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念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传统观念中,厕所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实际上厕所是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厕是否方便的大事。在某种意义上讲,公共厕所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管理能力,是人们观察了解一个地方的一个窗口。
厕所是“天大的小事”,它是生活的基本配置,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与标志,更是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一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一生约有三年时间是在厕所里度过的。正因为厕所如此重要,这个过去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话题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紫南人八年前就将厕所问题提上了环境提升改造和美丽村居建设的重要位置,并积极行动,八年来进行了三次“厕所革命”。
紫南村原有的公共厕所都建在河涌和水塘之上,粪便直接入水,既产生臭味、污染水质,又有碍观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紫南这个城郊村大有融入城市之势。村“两委”班子清醒地看到公厕的现状与城市化的大趋势格格不入,改进势在必行。于是,他们顺势而为,于2010年提出了“厕所上岸”的要求,开展了第一次“厕所革命”。他们以资金补助的奖励办法激发各村民小组的积极性,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有18所公厕建成上岸,实现了公厕水冲和无害化处理,使河涌水的臭味得到缓解。
2012~2014年,紫南村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和《禅城区名镇名村示范村公厕升级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分两批先后对已建成的公厕来了个第二次“革命”——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将洗手池的自来水改为红外线感应设备。改造后,厕所用水节约了三分之一。对公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将其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零污染。改造完成后顺利通过了上级相关部门的验收。
2015~2016年,在前两次“厕所革命”的基础上,紫南村又根据争创4A级旅游景区的需要,进行了第三次“厕所革命”,依据人流情况新建了八座公厕,完善了公厕布局。新建的公厕设计新颖别致,远看像座亭子;对原建成的厕所重新进行了内装修,用米白色的瓷砖铺设地面,四壁瓷砖铺贴到顶,让厕所看起来更加明亮干净。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紫南村对公厕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村市政管理处制定了《紫南村厕所卫生服务标准》《紫南村厕所管理监督员及保洁员岗位职责》,对每个厕所进行编号,对内部空间、建筑外表、标识牌、周边环境的清洁要求和时间都作了具体规定;厕所门和挂衣钩是否牢固、感应冲水器是否能正常使用、水电供应是否正常等问题都有专人定期检查和维修。安排专职公厕保洁员,确保厕所全天候干净卫生,随时走进公厕,便池、地面、墙壁、洗手池都见不到污渍,如同在家如厕一般;实行管理与报酬挂钩,管理不达标者要扣减工资,教育不改者及时辞退。每座公厕墙上都贴有“监督投诉电话”,群众均可通过电话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
通过八年的三次厕所革命和增建,紫南村5.88平方公里内现有公共厕26座,实现了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免费使用,做到了设计造型新颖、内装瓷砖到顶、冲水实现智能、标识指示醒目、常年保持干净。
厕所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紫南村这个全国文明村得到了有效落实,做事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要求得到了圆满贯彻,管理精细、精益求精的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www.daowen.com)
通过持续建设、整治,紫南村的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规范,实现了由脏乱差向干净整洁的华丽转身。由于紫南环境卫生管理成绩突出,2016年11月14日,村委会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党委委员陆添辉获评禅城区“十佳感动爱卫人”称号。环境整治的最大受惠者是紫南村村民。村民谭结好说:“道路等村环境一改以前坑坑洼洼的状况,每个村小组都有小公园,很幸福,想也想不到有今天这样的居住环境,我觉得这里已有小城市的感觉,不像农村了。”村民简姨说:“现在你看看我们紫南,树绿了,水也清了,我们家门口的龙眼树去年还结了很多果,又大又甜!”村民梁叔说:“以前村里停车好麻烦,入村的路很窄,而且只有一条主路,如果有对头车就进不了。现在路好了,处处都走得通,还有很多停车位可以使用。”刘姨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城区购有商品房,紫南的环境和条件升级后,她一家从城区搬回老家住。她说:“现在紫南环境好,空气比城里好,停车位多,又不用交停车费,生活环境好,生活成本也低很多,住着心情舒畅。”村民的话语是朴素的,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环境靓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如果把房子修得像皇宫一样美,旁边全是垃圾堆,也没有幸福可言!面对紫南巨变,村民潘生写下了《新紫南》一诗:
今日紫南百业兴,繁荣兴旺商贸城。
招商引资大力请,村民分红年年升。
道路绿化好齐整,鸟语花香水又清。
和谐社会新农村,安居乐业颂升平。
潘生朴素的诗句表达了村民的共同心声和欣喜之情。
2014年6月15日,当时的《紫南之窗》刊登了潘柱升书记《紫南离城市化还有多远》一文,他在文章中写道:“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明天的紫南:草木青翠碧绿,透着清新;花儿浓郁芬芳,娇艳欲滴;河水纯净透明,没有灰尘;空气湿润,沁人心脾……不久的将来,蝶变后的紫南,将有规范命名的主干道、门牌号码,有横跨季华路的人行天桥,有一万平方米的紫南公园,有三甲医疗机构、省级学校和幼儿园、发达的公共交通枢纽等,整个生态景观、水环境与入村道路、现代建筑完美结合,展现新型产业结构和视觉景观,将成为更美更宜人的现代化新农村。”时间虽然只过去四年多,潘书记展望的蓝图绝大部分已经实现,紫南人的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小结】乡村建设与管理是村级组织的重点工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规划先行。应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的要求来规划村庄建设,做好住宅、道路、文化体育设施、绿化用地等项目的布局,注意保护地形地貌,保护历史建筑和古树,有条件的应将村部所在地规划建设成小集镇,使之成为全村的活动中心。建设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应做到村民教育、保洁人员、保洁设施、制度引导、管理经费、日常检查六落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好、维护好村域范围的生态环境是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责任,应搞好造林护林,扩大绿色面积,增加“肺活量”;重视和爱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减少垃圾、畜禽粪便污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鼓励多用有机肥料,治理修复土壤污染……乡村建设、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惠子孙,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有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决心,又要有常抓不懈、保持好日常环境卫生的恒心,还要有抓好经常性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村民环保意识的耐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