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讨全民下海的出租汽车现象

探讨全民下海的出租汽车现象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那个时代的出租汽车也分有主力车型与大杂烩车型,主力车型叫“中央军群”,杂烩车型叫“杂牌军”。“中央军群”的队伍当然是被成都几家出租汽车大公司拥有,初期主要是东欧车和日本车,后来启用了更为实惠的国产车,如成都本地产的“夜明珠”。时至1984年12月,成都出租汽车公司成立,这批东欧车当然还得继续营运,自然成了“中央军群”的首批出租汽车了。

探讨全民下海的出租汽车现象

从1984年底成都成立了第一家专业出租汽车公司以后,随之一下子就冒出了数十家合资和集体所有制以及民营的出租汽车公司,例如就有了中日合资组建的四川中日出租汽车公司、中北出租汽车公司以及成都菊乐、成都东方、成都旅行总社、成都京蓉、蜀蓉、中华旅游、新光厚田等等。当时还有一大批辞职下海和企业亏损下岗的人,他们也都四处奔找小汽车、面包车挤入了这个新生的出租汽车行业,干起了出租汽车的个体户。行业主营部门很开放,鼓励其加入并壮大队伍,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乎,成都街上运行的出租汽车很快就呈现了五花八门,仿佛有着四个轮子的小汽车、面包车都加入了队伍,“全民下海”时代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全民下海”时代持续了七八年,大体在1985年至1992年。所以,在今天来调查,当时有多少车型下了海,已是很难很难了,因为当时的入行门坎低得几乎没有,跨入跨出较为自由,这就更加增大了调查车型的困难。但笔者庆幸找到了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和多位成都出租汽车界的“老资格”,采访得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信息。

其实,那个时代的出租汽车也分有主力车型与大杂烩车型,主力车型叫“中央军群”,杂烩车型叫“杂牌军”。“中央军群”的队伍当然是被成都几家出租汽车大公司拥有,初期主要是东欧车和日本车,后来启用了更为实惠的国产车,如成都本地产的“夜明珠”。而带车入行的个体户车主和稍后两年跨入行业的小公司呢,其车型大都属于“杂牌军”,且大部分是二手车,有南斯拉夫的红旗牌、罗马尼亚的达契亚、波兰的菲亚特126P、韩国的大宇和现代、日本的第一代马自达929和第四代马自达323、德国奔驰苏联伏尔加和拉达,还有吉林、长安、昌河、柳州五菱面包车等等。

图5-5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来到成都做出租车的菲亚特和波罗乃茨

首批“中央军群”的东欧车,是由1979年营业的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带入成都市场的。在当时,成都小汽车出租站以10辆上海牌小汽车在盐市口重新营业后,又于1981年初,从天津塘沽港接回了首批20辆波兰产的菲亚特125P小轿车(见图5-5)。

菲亚特125P是由波兰国有汽车制造厂FSO,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合作协议,在波兰FSO生产的车辆,原型车在意大利生产叫“菲亚特125”,在波兰生产则叫“菲亚特125P”,以示区别。该车型在波兰生产有三个车型,一是三厢轿车,二是两厢旅行车,三是皮卡车,国内进口了前两个车型,于1980年开始陆续进入国内大城市的小汽车出租市场。

成都小汽车出租站接回的这批20辆菲亚特125P三厢车是当时建设部易货贸易方式进口回来,按全国各大城市刚成立不久的小汽车出租站的申报审批,下达其分配指标,其车价是带关税不到一万元人民币,车色有红色、黄香槟色和少量的深蓝色。三个月后,小汽车出租站又接回了第二批波兰产的波罗乃兹15辆,这款车仍然是由波兰国有的FSO与意大利合作协议在波兰境内生产的车型。该车辆虽然更加新款时尚,但发动机依然是菲亚特125P的,骨子里是菲亚特的老技术。接车驾驶员在当时听到车名后,立马给它取了个绰号叫“波斯猫”。1982年,小汽车出租站再次接了批菲亚特和波罗乃兹回来,其中又多了种车型,那就是后来俗称“大屁股”的菲亚特125P两厢旅行车。成都的哥林国春当的哥二十多年,他和他哥林国安合伙开的第一辆出租车就是这款白色的菲亚特“大屁股”。据林国春讲,“大屁股”不揽生意,因为它在成都人的眼里没有小轿车的感觉,在那个时代,别人花钱要出租车是要“玩下小轿车的格”。什么才是“小轿车”呢?那就是中规中矩的三厢车!所以,林国春开的菲亚特“大屁股”在后来被他哥花钱改造成了三厢车,非常仿真菲亚特125P的样子,才“洗心革面”般地重新迎来了揽客的春天。

此三批东欧车到成都后,都作为当时最为时尚的上海牌小汽车出租的补充队伍,在成都盐市口至火车北站这一路段进行着“摆渡营运”。其实,在这个时代仍然学习着古老渡船的营业方式,从此岸到彼岸的“摆渡营运”,古人的营业智慧我们今天依然学习着。

时至1984年12月,成都出租汽车公司成立,这批东欧车当然还得继续营运,自然成了“中央军群”的首批出租汽车了。

图5-6 1985年马自达入成都出租汽车照片,照片里的人是后来的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会长(图片由成都市出租车协会提供)

1985年3月,四川中日出租汽车公司挂牌成立,它的出现不仅仅是首次打破了唯一国有成都出租汽车公司的独家经营,更是以成都老百姓从未见过的全新且首批日本原产白色马自达929型100台接入了成都的出租汽车市场(见图5-6)。由日本东洋工业更名为马自达的这家公司,于1981年推出了诞生于HB平台的第四代也称为旗舰轿车的马自达929,该车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其四门轿车整车尺寸为长4670mm,宽1690mm,高1420mm,轴距2615mm,车重1150kg。该车豪华程度虽不及广州已在使用的丰田皇冠日产公爵,但他自身的整体线条和优雅气质,也不失是一款进口的豪华轿车。但对当时内地的成都来说,马自达929已让街头巷尾的议论爆开了锅。

1985年7月,成都中北出租汽车公司成功组建,它是由成都出租汽车公司这家成都唯一的国有出租车企业大胆举债895万人民币,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联姻”的产物。组建后的公司立刻引入日本原产车型,有日产尼桑第六代“公爵V30”、第五代“桂冠”豪华轿车以及12座“佳奔”小型旅行车和33座“碧莲”大型旅行车,总计100台。其中“桂冠”又分两种车型,一种是搭配2.0升的四缸发动机;另一种是搭配2.4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批车于1985年仲夏由天津塘沽港分批接回成都,其接车任务全部由中北出租汽车公司临时聘请了成都公共汽车公司和成都出租汽车公司的老驾驶员来完成,前后共分四批于同年8月底才全部接回。

1985年9月11日,在成都锦江大礼堂,成都中北出租汽车公司举行了盛大开业典礼,开业剪彩后,全新的“公爵”和“桂冠”徐徐开往成都的天府广场

1991年,成都街头忽见一批美国福特牌小轿车当作出租汽车在运行,特别爱在锦江宾馆等大饭店及机场出现,这无意间告诉大家,这是一款高档出租汽车。

这款车就是美国于1988年推出的第二代福特天霸Tempo。1991年,中国政府宣布进口3010台福特Tempo用于出租车和旅游观光车。该批车以白色涂装为主,有少量红色、墨绿色和香槟色,全部为装备5速手动变速箱的GL标准型,搭载2.3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人们在成都街头看见的红色福特就是这批政府的进口车了,它是由成都出租汽车公司幸运地获得了政府分配指标,自行筹资购买了50台,并且全部为红色涂装。该批进口福特天霸红色涂装极少,能获得50台全部为红色,你说成都幸运不幸运?就这样走“红”了。

图5-7 成都本土产的夜明珠

在成都出租汽车公司上了这批50台美国福特车后,成都出租汽车服务公司也着急了,迅速上了一批成都本土产的“夜明珠”小轿车(见图5-7),也是50台,涂装色为黄棕色、深红色以及白色。为什么?“你上老外的50台,我就上本土的50台”。是为了成都的出租车事业而友好竞争?如果说是,那仅仅是巧合罢了。1991年底,成都出租汽车准备在次年要实施新政,那就是要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开拍卖了,本年底将结束行政审批。这条信息惹急了成都出租汽车服务公司。公司手头存有行政审批指标,但必须在本年度购车上线,否则指标作废。在20世纪90年代前,最难找到的就是汽车购买指标,在这种条件下,服务公司走了“两难取其轻”的道路,无奈采购了“夜明珠”50台,并急急忙忙把它推上了出租汽车的营运市场。那时,它们的身影可在火车北站、大型汽车枢纽站、各类商品批发市场看见,受到外地来蓉做生意的小老板们的欢迎。

据成都市出租汽车服务公司的老总说,这批车经常进出城隍庙电子商品市场,尤其是从火车北站和城北汽车站出来的外地商家,总是打的“夜明珠”直奔城隍庙电子市场批发商品。笔者采访到成都金牛区个私协城北分会长、城隍庙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黄文清,恰恰证明了当时“夜明珠”与城隍庙电子市场的共赢局面。黄文清说,他们非常乐见出租车与城隍庙市场常来常往,方便入驻市场的厂家,又方便采购的客户,他们协会当时还做了多处宣传牌,吸引往来人群和出租车驾驶员。到后来彼此合作产生的效应远远超过了他们当初的想象,有的销售商就开始对“夜明珠”进行了长期包租,凡有上门采购的客户,他们都是一个电话或传呼,就让长租驾驶员到车站接人,然后是直奔店铺采购。如此方便与快捷,哪个生意人不喜欢呢。在这个“长包业务”外,还派生了“专线”服务,那就是“夜明珠”驾驶员替厂家常跑绵阳长虹厂、自贡无线电厂和乐山的一区矿区等。厂家是根本不用亲自出马,往返这些二三级城市的电器零部件厂,都是“夜明珠”驾驶员一人搞定。咱们看看,这个“出租车专线”专业不专业!可谓“夜明珠”真是有人爱。

这时,成都“全民下海”的出租汽车的“中央军群”,已由日本的日产公爵V30、桂冠2.4和桂冠2.0、马自达929,以及波兰的菲亚特125P和它的“大屁股”款车、波罗乃兹以及美国的福特天霸、成都本土“夜明珠”构成,它们就是成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出租汽车市场上响当当的主力款车型了。然而,还有一款车辆应该计算入内,它虽然不被出租汽车的大公司搭上眼,却尤被个体户车主钟爱,它就是菲亚特126P。为什么小小个头的126P要计入?就是它太被个体户车主宠爱,所以一下子在成都的出租车市场上有了拥有量,估计当时不下100辆,这时,把它列入“中央军群”应当是可以的吧。

菲亚特126P的绰号叫“小土豆”,还有的叫“大头鞋”。叫“小土豆”形容它个头小,叫它“大头鞋”是因为它形如一只踏雪地鞋子。其车体尺寸呢,长3054mm,宽1378mm,高1302mm,轴距1840mm,车重仅600kg,搭载一台0.65升后置双缸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仅24马力。它的生产商仍然是波兰FSO,于1985年开始生产并出口到中国市场,其价格4000人民币,就是这个“价廉物美”,成就了它迅速进入成都的出租车市场。

成都的哥劳模江茂成开出租车20余年,开过的车型愈8款,但这个菲亚特126P却是他的最爱。他当年才20多岁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菲亚特126P。如今,每当回忆起这件事,他仍是兴奋不已。

出租汽车的“杂牌军”主要是靠个体户车主和出租汽车小公司拉起来的,这支队伍中,多的车型有二三十辆,少的车型就是一辆了。这个“杂牌军”的“杂”是指“多”的意思,不是品牌差的意思。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哪有什么更多的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呢?对于出租交通要点资金更无从谈起了。为了发展城市出租汽车服务事业,成都行业管理是很有胸襟的,其政策就是搞“五湖四海”,凡是有志从业并带有小型客车及包括微型面包车登门的,来者不拒,在办理简单的行政手续后,就可上线营运了。今天,我们仍然说,成都出租汽车的“全民下海”是行业、出租汽车大小公司和个体车主们共同打造的,所以才如此精彩。

如果我们忽然听说,在成都20世纪80年代出租汽车的“杂牌军”队伍中,就曾有一辆营运的梅赛德斯-奔驰W112/280S高档小轿车,定然是诧异的。车主那么大把撒钱,竟买了辆如此高档又耀眼的“大奔”作出租车,是否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其实,把德国“大奔”作出租汽车用,这已是成都的第二次了。早在1957年5月1日,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就推出了4辆全新的梅赛德斯-奔驰W180作小汽车出租(当时还不叫出租汽车),只是一年半后,由于燃料奇缺和市场之因而歇业。这次,成都出租汽车第二次呈现奔驰车,却是当时的个体车主邝先强先生于1989年买下的二手车。老邝先生买下的这辆奔驰W112/280S的出厂期是1968年,并为极少见的红色涂装,此款车在德国生产年份是1961年至1971年,总计生产量为28918辆。那这辆车又是如何到了老邝先生的手头的呢?只有掏钱的老邝才能讲明了。

这辆“红奔驰”进口后,配作了广州军区首长专用,在改革开放初期时辗转成都,成了三圣乡乡长的坐骑,又于1989年被老邝买下。由于该车为右置方向机,老邝开了几天总找不到开车的感觉,便找到了当时的成都宏明进口汽车修理厂做改装,把这个“右满舵”改成了“左满舵”,彻底地满足了老邝的驾驶习惯,于是乎,老邝高高兴兴地下海当出租车驾驶员。

老邝开着“红奔驰”出租车特高兴,为什么呢?其实他之前是一个家具厂的老板之一,由于看好了出租汽车行业,他和他的合伙人葛学良双双放弃家具厂,一起下海当起出租汽车的车主又兼驾驶员。他俩的经历也可见证,当时的出租汽车行业是如何具有诱惑力。打那以后,老邝便在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双流机场一带蹲点服务。高档“红奔驰”当然是配高档饭店的。

近来,老的哥林国春受笔者所托去客串记者采访老邝,并想找到一张当年“红奔驰”的照片,结果是无功而返。老邝是舍得花钱买奔驰车却不舍得花钱给奔驰车照个相。不过也好,老邝无意间把机会留给了四川梦工坊蜀绣公司,这家公司的绣娘用灵巧的针头“造”了一张“红奔驰”的照片。

1992年,老邝心爱的“红奔驰”被当年方向机改装的厂家老板,就是今天的成都三和集团董事长黄宗敏买下。于是,这辆蹲过大机关又下过乡又辞职“下海”当出租车用的“红奔驰”,跨入了三和集团的汽车收藏馆。它的一生,一生的光辉与荣光,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成都第二辆进口红色涂装车用来作出租车,就是老的哥江茂成买的二手南斯拉夫红旗牌小轿车。老的哥江茂成在未加入成都蓉城出租汽车公司前,就是一个典型的个体户车主,当车主前,是国有的成都木综厂管理人员,在街上看到了菲亚特126P后便辞职下海,安了心当成都的哥。他成为出租汽车个体户车主,买的第一辆车就是二手南斯拉夫的红旗牌小轿车,且为红色涂装车。这辆“红旗牌”在成都当出租用车是唯一的,只有老的哥江茂成当年才敢买这样的车。(www.daowen.com)

这辆红色涂装的红旗牌小轿车原是省政协小车班的,由于车况和舒适性不佳,不受车班欢迎,但江茂成得到此信息后,便托人花4万元人民币买了下来。此车于1978年正式在前南斯拉夫红旗Zastava汽车厂投产,它还有一个别名叫“优口Yugo”。实际上,该车是由菲亚特用1971年的两厢小型轿车菲亚特127的车体,配用1969年小型三厢车128的动力系统,搭载0.9L-1.3L发动机,有4速和5速的手动变速箱。在1989年,这款红旗牌年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22万辆,在1987年最好的出口达到48812辆,但5年后的1992年,该车市场严重萎缩,仅出口1412辆,2008年,红旗汽车厂被菲亚特收购。

2015年江茂成接受采访时,对此车仍然记忆犹新,说当年是托人买回的这辆“红车”,开了两个月就开始不断在抛锚与维修之间折腾,当时的东欧进口车就那个水平了。后来维修厂老板根本不想再修,便诱惑江茂成把车卖给他了。不过,庆幸的是江茂成卖车价也是4万元,算是没有亏罢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都用罗马尼亚的“达契亚”做出租汽车曾经有过三台,这条信息是在采访资深的哥林国春时得到的。这三台来自东欧国家的罗马尼亚的达契亚1310小轿车有两台为米黄色涂装,有一台为橘红涂装搭载1.3升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56马力,4速手动变速箱,但其车样设计怪异,视觉感给人以极为松散且不结实,喷漆工艺较差。据林国春讲,成都当时出现三台达契亚出租汽车,也属车主在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其中一台达契亚车主就是王益山。王益山是1988年托关系买到了达契亚,便挂靠在成都速达出租汽车公司,两年后,按行业管理要求,又挂靠在成立不久的成都出租汽车服务公司,继续营运两年后,便卖掉了让他“头痛不已”的达契亚,买了台他日日夜夜盼望的“红奥拓”,重新高高兴兴地奔向了成都的大街小巷。

王益山干出租汽车个体户,多亏他夫妇俩的勤劳勇敢。在他干出租车行业前,曾经是人力三轮车驾驶员,在成都的改革开放初期,买了微型货车在火车北站做起了个体客运。他开车,他老婆便到火车北站大门口拉客并帮助旅客提包服务,生意还不错,也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后来王益山敢把货车升级为罗马尼亚达契亚小轿车,都缘于有了这点原始资本。当时王益山为什么要买达契亚呢?因为达契亚是东欧的进口车,并且当年买车本就是个千辛万苦的差事了。达契亚小轿车到手后,王益山夫妇便继续在火车北站一带营运服务。这个时候,王益山是变了他的车辆档次,不变的是他夫妇俩的热心服务。然而,这辆罗马尼亚进口车远非王益山买车前的美好想象,那台1.3升四缸化油器发动机似乎专门在有客人的时候“丢脸”,发动机“打不着火”折磨着王益山。那时,东北一些城市用达契亚车最多,也流行着一句对它的传说:“千刀万剐,不买达契亚”。看来一点不假。后来,达契亚很快在全国的出租汽车用车市场上出局,所以,成都这三台“达契亚”也是昙花一现而已。当然,对车主肯定有损失,但对成都出租汽车的“全民下海”时代却是一大贡献。所以说,今天坐着满街跑且方便快捷出租汽车的人们,也不该忘记成都出租汽车的艰辛创业时代。

那时在成都,下海当的哥已经是种时髦,廖志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廖志南是成都的一名交警,在部队当过侦察员,立过三等功,当交警就站在天府广场的警台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然而他还是自己给自己下岗,应招到当时最大四川(中日)出租汽车公司,开起了他尤其喜欢的白色马自达出租车,当起了他自己的“快乐的哥”。廖志南当的哥,给他人生最大的回报是什么呢?就是让他当上了人民的英雄。1988年8月5日的一天,廖志南出车就拉了位身揣大量外币的客人,却遭遇了持枪劫匪。当过侦察兵的廖志南就是不同,他开着出租车“撞”向了他战友的交警台,“撞醒”了一头雾水的战友苏勇贵,心领神会的两位战友是赤手空拳拿下了劫匪。当然,劫匪的子弹贴着苏勇贵的头皮,险些要了他们的命。此时,保护老百姓的警察英雄在成都诞生了,战友俩还到北京,受到了邓主席的亲切接见。廖志南对的哥岗位的爱,那才叫“入木三分”,就是当上了英雄,也依然不离不弃的当的哥,后来他又调入了成都新加坡的康福德高出租公司,继续着的哥生涯,一直到他光荣退休。

其实,笔者在写作“杂牌军”时,愈加感受到拉起这支队伍的都是些“有胆人”,这个“有胆人”就是一群有闯劲的人。当然,当时的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方也是很有胸襟的,才给出了如此的天地。

晃眼看是菲亚特125P,细眼看又不是,那它是什么出租汽车呢?它是拉达出租汽车。其实,不排外的成都出租汽车个体车主也有对它的选择,且有白色涂装和红色涂装,那时的选用规模也就十几台而已,数量上远比不上出租车大公司选用的日本车以及波兰的菲亚特和波罗乃兹,但又远超过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达契亚”和“红旗”。笔者曾访问用过此车的个体车主,都说拉达车力量较强,外观干练,但抛锚率高,加之维修配件不多,所以几年后淡出了成都的出租汽车市场。据老的哥江茂成讲,他认识的一位叫杨志泉的的哥,曾于1988年买了一台二手拉达车跑出租,杨志泉爱开车或许也源于他母亲,他母亲当时还是成都电车公司的首批女驾驶员,他的姐姐也是电车公司的驾驶员,杨志泉用拉达车跑出租不到三年,还是一卖了之了。

成都出租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使用的这款拉达轿车正式名称叫“LADA RIVA VAZ-2105”,该车是苏联汽车制造厂Avto VAZ旗下品牌,并于1981年正式推出。成都人的眼睛就是厉害,说什么“晃眼看是菲亚特”,是说到位了的,因为该车的源头就是菲亚特。1966年,苏联引进了菲亚特124的生产许可证并生产了拉达2101家庭轿车,它全面继承了或者说克隆了菲亚特124的外形。1981年VAZ工厂又推出了2101的改进型,即VAZ2105轿车,外形几乎没有改进。该车尺寸长为4120mm,宽1617mm,高1442mm,搭载有1.2升、1.3升、1.5升及1.6升直列四缸发动机,成都出租汽车使用的多为1.3升发动机。

躲在民用拉达车款后面的,还有一款苏联的官车就是伏尔加了。伏尔加在苏联不仅是官车,而且出口到我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如此。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此车却“名落孙山”,但成都有辆伏尔加却混入了我们的出租车界。成都的这辆伏尔加出租车为白色涂装,其产权属省图书馆,不知什么原因,被他们一位姓曾的员工当成了出租汽车,在出租车市场上混了一阵子。时间大概仅有一年多点,可算是客串了一下。对此,出租车行业管理方也是欢迎的,必须是一款苏联的高端小轿车,而且放下身段为民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曾听巴蜀文史大学者袁庭栋讲述成都文化的特征,说其特征体现在成都的方方面面,我算是信服了,成都的哥们在选用出租车时也如此。当奥迪100小轿车于1989年在长春一汽大众下线后,成都的出租汽车群里就有了典型的黑色涂装的奥迪100的身影,尤在双流机场容易看见。它们是谁招入成都的?就是狮子楼和港蓉出租车公司。虽就那么二十来台,但体现了成都的豪气,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为天下先。奥迪100是什么车型呢?它就是当今人们熟之又爱的奥迪A6的前身。

1988年,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签订项目技术合作协议,第一批搭载克莱斯勒2.2升488发动机的奥迪100在长春投入生产。此车型是德国于1982年推出的第三代奥迪100,每缸5气门,内置空调、真皮座椅、电动车窗及电子设备。1991年,一汽大众又推出了第四代奥迪100C4车型,并首次搭载了V6发动机,到1994年又推出了奥迪100C4中期改款,从此正式更名为奥迪A6,便风行国内的中高档用车市场。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马自达在成都出租车里的两个群体中“混”,具体讲,就是既“混”入了“中央军群”,又“混”入了“杂牌军”。于1981年到1986年生产的第三代马自达929(见图5-8),是被四川中日出租汽车公司带入了“中央军群”,不仅惊叹了成都人的眼睛,其知晓度更是被推高。然而,生于1973年至1977年的第一代马自达929,同在此刻同在成都出租车里“混”着,却鲜为人知。据数位资深的哥的回忆,此车成都仅有一辆。是哪位的哥如此个性化地把这辆车搞回成都,谁也说不清了,只知晓它挂的门徽是成都市出租汽车服务公司,车门上的经营权编号是2357,唯一能肯定的是位个体车主拥有的。其实,此刻摸清这辆车的车主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辆车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成都,虽然仅仅是一台而已,但为成都出租汽车的“全民下海”增添了多么难以忘怀的惊喜哟。成都人,你咋那么会兼容!

图5-8 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成都街头的马自达929出租车(图片由成都市出租车协会提供)

难道马自达车跟成都真有情节?在20世纪80年代成都出租汽车里有了马自达929的二代家庭时刻,竟然还有它们的一个兄弟,同时也在成都,那就是马自达323。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第四代马自达323被成都的一家民营的新光厚田出租公司引入,数量大概30辆左右。此款车是马自达被美国福特收购了7%股权注入资金后,于1980年推出的代号BD的第四代马自达323。该车也是马自达首款采用前置前驱布局的小型家用轿车,分为四门、三门及五门掀背版三种车型。成都新光厚田出租公司引回成都的四门轿车,多为灰色和橘色涂装。

在成都出租汽车的“两个群体”里挖出了三款日本马自达,我们就会自然想到,可曾有韩国车呢?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的大宇正在走上坡路。在那个时候,韩国到处打拼,哪会放过成都市场呢?经采访成都的出租车界的资深人士得知,成都当时确实有着韩国的大宇和现代车款,而且是由当时的成都彩雄出租车公司引入的。这家公司做出租车业务时,多为商务和会议包车,所以大都在传用活动顶灯,当包车时取下,蹲点候客时拿出顶灯为标。

成都彩雄公司引入的韩国现代Excel家用轿车款,是现代于1985年推出其第一代后又于1990年推出的第二代。该车分为四门和双门及五门掀背版三种车型,成都彩雄引入的是四门型。鉴于第一代Excel的极大成功,现代大胆地对第二代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让市场上更多的人牢记了这款车圆润流畅的外形。该车搭载1.3升和1.5升两款汽油发动机,其中1.5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2马力,其综合油耗每百公里6.6L。成都引入的此款车同全国基本一样,全部为1.5升车型,且为红色涂装。

随着现代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同样来自韩国的大宇赛手Racer车也趁势尾随其后。当人们第一次听到大宇Racer的名字,以为是一款跑车,但大宇赛手其本质没有名字那般运动感,只是一款常见的家庭轿车型而已。成都彩雄公司同样引入了韩国大宇赛手,并与现代Excel一并投入市场营运。

天津夏利Tj7100在1988年刚一推出,就呈现一种“稀有元素”的气质一般在市场上少见,所以只有两台白色涂装车“混入”了成都的出租汽车“杂牌军”队伍中。其中一台就是出租汽车个体车主葛学良先生花了11万元人民币买回来的。当时的11万人民币就是一笔巨款,葛学良敢于下手,也得力于他买车前是一家家具厂的老板之一,才有如此财力罢了。其实,天津夏利车应当划入城市出租车的主力军,但它在初期确实供不应求,没有三头六臂是拿不到的。所以,当成都少有夏利车时,自然就把它划入了“杂牌军”。

对于成都出租汽车“杂牌军”这个章节,笔者感到最为有趣味和有成就感,因为在挖掘“杂牌军”中十几款小轿车款之后,又迎来对它的“编外”队伍,即微型面包车款继续探究。微型面包车在那时都简称“微面”,如果用来做出租车就称“面的”。成都又有哪些“面的”呢?它们那副浑身土气的样子,能被成都出租汽车市场和成都市民接受吗?

成都人开放且兼容,在前面几段章节的叙述中,都有对成都人性格的感慨之词。所以说,在“杂牌军”中“混”入“面的”看来也是常理之事了。

据采访,成都出租汽车队伍中出现的“微面”车型,有吉林、昌河、长安、柳州五菱,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成都主城区的各类批发市场出现,人与货物的混装出租是它们的主要业务,为成都的商品批发之城做了恰当的贡献。但把它们放在高星级宾馆门口出租,那将是一副多么滑稽的画面。但成都的哥是聪明的,他们早已知道“投其所好”,无论其出租车的高低贵贱,都能如鱼得水般地找到他们的“所好”。

被出租界誉为“压缩饼干”的林国春,其哥哥林国安是成都出租界的“老化石”,他在1985年就花了大价钱2.8万元买了辆昌河CH100X微面车,挂靠在成都速达出租汽车公司身上来营运。开车头一年还可以,但第二年显得有些不行了,大概是成都人的钱袋子鼓大了些,偏爱“玩格”坐小轿车,对微面有“另眼”之待。从来就敢与时俱进的林国安便找到了速达出租车公司老板熊盛财,几经交流,双方做成一桩“易货贸易”,就是以车换车。林国安如愿地用昌河微面车换下了他公司老板的菲亚特125P旅行版,即菲亚特“大屁股”,并另加补2.6万元人民币。

成都买柳州五菱做“面的”最多的就是成都金陵出租汽车公司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末期,金陵公司先后进了三批五菱微面车,大概有30多台。由于该公司为集体所有制性质,所以较为规范的把三批车对内对外发包,以金陵公司名义进行营运并规范管理。说到出租交通业管理,金陵公司是有丰富经验的,它的前身就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市东城区人力三轮车管理站。这个“前身”,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长期进行着城市人力三轮车的经营和管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出租交通业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当时的东城管理站里,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力三轮车驾驶员,成都的老百姓是没有忘记的。

柳州五菱微面车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柳州拖拉机厂引进一辆三菱Minicab(L100)微型车,对车辆解体后,对零部件逐一手工测绘制图,手工打造的LZ110试制车于1982年1月顺利诞生,当时还命名为“万家”牌。1985年,柳州拖拉机厂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并正式引进日本三菱技术,柳州五菱LZW6330“微面”就正式诞生了。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柳州五菱在成都主城区做出租“面的”,但当初的“万家”牌确实将柳州五菱带入成都,并服务了千家万户。今天,我们依然能在成都二三圈层的城乡公路运输线上,看见今非昔比的柳州五菱车。

图5-9 1992年10月10日成都出租汽车公司参加出租汽车经营权拍卖的资格证

重庆的长安牌SC112微面车,其第一批下线车时间是1984年5月,次年,成都的一些民营公司便开始接受个体车主们带着长安“面的”上门挂靠。由于长安微面属于正规微面的国产鼻祖,所以价格上有些偏贵,在成都出租汽车市场并不是很多,远远少于昌河和五菱车。接受面包车挂靠的出租公司主要集中在成都华西、安达和金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