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紫南村是佛山禅城区南庄镇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1992~2004年,本该是珠三角集体经济腾飞的年代,但紫南村村民每个人加起来的分红,只有1720元。2005~2007年,因为经济分红的问题,紫南村民去市里上访超过16次,紫南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改变发生在2007年。这一年,南庄镇相关负责人“三顾茅庐”,邀请在贵州经商多年的潘柱升回到家乡担任村支部书记。
潘柱升本是紫南村人,早年离开家乡前往贵州,在贵阳创办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家具专业市场、蔬菜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带动了当地家居业、农副业的大发展、大流通。
当问及潘柱升为何做出回到家乡的决定时,他说:“我是一名企业家,我有选择职业的权力,但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当地方、特别是生我养我的村庄需要我时,我必须履行一名党员的职责。”
潘柱升深知紫南村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跟村民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让村民从骨子里信服,而不是靠手中的权力迫使他们屈服。”(www.daowen.com)
紫南村原来是村党支部,2015年改为村党委。不管名称怎么变,潘柱升抓班子建设的要求和力度没有变。为使大家信服,潘柱升首先对自己提出了“四不”要求:不在村里租一寸土地、不在村里办一个企业、不拿一分钱工资、不在村委会安排一个亲戚,这为潘柱升赢得了一定威信。同时,紫南村注重加强党员管理,实行党员承诺制和台账管理制。认真抓好党课教育,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意从高校毕业生和年轻人中发展新党员,不断优化党员知识和年龄结构。认真开展党员评议工作,表彰优秀党员,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十年来累计处置不合格党员13名,在党员中产生了强烈的激励和鞭策效应。
“两委”成员还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自治法》及广东省实施办法,建立了一套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施细则,先后建立57项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让村“两委”成员接受村民的监督。“两委”成员带头自觉遵守各项村规民约和管理制度,不牟取制度规定以外的利益。实行重大事项集中讨论,形成决议后,分情况交村委会、村民代表与党员会议、村民大会民主决策;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提醒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
面对改革深化、社会转型、新旧矛盾叠加的新形势,村“两委”成员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国家法律和紫南实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现实矛盾,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进展。通过邀请各方面人士召开30多次座谈会,制定了《紫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历时三个月,以“全民公决”的形式,在禅城区乃至佛山市率先解决了多年想解决但一直未解决的股权固化问题,之后又创造性地相继解决了村民乱建房屋、私房出租、禁养畜禽等一系列难题,为农村深化改革、健全城郊村管理摸索了成功经验。
如今,对于原来是紫南村户口,由于读书、务工等原因迁出户口,后又重新迁回的村民只要先交上一部分钱入股,第二年就可以与村民一起享受分红。而这部分交上来的入股钱,则平分给老股东。这样一来,原来的股东在分红中多得到了一部分钱,重新迁回户口的村民即可重新享受到分红,双方都得到了利益保障,股权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