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念头写蓉城的士沿革之初,我就开始试着问了各种年龄结构的人:“成都是好久有了出租汽车的?”“八十年代吧!”这种回答大概占据了90%以上,少有说是七十年代末。能说到是七十年代末的,已是很敏感城市交通方面的人,才能如此知晓。因为确有那么10辆上海牌轿车在那个时期候等街头,待人租用。
那成都的出租汽车的首现,就是这10辆上海牌轿车出租街头的时代?笔者于1988年写了一篇短文《蓉城的士》,并发表于《成都日报》1988年3月15日的文艺副刊。
该文说的是成都的出租汽车首现于1957年5月1日,是很热烈的五一劳动节。那时还不叫出租汽车,而称之为“小汽车出租”,所以成立的单位又叫“成都小汽车出租站”。1957年3月,成都市政府从特种资金款项中拨出20万元,交由成都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小汽车出租站,筹备了九辆营运汽车,其中有新购奔驰牌轿车4辆,英国兰特洛瓦旅行车2辆,这6辆车是全新的,二手福特、道奇和雪佛兰轿车各1辆,并如期于当年五一劳动节开始营业。成都从来就没有较规模化营运过小汽车出租的经验,所以当时也叫试营业,试营业也有运价:奔驰牌新轿车每千米5角5分,其余旧轿车每千米5角,旅行车每千米7角。出租站有老司机3人,从市劳动局调来的新学员10人,行政人员4人,共17人作业。小汽车出租试开两个月后作了统计,已出车230台次,行驶里程5000千米,载人与空驶里程为3∶2,就是说空驶里程高达40%,挣回的营收2500元。两个月里的租车户多为私人,单位使用较少,一般为机关干部、医生、教授,还有特殊需求的病人、产妇、节日期间则有组合乘坐的市民,以感受坐小轿车的滋味;还搭载过一次外宾到峨眉山往返400多千米,共收费183.6元,是按规定打了九折后的价格。(见图3-9)
图3-9 1957年成都市大街上的奔驰牌出租汽车。当时与高档轿车合影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
笔者今天又找到了更加翔实的资料。资料显示,当时分管市长十分关心城市公交和出租事业的发展规划,指示市公用局曹惠文和朱自明牵头,在公共汽车公司抽调一批人员,派易冰、朱茂才分当小汽车出租站筹备的正副站长,市公用局全继钦负责搞基建,站址选在成都西城区后子门实验小学北侧临街修建了一个停车场和一幢两层的办公楼,并实行边生产边建站原则。后来易冰调离后,又派老红军吕振帮任站长。车辆用拨款购了新的四辆奔驰轿车和英国兰特洛瓦旅行车,同时又调入由抗美援朝后精简的雪佛兰和福特车,再后规模达到三十辆。
当时单位用车多是市机关和附近县政府等单位的长期包租为主,有时车辆也远跑到西藏拉萨,近的在周边区县跑。
图3-10 1957年7月25日腊纸刻版油印的《小汽车出租暂行办法》,是成都市第一部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那时的小汽车出租从来不知什么叫“打街”,那是多么不敢想象的奢侈,所以,出租站把服务租车点设在后子门“候租”,租车专用电话那个时候是四位数1762。两个月来的租车业务大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电话预定占了70%以上,有小部分是用户到后子门租车站现场约定。
两个月来的租车业务虽不太理想,但出租站行政人员同大家也在想办法,总结经验,并在上级指导下,于1957年7月25日出台了《小汽车出租暂行办法》,该办法共有七条相关内容。可他们当时哪里知道,总结经验、共想办法的《暂行办法》,它可是成都出租汽车划时代的第一部管理办法。《办法》首先明确了小汽车出租的指导思想和服务对象;其次是明确了租车价格,开天辟地地制定了租车的起步价,以2公里起码为基价,按不同车型加收空驶费,夜间10点后增加5%的附加费;第三是明确乘坐人员的限制和乘车的行李违禁品种类等等。(见图3-10)
小车站的租车业务不太吸引人们,但出租的奔驰220a(W180)的样子倒是非常吸引人。吸引了什么呢?照相!奔驰车成了成都川西民居特色街上的模特儿,无论它停候在后子门租车站,还是在街头巷尾送客候车之时,只要有稍长时间的停靠,就会有三五成群的来人,悄悄靠近与之合影,好不幸运,好不兴奋。确实也当这样,在20世纪50年代的老成都的老民居街道中的奔驰轿车,是多么耀眼和奢侈哟。
图3-1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照相馆
其实,早在民国初期,城里富庶的居民们就悄然兴起了跟小轿车合影留念的时尚之举。有钱拥有的或有条件能靠近小轿车的,都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同小轿车合个影。虽当时仅有黑白照片,但也同样能看到小轿车油亮的漆水,所以照片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些合影人最爱选择的是高档车型,如奔驰、福特、雪佛兰、奥斯汀等。没什么钱的街道小市民也想跟时尚,所以,小照相馆就用硬纸板剪画一辆时髦的小轿车,放置在照相人的跟前,只需你一伸头出来,“咔嚓”一声,就有一张坐在小轿车里的照片了,好不时尚!
后来,这种惯性非常大,一直滑向了解放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照相馆仍有小轿车的照相道具,只不过品牌变化了,总是把当时最时髦和人们见了最红眼的小轿车制成道具,其中就是“国车”红旗牌,所以照相馆生意颇好(见图3-11),这些老照片在今天看来很是“行为艺术”,但同时也留存了当时的人文习惯,与小轿车照相,不管是真车还是假车,都比大自然的风光合影更加“风光”。
小乡镇上的百姓和三线建设的山区工厂职工又该咋办呢?“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就同当时最先进的“解放”大货车合影。大货车也是车,自己总有机会“与车合影”,照片上留下的是自己没有落伍的形象。找不到大车的有些人,甚至有跟拖拉机合影,跟自行车合影,当时的心坎上也是甜蜜的。甚至小朋友们也要学大人,城里小朋友照小轿车,山里的小朋友就照大货车,你看他们是多么开心的样子(见图3-12)。
“与车合影”的现象,背后说明什么呢?“与车照相”不仅仅是爱车爱时尚,更揭示生产力总是在人的灵魂深处流淌着,他们渴望着现代化的未来……
1958年,小汽车出租站在他们的《暂行办法》下仍努力地运转着,就是在“大炼钢铁”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脱岗”。无论男女司机,白天要出车,晚上去炼钢铁,女驾驶员也常帮着捶炭块。那时他们工作生活虽很累,但也兴致高涨,还有最让他们这个小汽车出租站深感自豪的有两件事,一是他们还为当年著名的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服了务,驾驶着爱车,在成都西郊的金牛坝招待所进进出出,那感觉就别提了。二是他们团队里有了位巾帼英雄般的人物,就是邝桂华,她可算是成都“第一的姐”了。她是成都解放后培养的第一批女驾驶员之一,并于1957年国际三八节前一天毕业,并在当天照了毕业纪念照。当时毕业的有四位女驾驶员,邝桂华被分配到成都小汽车出租站开车,其他三位分别叫周慧群、李宗美、吴桂蓉,被分配去开公共汽车。(见图3-13)
图3-12 与大货车合影(www.daowen.com)
图3-13 前排右一为邝桂华。她于1957年5月1日驾驶成都市第一辆奔驰牌出租汽车上街营业,1958年曾驾车为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服务,后被调往北京担任了十五年国家副主席宋庆龄的司机,被称为成都“第一的姐”。
四位女驾驶员不仅成了当时成都“妇女半边天”的大新闻,更是第一批怀揣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厅成都车辆监理所发放的“白本本”驾照的妇女。说到这几位女驾驶员的“白本本”,好些人以为是实习执照呢,回答则是否定的。成都五十年代的汽车驾驶执照是按全国标准制作的,一律用米白色硬纸板特制,其证内页码多,填写信息量也非常大,且包括了驾驶执照持有人每年每月的安全行驶里程和审核人的监章(见图3-14)。到了20世纪80年代,正式驾驶员的执照才演变成了“红本本”,而“白本本”呢,成了实习执照。
邝桂华人品好,驾驶技术好,当然样子也好,出租站的同志们还给她取了个好听靓丽的绰号,叫她“邝幺幺”,有四川妹子之美的意思。她开车不久,被选调到北京,当了当时国家副主席宋庆龄的驾驶员。在那时候进北京,在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甭提多么自豪了。
小汽车出租站辛辛苦苦地碾过了1958年,但他们感到缺少的还是载客的生意。期间,大凡租过车的乘客都称满意,服务态度好,出租站也试行了降价“薄利多销”,但也无明显改善,回天无力。其实就是市场,只是当年还不懂得什么叫市场。虽然有了可出租的车,又有了可操作的《暂行办法》,油料供应紧张又雪上加霜,开业1年半后,终于在1959年初停业了。
如果我们设计一份成都出租汽车首现年代调查单选表,选项①为1984年;选项②为1979年;选项③为1957年;选项④为1926年。前面笔者已说过,近两年有心调查,选择①的已占90%以上,选择②的接近10%,选择③和④的,没有人提答。在约30年前,我选择了③,并写了《蓉城的士》短文。但今天我选择了④,不是有什么新发现,倒是历史上的蓉城出租汽车或曰小汽车出租,在那个时刻出现了,只是只有一辆车,只是它昙花一现。那辆车是非常著名的出租用车叫奥斯汀。
图3-14 20世纪50年代成都汽车驾驶员执照
民国十四年(1925),全长50多公里的成灌马路勉强建成,同时成都的第一家汽车客运公司——成灌马路长途汽车公司成立,属官商合办企业,在成都西门乡农市也建了起点站。公司车辆从上海购回九辆车,英制奥斯汀小汽车一辆,美制小型福特厢式汽车8辆,并于1926年元旦开业运行。在《成都街巷志》中有段记叙文字:“从成都开出了一辆从上海买回来的旧的奥斯汀小轿车。既无车厢,也无座椅,是在帐篷中用木桩木板绑扎成的座位,因为路况与车况都实在太差,所以整整开了两天才到灌县。”。
这段描述第一辆到成都来营运的小汽车奥斯汀,非常生动幽默。这并不全是奥斯汀的质量问题,而是因为从上海运回来的是二手货,哪能胜任路况极差的成灌马路呢!这辆车或许恰恰就是“中国式奥斯汀”吧。“由奥斯汀所产的271台车,其中的196台出售给了伦敦通用汽车公司,通用公司取用了奥斯汀的底盘,仍然采用11.4马力老款雪铁龙车体,因为通用公司认为购买奥斯汀1214比生产雪铁龙车更为合适。但是此车身并不合适,他们的驾驶员给这个奇怪的车身取了个绰号‘中国式奥斯汀’。因为他们知道中国进口的中西文化元素混合的奥斯汀在英国人的眼中是多么的古怪。”这段文字摘自英国克劳伍德印刷社2005年出版的《LONDON TAXIS》一书(见图3-15)。
其实奥斯汀小汽车非常著名,几乎是英国经典出租汽车的形象代表。《LONDON TAXIS》是这样描述的:“20世纪20年代出租车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是奥斯汀出租车的问世,并开始席卷整个出租车市场。”
图3-15 英国克劳伍德印刷社2005年出版的《LONDON TAXIS》
从1921年开始,奥斯汀凭借其坚固可靠的底盘在市场上很成功,到本世纪,它依然是出租车的形象代言人。所以,选择奥斯汀品牌出租车跑成灌线是没有什么误判的。当时,西门“车码头”有大量长途黄包车跑灌县,年轻力强的车夫是一天打来回,所以用奥斯汀跑这条长途“熟线”应当是租车生意不错,只是路不平,旧车也不争气。
1938年,成灌马路仍然是长途黄包车爱跑的热线。他们仍然是一天打一个来回,价格大都知道,只是遇上天气不好时,议价要高百分之二十左右。从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馆收藏的灌县“都江电厂”报销乘坐此线人力车费的单据上,明明白白可读到:乘人力车两次成都至灌县往返是每次300万法币,有一次是400万法币。
成都的这个第一辆“奥斯汀”跑成灌线,用的车型是奥斯汀1214标准款,从此款开始,奥斯汀出租车款近百年来,始终在开发新款,较典型的有:1930年金属车身的奥斯汀1214HL;1933年又出1214TT;到二战爆发前有了“闪电侠”;战后又诞生了FX3,此款被认为世界经典出租车型;以后又有FX3S,1958年,奥斯汀FX4取代FX3,并统治伦敦出租车市场38年;1982年FX4R出品,并把传统的“供出租”的车型,完全打造成了并标志为一个国际化的词“出租车”;1997年,再出奥斯汀TX1、TX2、TX4……
当我们了解奥斯汀这位出租车国王时,才肃然起敬。
英制奥斯汀出租车品牌,除1925年来成都这辆二手货外,早在1921年就大量出现在上海出租车市场。在上海称其“出差汽车”,当时上海“出差汽车”主要用英制奥斯汀和美制的福特车。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首都汽车三厂(现在北京北汽出租汽车集团公司)于50年代进口并使用了奥斯汀出租车,还将奥斯汀、胜利20、水捷克、旱捷克一批出租车交由新分配的30位年轻女司机驾驶,其中有位女司机叫董富贵,她在爱车奥斯汀车门前留影,对奥斯汀是百般呵护。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新奥斯汀TX4有100辆来到北京上路。
成都两度呈现的出租汽车都未成业。确实那时也没好的大气候,消费还没有构成市场,再加之多种不利因素,所以不能成业也是正常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