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们也是驾驶员

我们也是驾驶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其深绿色的伍角票上明印“驾驶人签章”,这种票属广州市全域性的。再下一级的广州市三轮车第四分站车票和第五分站车票,也同样是印上“驾驶人签章”。“司机”与“驾驶员”一致统称。这段文字中的“驾驶”就是驾驶员驾驶客运马车,同英国伦敦称谓“司机”一致。说实话,我们今天有些出租汽车驾驶员,从劳动技能上,确实该称为驾驶员。

我们也是驾驶员

在成都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黄包车与人力三轮车之间的更迭期,它俩的票据对其驾驶它们的劳动者的称呼是不同的,前者叫“工人”(见图4-18),后者称“驾驶员”。其实,在50年代的初期是一样的,都叫“工人”,而在几年后,由于成都公用局成立了成都市人力三轮车管理所,就正式的将人力三轮车的职业人称之为“驾驶员”,而黄包车夫继续使用“工人”称之。以“成都市人力三轮车车费收据”为例,无论是“白票”还是“红票”,都在其票据的右下角印有“驾驶员盖章”专栏,从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白票”和“红票”的两张票据上(见图4-19),已能见到此栏上还加盖了驾驶员的红色私人印鉴

还有一例,就是1956年和1957年的成都市人力三轮车驾驶员登记表,在1956年5月18日和1957年3月20日,当时的人力三轮车驾驶员杨吉明分别两次填写此表(见图4-20),两张登记表均为蜡纸刻印制作,填写内容丰富;1961年11月1日,当时由成都东城区砖瓦厂转调成都市东城区三轮车客运队的潘干也填写了已是用铅字印刷成册的《职工登记表》(见图4-21),其表内的“现任职务”,潘干填写为“驾驶员”。

从收藏的黄包车、三轮车、机动三轮车票据上查阅对劳动者的称呼,有叫车工、有叫车工人和工人,还有叫经手人、承运人、收款人、社员、开票者,最响亮的叫法,就是驾驶员和驾驶人,很有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我们黄包车、三轮车的劳动者们驾驶着我们的车辆,高昂地行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你能说他们不是我们的驾驶员吗?

图4-18 20世纪50年代成都人力车(黄包车)车费收据。右下方一栏为“工人工作证号码”。

图4-19 20世纪50年代成都三轮车车费收据

图4-20 1956年和1957年的成都市人力三轮车驾驶员登记表

图4-21 1961年成都东城区砖瓦厂转调成都市东城区三轮车客运队的潘干填写的铅字印刷成册的《职工登记表》(图片由魏来福提供)

图4-22 1955年上海三轮车车资报销单

称驾驶员的票据有“成都市人力三轮车客车车费收据”,无论是白纸票据还是红纸票据都印有“驾驶员盖章”栏并盖上了红色印鉴。

武汉市三轮车机动车队机动车票虽然很窄小,没有什么填入信息的空间,却也留有“驾驶员”的填签栏目,无论是它的蓝色壹角票、黑色伍角票还是浅绿色贰元票,都有驾驶员填栏。

“上海市三轮车管理所革命委员会机动三轮车车费收据”是超大票据,却在其票据的最后一栏,印上了“驾驶员工号”栏目,供其驾驶员使用票据时填入,正儿八经地称之为驾驶员。

在上海机动三轮车称呼“驾驶员”之前,查阅收藏的票据看,上海早在50年代初期就称呼人力三轮车夫为“驾驶人”了,可谓中国最早这样称呼的。收藏的1955年3月1日和1955年3月7日开出的“车资报销单”上已能清楚读出。两张车资报销单的驾驶人填栏也都盖有红印私章,其中有位驾驶人叫姜士芳,车号为22856。这两张票都是木刻拓印的,一张是稻草制作的黄白纸,一张是由简易陈旧的笔记本拆散后拓印而成,讲究节约与废物再利用。有趣的是“车资报销单”就是一张标准的收条方式,有“兹有”,有“同志”,有“此致”,有“此据”等类词语(见图4-22)。(www.daowen.com)

在广州市三轮车车票上称为“驾驶人”的,首先是由1956年5月15日广州北区第六管理小组驾驶人松伍,运送了从“白云机场”至“车站”乘客后开出的“广州市三轮车车费报销单”。这说明广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开始称呼“驾驶人”了,并广泛在驾驶人中开展营运业务的民主管理,群策群力(见图4-23)。此票下方,注名票据制作者为“广州市三轮车业务民主管理委员会”。在其深绿色的伍角票上明印“驾驶人签章”,这种票属广州市全域性的。而广州市区域一级的“广州市三轮车总站车票”的壹角红票和深绿色的伍角票上,也明显印有“驾驶人签章”一栏。再下一级的广州市三轮车第四分站车票和第五分站车票,也同样是印上“驾驶人签章”。看来整个广州市域,无论多少级管理,都是称其为“驾驶人”了。

图4-23 1956年的广州市三轮车车费报销单

图4-2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海口市的三轮车报销单

从收藏的“太原市三轮车人力车统一乘车收据”上看,在表格化十分明显的票据右下方,“驾驶人盖章”是个单列栏目,很是正规。此票据开出时间为:1956年10月6日。当时太原市的电话号码仅有三位数,电话604号。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东海口市,无论是“海口市三轮车公司车票”,还是“海口市三轮车公司客运报销单”上,都称“驾驶人”。还有广东佛山市,其50年代的“佛山市三轮车票”,均用蜡纸刻版,由谷草纸整板手工滚印,然后用裁刀切割成小尺寸散票供其三轮车营运使用。该票由于尺寸小,内藏信息不多,但其特征显而易见,就是在票面有限空间却印有“驾驶员姓名”专栏,并由三轮车驾驶员加盖私章,以示营运收据开出(见图4-24)。

可以这样说,沿海地区的大上海、华北地区重镇的太原市,还有中部地区武汉、华南地区大广州,包括大西南的成都,还有祖国的最南端海岛城市海口,都对三轮车劳动者称之为“驾驶员或驾驶人”,说明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人会说,小小的三轮车,还需称什么驾驶员?如果当你阅读了他们开出并认真填写给消费者的大票据时,你就会说,他们是真正的驾驶员。当他们用人力驾驶着三轮车把你送往目的地后,还不厌其烦地把票据内容填入表格,你会感到他们是伟大的劳动者,合格的驾驶员。其实,在英国伦敦无论出租马车驾驶人和出租汽车驾驶人都被统称为“司机”。在一本关于英国出租车的书中的一张图片文字说:“这位出租马车司机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能学会如何驾驶汽车吗?”“司机”与“驾驶员”一致统称。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都市公用事业志中,对客运马车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1947年以后,客运服务所的公营马车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实行‘公车商马领车制’,即由私营马车商向客运服务所申请领车,自雇骡马雇人驾驶。”这段文字中的“驾驶”就是驾驶员驾驶客运马车,同英国伦敦称谓“司机”一致。

说实话,我们今天有些出租汽车驾驶员,从劳动技能上,确实该称为驾驶员。但有的连“手撕票”都懒得一撕,纵然他们的车辆是以石化燃料作动力而不是使用人力作动力。

所以说,当年的三轮车工人是驾驶员,他们就是用人力很累了,依然认真填写票据。真诚的劳动、真诚的服务,可见一斑。

我们要感谢这些当年的驾驶员,正因为他们在劳累后填入的票据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从中读到如此丰富的信息和美好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