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勇于担当,解决难题——探索第三章

勇于担当,解决难题——探索第三章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理念当干部就是要敢于担当。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虚心求教让他了解到,紫南村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有股权分红、欠租、村民小组界线纠纷、村级财务不透明问题等。通过多种办法,妥善解决了拖欠集体租金这个老大难问题。此外,潘柱升还从抓村干部带头入手,一举解决了村民乱搭乱建房屋、随意堆放垃圾等老大难问题。

勇于担当,解决难题——探索第三章

基本理念

当干部就是要敢于担当。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干部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解难事、“排地雷”。

面对组织的重托,面对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潘柱升认为,作为村官不能只打自己的“小九九”,起初怕得罪人丢选票,不愿担当,进而胆小怕事,遇事避难,不敢担当,最后就会安于现状,混天过日子,不肯担当。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现在有些村官总是在“等、靠、要”,凡事都依赖别人的帮助,或者遇到困难时只会满口抱怨,而不是用行动去改变现状。他认为,这种想法要不得。这个世界上解决问题主要靠自己,内因是决定因素。就像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就是生命。人也一样,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里面打破就是成长。如果等着别人从外面帮忙打破,那注定只能成为别人的食物,只有自己突破自己,才是一种重生。农村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干部,如果怕这怕那,踌躇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虽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顾全某些利益,但长此以往只会把现实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行动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

工作不该是每天麻木的重复,村干部要利用好这个治村平台,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的村官,以“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敢想、敢当、敢闯、敢试、敢为,施展聪明智慧和才能,多为群众谋福祉。潘柱升经常用这类话引导同事、激励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潘柱升意识到:历史遗留问题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不甩开包袱,就很难轻装上阵,紫南村将仍然会是一盘散沙,很难有大的发展。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虚心求教让他了解到,紫南村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有股权分红、欠租、村民小组界线纠纷、村级财务不透明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潘柱升选择了从与自己有关的难题开始。他明白,凡事都要先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才能逐步解决紫南村多年留下的老大难问题。当时物业出租管理费是紫南村委会主要收入来源,却因长期欠租和迟交租等问题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困难,收租比例只有20%,实在让人触目惊心。潘柱升选择从此处着手,以村委会的名义印发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在讲明意义和情况后,明确提出欠钱还钱、欠利还利、迟交就要交滞纳金,拒不交者将视为违约,村委会将解除合同。谁知信发出去后,却收效甚微。凡事应先礼后兵,于是潘柱升决定主动出击,各个击破。他向工作人员要来账单,当了解到自己的一个堂舅也欠了一年的租金,按规定需缴纳1000多块的滞纳金时,潘柱升二话不说,立即打电话给堂舅,要求他尽快到村委会补交租金和缴纳滞纳金。堂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直疼爱的外甥竟然连这点人情都不讲,他气不过,来到村委会外甥的办公室,指着潘柱升的鼻子骂道:“升仔,我问你一句,你是不是一定要罚你舅舅?”潘柱升说:“我不能徇私枉法,您一定得交。”舅舅气得直哆嗦,头也不回地走了。为了解决问题,潘柱升当即拿出1000多块钱替堂舅交了滞纳金。在场的村民都对潘柱升大公无私的做法钦佩不已。潘柱升为堂舅交滞纳金的事很快传遍了紫南村,欠租的村民知道无机可乘,纷纷到村委会交租。对一些通过做工作仍执意不交者,村委会起诉到法院,依法追收。通过多种办法,妥善解决了拖欠集体租金这个老大难问题。

解决完欠租问题后,紫南村又开始啃更加难啃的一块骨头——股权问题。外嫁女问题所引起的农村股权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且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困扰紫南的一块绊脚石。股权之争由来已久,是潜在的定时炸弹,而且,随着分红的增加,矛盾必然会随之升级。为彻底解决这一矛盾,2009年紫南成立了股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流程,在召开各个层次大大小小数十个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听取司法部门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紫南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内部流转及配购方案》,获得了村民代表会议的同意,提交村民大会投票,获得批准。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到2010年3月31日,紫南顺利完成了对符合购股条件的特殊群体全部办理购股和股东的确认。股权改革的顺利完成,扫清了长期困扰紫南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股权固化的做法,让紫南村原先没有股权的500多人重新获得了股权,而购股所得的钱,村委会则将其均分给已持有股权的村民,实现了“两全齐美”。(www.daowen.com)

股权问题和谐解决后,社会矛盾减少了,而重新获得股权的紫南村民则重获归属感,积极投身到本村的建设之中。村民谭结好1975年嫁到紫南村,1989年,她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时,户籍从村里迁到了学校,两个孩子也随她外迁,加上丈夫早年外出读书,也把户口外迁了。谭结好说:“我们一家四口后来户口随迁回紫南,却只是‘寄居户’,村里对股东的很多政策我们都享受不了,心中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每年村里人领分红的时候,都是别人最开心的一天,但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却是最难受的一天,这种感觉有点像二等公民,很不舒服。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了,我有了归属感,感觉是真正的紫南人了。”

石陆村和石井村是紫南下辖的两个相邻的自然村。但两条村之间因界线问题长期争执,争执地段的使用权难以落实。为此,两个村的村民相互仇视,相互攻击,轻则吵架,重则动武,双方相互设路障,道路被人为隔断。潘柱升和他的同事们多次到石陆村和石井村做工作,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启发村干部和群众从长远着想,相互各让一步,通过反复协商,签订协议,妥善解决了两村之间30多年未解决的地域界线问题。纠纷解决后,石陆村和石井村之间的道路恢复了畅通,两村的村民相互往来,相互帮助,和气生活。

此外,潘柱升还从抓村干部带头入手,一举解决了村民乱搭乱建房屋、随意堆放垃圾等老大难问题。

潘柱升的魄力、智慧与无私,使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既理顺了关系,也理顺了民心,极大地提高了村“两委”的威信,人们从中看到了紫南村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