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牌小轿车出租,猛然登堂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能坐上海牌小轿车,一座城市能有多少人?你上街逛一天,也未必能看见它的影子。
但在成都的1979年秋季某一天,忽然有10辆崭新的上海牌小轿车放在一起,列队整齐,色彩有黑色、浅绿色、冰蓝色、铁灰色,列队就在人们熟之又熟的盐市口,路过的大小货车、自行车、人力三轮车都睁大了眼睛,当时你作为路人看见后,也能平静呼吸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同时,重建成都小汽车出租站的呼声有了,政府也纳入了议程。这时,重建任务再一次落在了成都公共汽车公司的身上。筹建工作是从1978年夏天开始的,筹建的公司名仍然还是叫成都小汽车出租站,筹建出租站的站长叫柳发铸(见图3-24)。
图3-24 左图为1978年恢复成都小汽车出租站的首位站长柳发铸;右图为小汽车出租站开业后几个月1980年2月23日购买的水泥保险柜,现收藏于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被誉称为成都出租交通业“第一保险柜”。
无车保场地、无租车站点、无管理出租车经验,无技术力量,唯一有的就是献身精神和完成重建任务的信心。结果车辆保养场地是在街沿边搭起临时工棚,而且还是出租站人员自己动手。那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呢?按这位新报到的柳站长的说法:“没有!我刚去的时候,办公没有一分钱,当时连一根板凳都没有,更谈不上办公室,我们办公在公共汽车公司四车间的车库后面,一根长板凳是从公共二总站借来用的,我们几个同志坐在板凳上就开始办公了。”还好,车辆由市级相关部门协调从上海购回。选择的租车点又是1952年7月1日成都公共汽车开行第一条线路的盐市口,在当时盐市口邮局正对左侧有一空地,修建了十几个平方米的砖混房,就是响当当的成都小汽车租车站的服务点了。
2015年元月,笔者幸运地找到了柳发铸老站长的家,上门拜访拉家常,也聊他们当时创建小车出租站的往事。在摆龙门阵之际,带去的录音机打开算是有采访之意。老柳站长说:“小车站筹建工作基本上是1978年的7月或8月开始的,我是第四个管理人员去报到的,我去了就让我负责牵头筹建工作,随我去的还有两个小车驾驶员,男的叫毛德明,女的叫刘能英。”接着,老柳站长又说:“1979年上半年,已有10辆上海牌从上海接回成都了,它们是从上海搬上大船运到重庆上岸,再由重庆把车开回来的。”“不是可以把船开到乐山吗,早些年还有把车运到九眼桥上岸的呢?”笔者问道。“运不到乐山了,大船来不了,小船又装不下。”
其实,还有个原因是这条水系的水位下降了。在《成都街巷志》一书中有叙述,1924年成都第一次开行的公共汽车,都是从上海购买运到成都九眼桥上岸。老柳站长还告诉笔者一条从未在文字资料中找到的信息,“我到小车站后,1980年上半年我又亲自去了上海,又买回了20辆上海牌,其实我们小车站只要10辆,那10辆是帮其他单位代买的,还是从上海运到重庆的。当时在上海找船就等了几个月,还是上海小汽车出租站帮了大忙,把车从厂里接出来,又找了大船,上海牌接回成都已是下半年了。”笔者又问,为啥要帮“其他单位”代买上海牌呢?“那时上海牌小轿车好紧俏哦,他们根本拿不到指标。”老柳回答说。
确实,在那个时代上海牌小轿车是异常紧俏的,其中的“紧俏”是因为它有着神秘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似乎又暗示着上海牌小轿车与成都有着某种缘分。
1958年初,一辆奔驰220S(W128)悄然运至上海汽车制造厂,立马被上海几十个有实力的工厂共同进行了“活体解剖”,后来上海汽车制造厂还把这个生产方式叫“大联合”。这辆奔驰220S是德国于1956年3月刚问世的,并首次采用了车身“浮筒式”设计制造,是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人们疑问着,“大联合”为什么把一辆刚进口且如此高端的奔驰220S给解剖了?这个疑问被搞汽车制造的人们听去,就知晓上海汽车制造厂要干什么大事了。这个“大事”就是要解剖一个蓝本,高起点地制造自主品牌的小轿车。
当时,上海并没有大型冲压机和锻造机,所以他们集中了全厂最优秀的板金工,硬是用铁锤和木榔头打造了车身外壳。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刻,上汽厂就犹如一个交响乐的演奏厅了。1958年9月28日,一辆银绿色涂装的上海产轿车诞生了,取名“凤凰”,到1964年2月,“凤凰”又改名为“上海”。截至1979年,共生产出上海牌小轿车1.7万辆,使之一跃成为全国公务车和小汽车出租的主力车型。
成都与上海牌小轿车的“缘分”就暗藏其中:当年上海汽车为创自主品牌“大联合”解剖奔驰220S(W128),其实就是奔驰220a(W180)量产两年后的升级车型。而成都早在1957年创业的小汽车出租站就奇妙地选购了4台奔驰220a。这就好似成都小汽车出租站早知道这种奔驰车会孵化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似的,提前埋下了一个伏笔。(www.daowen.com)
20年后的1979年10月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复业,又有幸采购到了10辆上海牌小轿车。从成都小汽车出租站采购的奔驰220a,到上汽厂解剖奔驰220S诞生了“上海牌”,到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再次选购“上海牌”。那个伏笔续写了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成都也与上海牌小轿车结下了前世今生的缘。
从中也可以看到,崇尚休闲自在、看似节奏缓慢的成都人其实是有着十分超前的意识,只不过这种意识潜藏在骨子里,被表面的悠闲散漫掩盖了而已。数千年来,时序变换,朝代更迭,成都依然保持坚定的存在感从未改变,不能不说与成都人这种骨子里的超前意识有很大关系。这种超前意识总能预知历史的发展方向,并且顺应之,从而使它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扎实。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不再深探。
此刻,再回过头来说,“拿不到指标”的单位们,找小汽车出租站帮买点“上海牌”是多么正常的事了。
小车站正式复业那天是1979年的国庆节,上海牌小轿车摆在盐市口路边,给成都带来的躁动可想而知。当时好多人只敢围观,伸长脖子看,如果你站在远处看他们,他们也是风景。一群群“上海牌”的围观人,穿着只有两种,一是深蓝咔叽中山装,上下一身蓝,另一种就是草绿色的军便装,在当时算是时髦的了。站在人群后面的,总想拥到前面去看,站在前排的人老是后仰用力,怕把他们推倒伤了他永远赔不起的大轿车。本来的小轿车为什么在他们眼里又成了“大轿车”呢?很简单嘛,小轿车太珍贵了,就成了“大轿车”。此刻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还可以乘坐它。漆水光亮的上海牌轿车,又无什么顶灯、什么门徽、什么租价起价标识,总之跟当时大会议的首长车一模一样,所以不敢想也是情理之中。
况且,从来就没有谁知道什么叫“打街”和“打的”的人们,用你“顶灯”“门徽”又有什么用呢。
生产力的脚步不等人,改革开放需要人。成都小汽车出租站这时开业的大气候、大环境跟二十二年前那次开业不同了。不同的是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大环境,但仍有很多相同之处,筹备单位同是成都公共汽车公司,出租车服务站都在市中心区域,车辆都是当时最高档的,当然还是无顶灯、无门徽标识,坚守跺站候客。当然,还是开通了租车专用电话。二十二年前的专用电话是四位数,是1762,这次已升为五位数了,是27748。小车站的租车价跟二十年前也差不多,每公里五角钱,当然指租车的往返价,市郊单程七元五角。市郊是指走出了一环路之外,起价费2元坐4公里,也不像现在的出租汽车分白天价格和晚上价格。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忘记办,是小车站很快就买了一件很重的东西,就是水泥制造的保险柜,这个保险柜可算是成都出租行业的第一保险柜了。
前面已说了,“正式开业是1979年国庆节”,或许有人问:“那还有非正式开业?”回答这个问题,这就不得不说说随老柳站长一起到小车站的驾驶员毛德明了。这位驾驶员跟着他的领导忙上忙下已近一年,每辆“上海牌”都让他兴奋不已,一想到他将驾驶着“上海牌”上街拉客,那是多么“得意忘形”的事哟。
就是他的这个“兴奋不已”,擅改了成都小汽车出租站的开业时间。他明明知道10月1日是小车站的开业时间,却瞒着大家,居然在9月29日那天上午,为了社会主义的“多拉快跑”,擅自开着“上海牌”跑到火车北站去拉客了,还挣了一笔钱交回了小车站,逼得老柳站长又气又欢喜地只有对外宣传说,9月29日是小车站的试营业时间。
毛德明兴奋的“擅自”和老柳站长机灵的“试营”,竟然“合谋”诞生了成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的哥”。这个“第一的哥”当然就是毛德明,货真价实,载入的士史册,但他俩当时并不知,他们创造了这个“第一”!
为了这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件,笔者在2014年深秋采访老柳站长时,曾请求他为此事写点儿什么。事后不久,老柳站长于2014年11月10日写了篇“成都第二次开行出租汽车”的短文。此文虽短但信息量大,非常珍贵,他写明了当时成都小汽车出租的车辆品牌和数量、时任的书记和站长以及小汽车出租的营运方式,同时也再一次写明了“第一的哥毛德明”是于1979年9月29日开出第一辆上海牌轿车在火车北站上客营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