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投入重资治理水资源

投入重资治理水资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到群众举报后,村“两委”及时组成由村干部带队的专案组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排查污染源。2014年9月5日,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紫南村环境卫生自治管理规定》,在全村范围禁养畜禽,防止畜禽粪便对河水造成污染。规定出台后,村民自觉执行,消除了畜禽粪便排入河涌污染水质的一大隐患。

投入重资治理水资源

基本理念

紫南山虽然少,水资源却很丰富,河涌密如蛛网,大小河涌达18条。水是紫南的魂,是紫南灵秀之根,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紫南的河涌曾经被严重污染,河水污浊,散发臭味,成为紫南人的心头之痛。建设美丽紫南,不治好水是一句空话。俗话说,撼山易,治水难。难就难在造成水被污染的原因很多,被污染的时间也较长,治理起来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又需要较长时间。古人云:“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清流洁,本盛木荣。”因此,在治水中必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

(一)从源头做起,通过工程措施实现雨污分流。源清流才洁。如果不从源头着手,水污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治水过程中,紫南村“两委”班子坚持从源头抓起,态度毫不含糊,坚持科学治水,舍得资金投入。他们在佛山市率先开展村级工业区整治,投入500多万元铺设污水管和雨水管,实现了雨污分流,成为佛山市和禅城区整治典范。他们投入1800万元对15个自然村长60多公里的地下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将生活污水引入镇污水处理厂,不让其流入河涌。

(二)依法办事,果断处理对河涌造成污染者。2006年,村集体鱼塘发包时,合同同意承包方在塘基上搭棚养猪,但未对养猪的数量作出限制,导致一些承包者养猪超出承载量。2009年6月下旬,有村民举报,有的养猪户将猪粪便大量排入河涌,导致河涌淤塞,河水严重污染,臭气熏天,甚至出现死鱼现象。接到群众举报后,村“两委”及时组成由村干部带队的专案组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排查污染源。弄清基本情况后,村干部与南庄镇相关部门联系,请他们依法进行处理。南庄镇农业环保水利、综治、司法、行政执法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到现场调查取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对造成污染的六家塘主和养猪户宣传相关法律,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规定和先属地后属主的原则,提出了处理意见。经协商,这六户表示同意联合工作组提出的处理意见,鉴于他们态度较好,没有给予罚款处罚。7月初,这六户当事人共同拿出资金,用两台钩机对被淤塞的河段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填埋猪粪和其他杂物1000余立方米,其中最多的一户出资6000余元。《紫南之窗》及时报道了处理结果,并刊发了潘柱升接受记者采访的话,潘书记表示,尽管合同尚未到期,但“今后还会继续加大力度,对猪舍粪便不规范排放进行整治,一经发现违规,处理绝不手软”。通过依法处理和以案说法式的宣传教育,此类事件再未发生。2011年,鱼塘承包合同到期后,村“两委”决定宁肯少些收入,也不准鱼塘承包户搭棚养猪污染环境,并将其明确写入合同。2014年9月5日,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紫南村环境卫生自治管理规定》,在全村范围禁养畜禽,防止畜禽粪便对河水造成污染。规定出台后,村民自觉执行,消除了畜禽粪便排入河涌污染水质的一大隐患。(www.daowen.com)

(三)开展河涌清淤和河岸建设修复工作。鉴于河涌污泥淤塞严重,汛期洪水冲动污泥,容易导致河水更加浑浊和河水变浅的现状,村里投入1150万元资金对4.5公里主河道进行了清淤,平均清淤深度0.7米,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大部分河岸采取了砌石岸、建石护栏杆、植树绿化等工程措施,修建改建大小桥梁60多座,不仅使河岸保护河水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让很多河岸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实行涌长负责制,落实管护责任。建立涌长负责制,将所有河涌纳入责任管护范畴,明确涌长和五条管护责任,立碑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通过十年的持续整治,紫南的河涌水变清了,很多地方清可见底,重现了水草舞动、鱼跃水面的景观。紫南重现岭南水乡的特色,紫南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村“两委”为紫南人、为紫南的子孙后代办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