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轿子到共享单车:未来的士之路

从轿子到共享单车:未来的士之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新泉张建厚积薄发而成的《从清朝开来的“的士”》一书即将付梓,嘱我作序。这一界定把的士的历史延长了一百余年,作者即以成都这一特定地域为中心,对该行业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从轿子写到大奔,从清朝写到当下,是目前为止关于的士行业第一部悉心的通史性的论述。陈鸿义以不识字为由,不敢从命,称本人只能从事轿行之事。只有还原,才能达成谅解。

张新泉

(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张建厚积薄发而成的《从清朝开来的“的士”》一书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此书所涉及的领域,我本无深入研究,然而盛情难却,在这里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儿读后感。

看到这个书名,大多数读者一定会首先发出疑问:的士不是现代才有的吗?而且“的”和“士”两个字放一起组成一个词,不符合汉语本身的习惯,显然是翻译外来词,怎么会从清朝开来呢?原来,作者所谓的“的士”,是一个宽泛的功能性概念,这种功能就是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照着这个界定,欧美历史上的双轮马车、四轮马车,清朝嘉庆以来的营运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等,都归属于的士的范畴,而当下颇为热闹的共享单车,也正是的士的延续。

这一界定把的士的历史延长了一百余年,作者即以成都这一特定地域为中心,对该行业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从轿子写到大奔,从清朝写到当下,是目前为止关于的士行业第一部悉心的通史性的论述。张建多年来勤力搜集相关资料,做了大量口述史,对的士史如痴如醉,终于汇成此作。我相信,对的士的研究,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成熟。(www.daowen.com)

我这里想详细介绍书中的一则故事。清朝咸丰年间,有位王四赴滇新官履职,在重庆雇了轿夫陈鸿义。沿途中王四见陈鸿义为人忠实,抵滇后便借陈鸿义返渝之便,要其携带银两,代为偿还他沿途所借欠的费用。事后,王四派人沿途核实借欠费用是否清还到位,结果分毫不差,于是特招其到滇做官。陈鸿义以不识字为由,不敢从命,称本人只能从事轿行之事。王四成人之美,安排他在昆明开了一家轿行,主要业务就是客运货运、送信。经营几年后,又在成都东大街、重庆南口门、贵阳小关等地开店,其经营方式,即品牌复制和连销店,以扩大其经营范围,广揽顾客和业务,就地组织运力,并在各主要路线沿途城镇,以自设或特约方式设立了轿子的“分行”或“分铺”。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一个关于行业品质的故事。走进当下的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所催生的网约车,甚至最近出现的共享单车,都在改变的士行业的格局,行业大改革已迫在眉睫,然而人们对服务品质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对人之为人的那些优秀德性依然是充满期待的。的士行业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服务方式,固然不会随时代变迁而过时,共享单车等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会继续书写的士的行业传奇,而这个行业所展现的奋斗历程和优秀德性,更是一直会给后人带去精神鼓舞。

书中还讲了的士行业很多鲜为人知的有趣掌故,比如从1926年成都出现小汽车出租,到1984年12月,出租车在大街小巷是难以识别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统一着装。后来先是统一着红装,然后演变为“绿装”和“蓝装”。如此等等。这一个个掌故,看似零散,合在一起看,就庶几还原了的士百余年来的生存状态和的士行业的演变历程。在的士行业面临大转型大改革的今天,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从业者们提供一些变化的思路;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各行各业都能有一本像这样的通史,让行业外的人有一个体会和聆听该行业的情感、法则和故事的窗口,通过这种体会,各行各业的人相互间才会有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感受力,是人类最简单的智慧,也就是儒家讲的“仁”。对别人如此做事进行还原叙事,这就叫“原”。原谅的“原”本意就是回到它开始的状态。只有还原,才能达成谅解。对他人的不周到多一些原谅,少一些责备,人际关系自然更加和谐。我更看重这本书在这一方面的典范意义。

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