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设广告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0 年。20世纪 20 年代,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广告(尤其是报纸广告)开始起步发展。与之相对应,厦门大学、北京平民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国际大学、广东国民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上海南方大学等高校的新闻系相继开设了广告课程,但讲授的内容大多空谈实践而缺乏广告理论。而后,在战争环境影响下,广告教育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商业广告鲜见踪迹,高校广告专业仅保留了广告设计等相关课程,如吉林艺术学院开设了广告专业,但只以教授美术设计为主。
1983 年 6 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创办广告学专业并于1984年开始招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招收以广告教育为培养目标的本科生,中国的广告教育正式步入高等教育的轨道。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创立,被公认为当代中国广告专业教育的开端。
学者郑苏晖与孔清溪将中国广告学教育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是1983—1992 年,属于中国广告教育的开创期。这一时期虽然广告业发展迅速,但广告仅被认为是一种工艺美术活动,各高校对开设广告学专业持保守态度,在 1983—1988 年的五年间,仅有厦门大学一所高校开设有广告学专业;到 1992 年,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增至六所。这一时期的广告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广告教育的学科归属、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摸索状态。当时的广告学大多设在文学或新闻传播院系内,师资队伍从中文、营销、绘画艺术等关联学科临时抽调组成。由于缺乏广告学专业知识,教师也处于不断摸索学习中。广告教育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课程设置边缘化,多涉猎于广告学关联学科,如文学、营销学、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等。由于广告从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广告函授教育走上了历史舞台,其宗旨为培养实践型人才。
第二阶段是1993—1998 年,属于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中国广告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飞速发展,导致大量非专业人员进入广告业,广告业急需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广告人才,高校广告学专业应时发展。同时,院校拥有了自主办学的权力,一批适应社会需求、实践需要的新学科和专业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设置广告学专业的高校数量快速增长。其间,厦门大学于 1995 年开始招收广告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截至1996年年底,中国已有13所高校拥有了广告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尽管这一时期是广告教育层次提高的关键时期,但各高校仍然面临经费不足、师资欠缺、设备匮乏等制约专业发展的问题。另外,课程设置也较为杂乱,常常因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而受限制,或者只能设置专业归属院系的相关课程,如新闻、中文等。
第三阶段是 1999—2003 年,属于中国广告教育的扩张期。设有广告学专业的高校数量在这一时期扩张到 200 所左右;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也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商业财经院校、美术艺术院校向师范、农科、林科、民族以及专门性工科院校延伸,人才培养模式也变得多元化与层次化,涵盖了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直至博士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老牌院校逐渐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一些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专业方向,但也有部分院校因种种原因停办了广告专业。各院校根据自身的特色与资源而侧重点有所不同:美术院系侧重广告设计制作,影视院系侧重影视广告拍摄,商业院系侧重营销策划,新闻院系侧重媒介传播,综合性大学侧重培养综合素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迫于社会就业形势,部分高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形中有些忽略了综合基础的培训。
1999年,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成立,定期举办年会增进高校间的专业建设交流,为培养广告师资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随着广告学专业在校生规模的日渐庞大,各类广告竞赛纷纷涌现,如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1999年开设)、台湾时报金犊奖(2001年开设)。这些广告竞赛有效地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为广告业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更好的促进机会。
第四阶段是 2004 年至今,属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稳固发展与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调整期。广告业发展趋势放缓,广告人才需求出现一定的饱和现象,广告教育也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广告学开始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如广告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传媒环境的变化给广告业带来了革命:广告媒介多样化,广告形态多样化,呈现出“一切皆广告”的泛广告趋势。广告业的革新催生了社会对懂得新媒体运营、熟悉新媒体内容制作的广告人才的需求。
2010 年,教育部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由两个增加为四个,增列了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传媒经济。广告学专业成为新闻传播学下属各专业中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专业,[2]截至2016 年2月,中国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242 所。院系归属中,广告学仍以归属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设计学院为主,其他有文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和人文传播学院等。
在学科归属方面,目前我国广告专业主要分布在新闻传播、商业经济、艺术设计三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将之划归为传播学范畴。随着研讨的深入,多数学者认同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本质特征,认定传播学是广告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广告学应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畴。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初组织修订“文科专业目录”时,在新闻大类下增加了“广告学专业”。1997年,教育部又一次大规模削减专业目录时,将新闻类从文学中独立出来,以“新闻传播类”为名将其升格为一级学科,并保留了广告学专业。根据最新的“文科专业目录”,广告学归属于新闻传播类,广告学本科生在毕业时颁发文学学士学位。
在师资力量方面,中国广告学专业教师的教育层次、学科背景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的教师比重增大。其中广告学专业教师的本科专业背景大多为文学与美术专业,硕士专业最多的为传播学,博士专业背景则分布更为丰富多样。我国广告学专业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其他专业,广告学教育的实践性与跨学科融合性表现显著。(www.daowen.com)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学者认为中国广告教育经过30 多年的不断摸索,其基础架构已搭建完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由于广告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统计学、市场学等其他分支学科都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因而各个高校通常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设置一些交叉课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广告教育教学特色。总的来说,商学院侧重培养具有经济学与营销管理背景的战略营销传播人才;新闻传播类院校侧重培养具备传播策略与传播科学,能够运用各类营销传播信息实现营销目标的专业人才;设计类院校侧重培养各类媒体的设计制作专门人才。
美国是最早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国家。20 世纪初,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就开设了广告学课程。1905年,美国约翰·沃纳梅克广告公司(John Wannamaker)经理霍奇金斯(W.R.Hotchkinss)在纽约大学开办了广告学课程。1908年,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也开设了一门广告学课程——商务、广告与销售的心理学。同年,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在新闻学院开设了本校的第一门广告课程,并于1913年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奠定并深刻影响了美国甚至世界早期广告专业的基本范式和发展方向,这被视为美国广告学教育的发端。
比尔·罗斯(Bill Ross)在其著作《广告教育》(Advertising Education)中,将美国广告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是 1908—1933 年,属于广告教育的启蒙期。从广告学课程开设及专业创建,到大萧条经济危机结束,其间美国广告教育萌芽。纽约大学于1915年、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于1916年、西北大学于1919年先后系统地开设了广告学课程或设置广告学专业。
第二阶段是 1934—1974 年,属于广告教育的发展期。经济危机后,美国广告教育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卡内基(Carnegie)基金会与福特(Ford)基金会的两项调研报告使大部分广告学专业由商学院转归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于1959年建立传播学院,整合了营销系和新闻学系的教师,成立了美国高校第一个广告学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大学纷纷成立广告学系/部。20世纪70年代,广告学专业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注重技巧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的平衡。
第三阶段是 1975 年至今,属于广告教育的普及期。从 1975 年开始,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但创新了传播方式,也给广告的运作与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合营销传播、整合广告与公关策略促进了广告教育更快地发展与普及。这一阶段,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置的广告学专业的名称也开始发生变化,如将广告专业关联为“广告与公共关系专业”“整合营销传播专业”“战略传播专业”等。
如今,美国的广告教育经过100 余年的发展,共约 222所高校设立了广告学专业,[4]并且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广告教育层次,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广告教育的健康发展,其发展规模和培养质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美国的广告学专业不但形成了较为齐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已建立起较为优良的学科发展基础,并具备了良好的产学互动机制和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在学科归属方面,美国的广告教育经历了新闻学院和商学院两个学科共存的阶段。以新闻为源头的广告教育以密苏里大学、纽约大学和西北大学等为代表,当时主要延续了新闻传播的教育思路,强调广告的讯息传播与说服功能,致力于培养创意策划与市场评估能力。商学院的广告教育由最初在市场营销教育中的广告课程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广告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学院中的广告教育以市场营销为主体,强调广告促销与企业营销之间的关系。1959 年,卡内基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两份报告发表,指出商学院的广告教育缺乏科学性,此事直接影响和改变了美国广告教育的发展格局。自此,美国广告教育开始以新闻学院为主,商学院开设的广告专业不断减少。由此,美国的广告教育开始了从注重“术”到侧重“学”的转变。
在师资力量方面,美国对广告专业专职教师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拥有博士学位,如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广告系有37位教师,其中就有22位拥有博士学位。[5]此外,部分高校还要求专业教师要拥有较长的媒体、广告或营销传播从业经验,以便为学生带来实务界最新的传播理念。
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美国广告学课程最早基本上开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和商学院系之下,因而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传播和营销方向,如德克萨斯大学的广告学专业从归属于新闻传播学和商学两个源头转向传播学。该校1914年开始广告课程教学,1948年该校的商学院和新闻学院都开设了广告专业,学生既可以选择商学院,也可以选择新闻学院就读广告学专业,商学院市场营销系的广告专业侧重于商业,颁发工商管理的广告学学位;新闻学院的广告专业侧重于传播,颁发新闻学的广告学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