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的士的演变历程:从轿子、马车、黄包车到汽车

的士的演变历程:从轿子、马车、黄包车到汽车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54年,英国伦敦又设立了史上第一个出租马车管制法规,驾驶出租马车成为需要许可的职业。这辆单马双轮轻便车具备了“的士”的要素和特征。因此,它是欧洲“的士”的雏形。再进一步说,就是“的士”了。传统的营运轿子,与今天的出租汽车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其外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功能、属性并无根本性的改变,它们之间好似前世与今生。从最早的营运轿子到现在的出租汽车,我们成都人“打的”的历史已有两百余年了。

的士的演变历程:从轿子、马车、黄包车到汽车

提到“的士”,人们通常会想到大街小巷里穿行的出租汽车,会固化为英语“TAXI”的音译。这是人们对现代的士的认识。其实,的士是一个久远的行当,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

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士”的概念,即什么是“的士”?

“的士”是一种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一并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

当下的出租汽车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交通运输服务方式,因此,它是现代的士,是的士运输服务工具发展的较高级形式。未来,或许还有飞机的士等更高级的形式出现。就在2016年8月,新浪财经发了一条信息:“据CNBC报道,欧洲空客正在开发一款空中无人机驾驶出租车,乘客可通过智能手机‘打飞的’,空客表示,最早可能明年底推出首辆原型机并进行测试。全球对空中出租车的需求将达到数百万辆,预计最快将在10年内推向市场。”这条信息再次证明,的士的工具总是随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而改进和提高的,这就注定了其要素之一——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以满足租乘人(也就是消费者)对安全、快捷、舒适的需求。但它的服务方式和本质的东西却是一以贯之、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英国的出租马车开始是单车双轮双座的,于1625年在英国伦敦出现,这种出租马车,据载是历史上最早的组织化营运城市道路出租交通方式。1654年,英国伦敦又设立了史上第一个出租马车管制法规,驾驶出租马车成为需要许可的职业。这就是伦敦出租马车风行一时的基础,并在19世纪下叶成为伦敦“街头之王”。在英国伦敦,如果一个富有的英国人想进行一次短途旅游,他往往会雇用一辆单马双轮轻便车(cabriolet)。这辆单马双轮轻便车具备了“的士”的要素和特征。因此,它是欧洲“的士”的雏形。到了19世纪,用于出租的马车种类更加多样,人们开始用这个单词的缩略形式“cab”,来指城镇中专供出租的双轮、四轮大型马车,今天我们常说的搭乘出租汽车(catching a cab)也是由此而生的。可见,现代的“的士”在词义上与传统“的士”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在成都,嘉庆年间出现了一种营运轿子,供人们出行时租乘,其在生存和发展进入较成熟期时,它们又分离成两种,一是在城区生存的街轿,另一种就是以直达式、打兑式、中转式为生存基础的长途轿子。这种两百年前出现的营运轿子,细看细想,不仅在功能上与目前的出租汽车相同,在样貌上也仿佛同成都今天街头的各式出租汽车犹如亲祖孙一般。

轿子的中间部分是轿厢,前后两人用肩头抬着走,轿夫长腿行走如飞。如果用抽象思维方式看,它不就是人力轿车吗?这辆“人力轿车”如果在街上拉客营运,它当然就是“营运人力轿车”了。再进一步说,就是“的士”了。我们今天的出租汽车都是用了小轿车,其中间部分一定是叫“车厢”,幸运的已不是两人在抬这个车厢,而是两组车轮子在“抬”,驱动车厢行走的动力是石化燃料电力而不是人力了。其实,我们今天常叫小轿车中间的那个“轿”,就是轿子的那个“轿”。所以,把成都两百年前营运轿子喻为“人力轿车”,与今天的燃油出租小轿车相比一下,它们的大功能没有什么异样。

据一个朋友叙述,在今天的山东省烟台地区牟平一带,上了年纪的人还习惯将小汽车称作“轿子”。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回乡的人开了小汽车进村,乡亲们都会羡慕地说,某某家儿子真有能耐,开了辆“轿子”回来!若是坐着小汽车出门,他们也会说坐“轿子”走。

乡民竟然把小汽车叫“轿子”,时光有了穿越感,漫长的历史瞬间压缩了,数千年数百年犹如昨天!

从人们日常的称谓和构造上都可见,“轿子”在民间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传统的营运轿子,与今天的出租汽车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其外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功能、属性并无根本性的改变,它们之间好似前世与今生。毫无疑问,两百年前用来营运的“街轿”就是我们城市今天的“的士”。(www.daowen.com)

“的士”这个伟大名词的衍生和风行全世界,就把这个运输服务方式的社会交易都归结或搜罗于此名词之下。由此,除现在被乘客广泛使用的出租汽车外,欧美之前的双轮马车、四轮马车,成都清嘉庆时期以来的营运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等,都归属于的士的范畴,它们都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都具备的士的属性。在成都,有家叫四川梦工坊蜀绣公司创作了一幅九米长的蜀绣长卷,其画面内容是清代时期古城老街的人文风情,集中地表现了穿梭于风情老街的各种出租交通工具,有市井街轿、四轮马车、黄包车和客运鸡公车(见图1-1)。这幅画卷也恰恰生动体现了晚清时期成都“的士们”的悠然状态。

在今天,只是我们较普遍地把的士出现定位于1906年,原因在于当时出现的安装了能精确地计算出乘坐人当次出行需支付的消费金额的“计程器”,认为这才是的士的前世。其实这种“计程器”只是较之以前的议价、提前约定价格而更加精确、更先进而已,但这种先进性并没有改变之前国内外历代城镇出租交通工具服务的本质。

今天,我们早已习之为常的所谓“打的”就是消费者消费“的士”这种服务方式。然而,这个词语并不是现代汉语中本来就有的词语,而是源于粤方言。出租汽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香港地区较早出现,于是粤方言也就相应地有了“搭的士”的说法。随后,这一新事物也传入内地,成为社会生活的需要,“搭的士”的说法也一并传播到了内地,不过却传成了“打的士”。那么这“搭”和“打”的一字之差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与“搭”“打”的音译有关,后来内地生活的不断加快,推动用词再度简化,就成“打的”了。在成都,通常人们以为出租汽车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其历史只有短短三十余年。其实不然。从最早的营运轿子到现在的出租汽车,我们成都人“打的”的历史已有两百余年了。

图1-1 清代古城老街风情
(四川梦工坊蜀绣有限公司创作。本书图片若无特别说明,均由蓉城的士博物馆提供。)

再说“TAXI”。感谢人们概括和提炼出这个伟大名字,虽然这个名字的诞生远远落后于“的士”这个出租运输方式的诞生。

“TAXI”是“的士”的英语表达形式,它的出处也有渊源。19世纪晚期,有人发明了可自动测量车辆实际行驶距离的计程器(taximeter),并在1906年将这种计程器应用于出租汽车上,使之能精确计算出乘坐人搭乘过程应支付的金额。正是由于计程器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提高了运行速度,而且较之以前的议价、提前约定价格而更加精确、先进,极大地方便了司、乘双方,出租汽车很快就被人们称作taxicab,简称TAXI,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计价器的诞生成了出租汽车市场的催化剂,使出租汽车业一改过去的冷清,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变得繁荣昌盛。现在港澳的出租汽车统称为计程车,沿用的还是计程器的本义。

那么,是不是计程器诞生后,就诞生了的士呢?回答是否定的!“的士”这个名词是在这种服务方式运行的过程中诞生的。其实,计程车中国古代早有,是针对道路的测距之用,并非新玩意,早在汉末魏晋时期就出现过,当时叫“记里鼓车”。记里就是“计量路的里程”。鼓车分上下两层,下层设一鼓,上层设一钟。车上有个小木人,头戴峨冠,身穿锦袍,享坐车上,车走10里,小木人击鼓一次,当击鼓10次,就击钟1次。

在宋代有个叫卢道隆的人,他也制造过有两个轮子的记里鼓车,由6个齿轮系统组成。车轮转动时,齿轮系统就随之运动,车轮向前转动100圈即前进了600米,为当时的一里路,这时车上中平轮刚好转一周,轮上有一凸轮作拨子,拨动车上木人手臂,使木人击鼓1次。车上还有上平轮,中平轮转10周,上平轮转1周,上平轮转1周则拨动木人,击钟1次,测路人知晓已行路10里。此时的计程车只是用于道路计程,不能称为“的士”。1906年,“计程器”在出租交通运输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只是使的士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从过去的议价、提前约价,进化到精确计价是“的士”演变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的士”的诞生日。

弄清了关于“的士”的这些问题,广大读者就会更轻松地阅读本书。因为本书所讲述的正是百余年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士的故事,所要考证的也正是成都的城镇出租交通业百年的历史演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