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应对开业难?解决市场难题

如何应对开业难?解决市场难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车站开业难,是从无到有。仍然难,要在从来就不知什么叫“市场”的人们中,去培养小车站的小汽车出租市场。小车站开业之后,生意也得培养,培养也该有创新。同时,还说明,把城区的渡船称之为“水上的士”是合乎逻辑。营运服务开始后,便从盐市口闹市区“摆渡”火车北站,又从火车北站载着外地人回到盐市口。攻打阵地难,守住阵地更难。这个道理老柳站长和他的伙计们都是明白人,所以他们是一头忙市场,一头找车辆。

小车站开业难,是从无到有。那开业后呢?仍然难,要在从来就不知什么叫“市场”的人们中,去培养小车站的小汽车出租市场。小车站开业之后,生意也得培养,培养也该有创新。小车站的首次创新就是学渡船,开创了“陆地上的渡船”,学习了渡船的摆渡服务方式,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倒也有些实用。同时,还说明,把城区的渡船称之为“水上的士”是合乎逻辑。其实“的士祖先们”的服务方式大都是从摆渡方式开始的,因为只有两岸的各种需求总是在两岸等待和希望着,的士服务才会来到。在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的士票据”类,就能得到佐证,“文革”时期的“眉山交通联运马车票”就是从城关至火车站来回摆渡,把城里的人“渡”到火车站,又把下火车的人“渡”到眉山城里面,单边单价是两角钱;而此时的“广汉县联运马车票”,同样说明其马车也是在摆渡着,是从广汉城里至火车站,票价单边一角钱。还有,在“文革”时期的四川“江油县三轮车客票”也是从三·二灯光球场至中坝火车站往返“摆渡”,其单边价两角钱。

从营运设计来讲,小车站在北岸火车站设有小汽车出租站的服务部,在南岸盐市口闹市区,同样设有服务部。营运服务开始后,便从盐市口闹市区“摆渡”火车北站,又从火车北站载着外地人回到盐市口。“上海牌”上车一律二块八角钱,结果“培养”的人大都是外地来蓉出差的居多,大大方便到成都出差和做生意的人们,而本地人说是“划不着”,从盐市口坐电车一路到火车北站才八分钱。但不管怎么说,小车站的伙计们除心头揣着希望外,常挂在嘴里还有个顺口溜的打油诗“北岸渡口火车站,南岸码头盐市口。小车出租来摆渡,改革开放向前走”。所以,伙计们在南北两个岸口蹲点候客时,总在不辞劳苦地擦洗着自己的爱车“上海牌”,可见他们心中的憧憬了。

图3-25 继成都市第一次创业的出租汽车于1959年歇业后,又于1979年复业首批十辆上海牌出租汽车,此图是《成都晚报》记者拍摄其车正在火车北站候车点服务。

小车站的第二个创新就是打广告。但可不是今天的什么多家电视台、几大报纸整版画面、公交车身、站棚广告的铺天盖地。按采访老柳站长的说法,只是在当时的成都电台打了点,是播音员口头广告而已。笔者问为什么不在大报纸上打广告呢?报纸又直观又发行量大。“当时改革开放才开始,报纸还有些拿不准,所以我们也没敢去多想了。”老柳站长回答说。但有件“报纸广告”的事情发生了,而当时很想打广告的老柳站长始终不知道。2015年3月的一天,笔者再次到做纸典收藏流通的小陈家店看看,离开时忽见门口有一包纸片和图片混杂的塑料包裹,便问小陈那是什么东西。“杂七杂八的,没有什么是你想要的,是朋友放在这里想整包处理。”小陈如是说。笔者好奇,试探性随手抽出一张,一看很迷糊,以为抽出了一个梦,又立刻带上眼镜细看,才感“梦已成真”,梦寐以求的图片终于在这一“随手”之间,竟然成为现实。这张图片是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在火车北站的服务站,就是所谓的小车站“陆地上的渡船”的北站“码头”,图片粘在《成都日报》新闻图片发稿笺上。笔者在采访小车站老柳站长时就听说“小汽车出租摆渡”之事,当时也问到是否存在照片,老柳说当时连办公桌都没有,照相机更是想都不敢想。但今天的“随手”一下,小车站的图片就到了手头,我只能说是老天帮忙的“梦已成真”。这张图片“发稿笺”的填写时间是1980年7月10日,编号132,见报时间是1980年7月12日第二版,摄影作者是高华敏,图片说明文字是:“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营出租的小汽车,手续简便,明码实价,收费合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该图是出租小汽车在火车站等候客人。”(见图2-25)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老柳站长当时不敢想的事就成了,《成都日报》真是“明助”老柳站长和他的小车站,只是他们当时到现在都不知而已;同时,笔者早已渴望的图片,真是天意让你“随手而得”。

小车站的第三个创新就是自制了广告牌,开了10辆上海牌到望江楼对面的滨江路边,以望江楼为背景,给上海牌小轿车们拍了个集体照,很有构思和想法的创作。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嘛,当然要选望江楼作背景,让人一看便知成都的特色风景和特色服务,很有成都文化旅游景观和现代轿车的时尚味道。后来又在武侯祠门口、草堂寺门口拍了几台上海牌,整理出来做了个宣传板报,就放置在盐市口租车站的门口,广而告之

上海牌轿车上街开始出租后的头一年,有些地方同二十年前奔驰车出租的那阵子开业一样,租坐车子的依然不多。虽然打了广告,但广告了的不是坐车人,弄巧成拙,广告了上海牌的合影人倒不少,那时候能与老成都新来的上海人造的“上海牌”首长专用车合个影,老成都的市民是多么大的幸事哟。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和家庭条件较好的,认为很时尚,那个时代的时尚是大轿车,而不是什么大风光照片。今天的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也收藏了多张这样的老照片,其中也有内部人员。又是一个“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老柳站长是个开明人,说别人不坐车的,跟车子照相合影作个纪念,就算是做好事,方便了他们,其实他们也给我们车子打了广告,所以司机们都是不反对,爱怎么照就怎么照。

轿车这个名字是很中国化的,大概起于民国初期,说是因为中国的轿子很有身份,取用轿子之“轿”,而与车结合,就有了“轿车”了。小轿车多么有身份和时尚!国外都叫“小汽车”。所以,刚改革开放的市民们要与小轿车合个影,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也是一个向往幸福的体现吧。况且成都人是有与车合影的历史遗风。

攻打阵地难,守住阵地更难。这个道理老柳站长和他的伙计们都是明白人,所以他们是一头忙市场,一头找车辆。

先说找车辆难吧。改革开放刚开始,要找小轿车可不是一般的事儿,好在老柳站长在当时公用局支持下,筹措了一点钱。1980年初接回来了20辆波兰产的进口车菲亚特,这算是第一批,后来不久又接了第二批,是波兰的15辆波罗乃兹,的哥们却叫它是“波斯猫”。

小车站在1980年初接回来的这两批车,都是当时建设部进回来的,分配给全国各地刚诞生的小汽车出租公司的。仅仅为了分车的指标,按老柳站长的话说,他亲自跑北京很多次。当时别个广州的出租公司经济条件好,在北京的现场会上开口就报要100辆车,他不敢报要车数,心头倒是想多要点,因为算下来非常便宜,车价加上关税、运输费等一辆都没有上一万元,而且这批车定为就是专做出租车用。老柳站长在现场不敢报要车数,他手中无钱,结果又风尘仆仆赶回成都,找公用局要钱。钱落实了,又跑到建设部要指标。全国各地的小汽车出租公司都在跑建设部,要指标谈何容易啊。“还是上面领导有办法出了一招,各地按预报的指标都砍一刀。”老柳站长在回忆当年情景时说着。

最后要指标的结果一出来,成都小车站要的指标没有砍。说有原因,我们成都实事求是报的,有多少钱报多少车,没有谎报;还有就是建设部整理材料的有几个四川人,对成都小车站情况了解,还说你们成都人死脑筋,要指标的胆子小得很。

老柳站长这时高兴惨了,手中有了点钱又有了菲亚特和“波斯猫”的指标,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车辆从天津塘沽港接回成都了。(www.daowen.com)

第一批接车是20辆菲亚特,时间已是1981年初。当时老柳站长带一帮人就到了北京。听老柳站长说带人到北京,笔者就疑问,你们不是要到天津接车去,到北京又干什么呢?“所有付款、关税、海运费、杂七杂八的手续费都在北京办,手续齐了才到天津塘沽港接车。”

当接车手续一切妥了之后,一伙人又到哪儿去住宿呢。在今天看来,你下半夜也能“打的”找到你最满意的饭店、酒店的,但那个时代,旅店是非常紧俏的,在北京当时也如此。这时,大伙儿有人呼了一声“邝幺幺”,就找“邝幺幺”,大伙说的其实就是邝桂华。邝桂华当初在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当成都第一“的姐”,时过境迁已经二十年了。老柳站长多少有点她的信息,知道她还没有退休,早没有给宋庆龄副主席开车了,而是在人民大会堂当管理人员。

四川妹子哪能忘了娘家人呢?邝桂华一听家乡人来了,问明了来意,得知了需求,立马忙着找旅馆,最后还是在人民大会堂负一层临时住了一夜。

说清了接车大事后,再回头说说市场吧。本章节开头已说了小车站走市场已创新了两件事,一是创新开辟了“陆地上的渡船”,用小汽车出租来摆渡人们到希望的彼岸;二是打广告,虽然广告了不少的小轿车合影人,但也做到了“小轿车出租”的口口相传;三是什么呢?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小轿车们无论放在哪儿,不知的外地人不敢认,以为是哪个大部门、大厂单位的“官车”。用什么标志告诉世人呢?当时想不到什么顶灯、什么门徽、什么空车灯,最后是有关部门想到了一个办法,用车辆的牌照。小车站开业时,“上海牌”已上了绿底白字的小车牌照,营业了一段时间后,按相关部门的主意,全部换成了白底红字牌照。小车站的伙计们俗称“红牌”。今天一说到成都的出租汽车曾有过“红牌”时代,几乎是百分百地说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确实,笔者写作本书已有半年多了,也还是不知有过“红牌”时代。这是2015年初从老柳站长的采访中才得知的,他说事后他从未再提过此事,也几乎忘记了。说是今天采访他,高兴之余让他忽然想起来了。

“红牌”车一上街,很快就同有关部门的“机关用车”区别开了,倒也醒目,让市民们都知道了这车是用来出租的,客观上也促进了成都改革开放后的小汽车出租的新事物更加融入社会。但后来小车站用的“红牌”照,不知咋的,又被取消了,恢复了原来初上牌照的样子,老柳站长自然也说不清。

市车管所发的“红牌照”被取消了,小车站大伙们的灵气却未取消掉,他们又开始想办法,让自己的“上海牌”与其他的上海牌有区别,他们的说法是“此上海非彼上海”。最后,大伙想出了办法,根据“红牌照”的红色吸引眼球原理,用红色塑料板制作了空车标志,每辆“上海牌”和后来的“菲亚特”都配上一座,在车站、路口、火车站等地路边候客时,就把红色空车标志放置在仪表平台上,乘客透过挡风玻璃可醒目一见。今天,城区的出租汽车电子空车灯的科技含量已非常高了,多种用途和信息功能齐全,但谁能够忘记这原始的“红色空标”呢?它是今天空车灯的鼻祖。

效率是金钱,时间是生命”。这句话在当时的特区深圳已是高高地挂在了街头的大牌,但也悄然无声地影响了小车站的伙计们。老柳站长在每周的职工学习会上,反反复复都在讲一个内容,就是咱们小车站是“认钱不认人”。为了这句话,按老柳站长说,他差点出了错误。他说,不知道哪个单位的一个采购员,经常租用我们的上海牌,每次都是赊账的,后来小车站催他付款,他拿不出来,就拿了张买钢材的支票来抵款,小车站收到支票后也下了账,明白无误的把小车站的应收款收到了。几天后,恰恰是因为小车站收回了应收款才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追责。“别人的支票明明白白注明了是用于钢材款,你们也敢收?”其实,当时的小车站会计也在说,拿来的支票是钢材款,问老柳站长,我们收不收?“咋不收呢,用车给钱,天经地义。”各方领导部门批评了老柳站长不说,有家新闻报纸更是点名“批评”,说老柳是个“认钱不认人”的家伙,说他经常在会上给职工讲,“我们是认钱不认人”,他不出问题才怪,报纸所说的“问题”是指老柳在言论“姓资”。

在某家报纸点名批评老柳站长已有35年后的今天,老柳站长还清楚记得这件“点名”之事。“批评我认钱不认人,我是多次在职工会议上讲过这句话,我是针对我们小车站生产经营上讲的,当时有个别人拿公家的车来做私人交易,有熟人坐车不收钱,关系好的人坐车少收钱,如此等等,那还得了。我讲‘认钱’,找租车生意就是要‘认钱’,凡是坐了车的必须‘认钱’。‘不认人’就是不分亲疏,一视同仁。不是当时那家报纸的上纲上线的那种说法,他们理解我是分不清阶级。”老柳站长在2015年的开春还是讲得清清楚楚,至今还是不服那家报纸的批评,还是坚持认为他当年“认钱不认人”经营思想的正确性。

开业一年多后,老柳站长和伙计们的“认钱不认人”却认来了出租车的市场。出车业务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同时,大概也托了电话号码“升位”的福,外商多了,外地商家多了,外地游客多了,外来会议也有了……这时已可以说,出租站已是响当当的成都出租汽车唯一的第一企,“独撑蓉城的士车天下”。

到1984年小汽车出租站的车辆达到43台,也积累了大量出租汽车经营和管理经验,赢得了乘客和单位用户欢迎,年年超额完成定额指标,人均利税全公共汽车公司第一名,仅此一项,就远远超越20年前的状况。1957年开业时小汽车出租站是百分之百月月亏损,入不敷出。

1984年12月25日,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在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来了个华丽转身——成都首家出租汽车公司成都出租汽车公司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