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三轮老是生不逢“机”,总是被人力车和汽车“卡”或曰“挤”在中间,动弹不得。
从运价上讲,由于要使用石化燃料,所以比人力的贵,好多人不乐意了;从舒适上讲,远不及出租汽车,速度也慢些,况且也拿不上台面;从驾驶员角度上讲,成天都在尾气之中,噪声扰得人情绪也好不到哪里去,社会整治排放,它又首当其冲。
机动三轮车在成都市区共有过两次出现,但都时间不长。市场总是把它放在边缘,真是机动三轮不咋“的”,当然就成了机动三轮“不机动了”。
成都第一次出现机动三轮客车是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在这之前的民国三十六年秋,四川军人张云鹏、邓西初、张向农等组成四川退役军官合资组建了“快利机动三轮有限公司”,其车源是利用废旧的二轮或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还有废弃的飞机零部件,交由当时的捷成机械厂改装成机动三轮客车,每辆乘人6位,共改有10辆,并于次年三月开张,专跑成都至新都之间的载客业务。当时生意不错。其实这条线乘客出行量大,早已是长途黄包车的挣钱热线。机动三轮车一出现,客源充足,其车速确实快了许多,加之当时也不懂什么“排放”和“噪音”,所以开张的机动三轮车倒也机动得很。
生意好了,当然就是增加车辆。快利公司正在日夜兼程赶工期,再次改装60辆机动三轮车,跃跃欲试,大干一场。然而“快利”忽视了多年来的“风光的士黄包车”,正当机动三轮车热头之时,一盆冷水泼来,成都县人力车工会的北部分会出手了,一时上街拦车,让你机动变“不机动”,甚至出手发生冲突,明说你机动车抢了人力车的生意,让人无法活了。后来闹到法院,其结果早已预见。人力车尤其是长途车这边,人多大如“西瓜”,你机动车无非就是一颗“芝麻”。
光阴荏苒,当机动三轮车再次出现于成都之时,已是20年以后了。文革初期的1969年,当时的成都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三轮车管理站共买回了34辆机动三轮,其品牌也很“文革”化,即是上海产的红卫250K型机动三轮客车,并于当年投入市区营运。这次投入的机动三轮比20年前的正规得多,是属封闭型的,能遮风挡雨,跟人力车一样,只有两人座位,其形似杂草中的甲虫,所以俗称“小爬虫”。
次年三轮车东西两站又购回济南产轻骑15型摩托车发动机,改装在人力三轮车身上,想是增加了机动三轮车总量,又减少了人力三轮的总量,一举两得。
笔者在写作这个章节时,却天作机缘般地采访到了成都的资深市民且已身为企业高管的建国先生。建国先生谈吐诙谐,学识丰饶。他答应笔者请求,写了篇权当采访的千字短文,叫“电抱鸡儿梦幻曲”。在文中,他娓娓叙述了心中曾爱之入骨的“电抱鸡儿”,即红卫250K型机动三轮车。(www.daowen.com)
那是“文革”之初,建国先生刚十来岁,对成都街上忽有的机动三轮车情有独钟,当然他当时并不关心此车是什么型号,只是对其三轮车的机械性和发动机的声音尤感有趣,每当在院里听到“卟卟”的机动三轮车来到小街,便同小伙伴们奔出大院,将之围观,还说有同伴甚至凑过去闻发动机的尾气,连连说道好闻。那时的机动三轮车,跟他常常接触到的人力三轮车有很大区别,怎么不拨动小小少年的心弦呢。
建国先生在短文中所说的“电抱鸡儿”,指的就是红卫250K型机动三轮车。当时河南人用电加热升温孵化器,孵出了大量小鸡,所以,由电“抱出的小鸡”,即“电抱鸡儿”,再把此名称移植在当时成都街头上机动三轮车身上。这是多么幽默的想象啊!那么,在街上驾驶“电抱鸡儿”的人呢?无疑就是建国先生心中的偶像,他想象未来自己是那个驾驶员将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其实,建国先生对机动三轮车有超高的敏感度,是有其内在因素的。他至爱的养父,在他少年时就是一位人力三轮车驾驶员,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位黄包车车夫,在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安排转岗去川藏公路当产业工人,后因回成都结了婚又重操旧业,当上了人力三轮车驾驶员。那时,成都的人力三轮车驾驶员有股风气,那就是争做好人好事和争当先进生产者。其实,三轮车驾驶员也很吃苦耐劳。仲夏,用体力的驾驶员是汗如雨下;隆冬呢,风寒中的双手长满冻疮。或许,就是这股“风气”影响了建国先生,当然,建国先生也升了格调,就异常地向往机动三轮车。
1973年初,或许成都三轮管理所感应到类似建国先生们的期盼,又从济南购回轻骑15型全新机动三轮车40辆投放市区。随后,“三管站”陆续在闹市区设立售票处,其点位有盐市口、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东站、西门汽车站、南门汽车站、青羊宫汽车站、川医门诊部、红旗剧场、南郊公园。从购车和售票点设置,大都针对外地来蓉的流动人口,方便异地人出行。
但运行以来,不尽如人意,生不逢时。那还是“文革”时期,出行人自带行李大包小袋,“小爬虫”是让行李“爬”不进去,乘客坐其也无法观光,黑不溜秋的帆布篷让人如坐禁闭,哪能像人力三轮车,包裹可挂于车后,乘客感觉良好,正如《成都掌故》第二集对人力三轮车乘感的描述:“三轮车分机动、人力两种。人力三轮车随处可见,非常方便,且座位舒适、空气流通,便于浏览街景,颇为外宾喜爱。”
“小爬虫”不但坐感不好,收费也“不好”,让人感到比人力的贵了许多。“小爬虫”要拿钱买油,也理所当然运价贵,但谁又理解呢?再当机动三轮跑上两年后,时常抛锚路上,噪声更加大,时见其尾部黑烟直冒,让人感到污染严重。看来“挤”在中间的机动三轮车啊,确实难以“机动”了。
既然你“小爬虫”不是“益虫”,被逐出市场是理所当然的了。到1985年,这些“虫子”大都被卖到了区、县市场。而行业管理也鼓励经营机动三轮的企业放弃高排放的车辆,引导企业转入了出租汽车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