和切削液的选择,尽量根据车间资源信息,生成具有可选择的多工艺路线,提高工艺选择的简捷化程度,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工艺成本和污染处理费用等目标。
2)生产资源。对生产资源应尽量减少加工余量,便于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下脚料的产生。
3)生产设备。选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节约能源和资源,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生产设备。(www.daowen.com)
4)生产环境宜人。通过改善生产环境、调整工作时间及减轻劳动强度等措施营造宜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
5)环境保护。在整个生产各个环节上都应重视环境保护,生产过程中应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5)销售、包装、运输和用户。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绿色营销。绿色营销要求供应链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其主要包括:
①绿色促销。在市场研究中考虑顾客对绿色产品的关注程度及环境问题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等因素,使价格能反映绿色产品的成本或需求的状况。采取广告、公关等形式,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加强引导消费者的环境消费意识,树立企业及产品的环保形象。
②绿色分销。建立绿色分销渠道,遵循在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过程中注重环保的原则。企业可利用逆向物流回收受损的、顾客不满意的产品以及废弃的包装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节省资源。
2)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求企业不仅注重商品包装的美观和广告效应,而且应把爱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包装中,以较少的材料种类、无污染、可回收、可再利用为原则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并在包装物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上体现绿色化特征。
3)绿色运输。绿色运输要求集中配送,实现物流合理化;在运输中控制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合理规划运输路径,以最短的路径完成运输过程。
4)用户使用。要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行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产品。
(6)回收与处理。绿色产品的回收与处理主要考虑产品及零部件的回收处理成本与回收价值,以最少的成本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收价位。绿色回收不同于传统的简单回收包装物的行为,它是一种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主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行为。它包括回收重用和废弃物处理两方面。
1)回收重用。可重用零部件包括可直接重用的零部件和可再生的零部件。将废旧产品运输到回收加工工厂处理,生产出再生产品,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整个回收处理过程不能给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并积极倡导终端消费者参与回收过程,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2)废弃物处理。对在初步处理和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彻底的填埋、焚烧等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1)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必须提高对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认识,真正理解供应链。目前我国企业整体对供应链的理解水平较低,亟待提高对供应链的理解水平,了解国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绿色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可以带头实施全面环境质量管理(TQEM)规范、国际环境质量标准(ISO14000系列)等标准,制定更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环保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住脚。
(2)组织战略。我国的商业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双赢关系,这为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企业必须从组织结构上重新设计,以便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以业务流程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重构(BPR),重组管理部门,是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大趋势。建立供应链管理部门,使之能够真正协调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绿色供应链内的节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确立环境管理目标,树立集体协作、信息共享、友好配合的团队精神。
(3)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能够获取优势的基础是要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同时要紧随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这方面的技术有物流过程自动化、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而建立绿色供应链还需要特别的环保技术作支持,把先进技术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企业还应该重视管理咨询的作用,寻求相应的咨询管理专家的支持,对企业领导、员工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率。
(4)建立有效的绿色供应链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只有确切知道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效果,管理者才能作出有效的决策。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的特点是:更为集成化,反映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程度;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性,加强绩效管理的前馈性;除了对企业内外部运作的基本评价之外,还关注外部供应链的测控;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并重,并且注重指标之间的平衡;产品符合绿色环保指标,等等。目前可以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方法有ABC成本核算法、平衡计分卡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