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接着从本书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出发,提出本书的研究问题: (1) 奖励是否具有溢出的观察者效应,即奖励是否会对观察者分销商合作关系产生影响?(2) 影响观察者分销商的奖励特征主要有哪些?奖励的不同特征(奖励大小、奖励分配公平性和奖励过程公平性)如何影响观察者分销商不同的关系承诺水平?(3) 奖励的观察者效应的潜在机制是什么?嫉妒情绪在奖励的观察者效应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即奖励的不同特征是否通过善意嫉妒、恶意嫉妒导致观察者分销商形成不同的关系承诺水平? (4) 社会网络的结构因素——网络中心性——是否会强化或弱化奖励对观察者分销商的治理效果,即观察者分销商网络中心性是否会调节“奖励—嫉妒”的关系,进而影响到奖励对观察者分销商的治理效果?最后分析本书的研究意义、研究流程和结构,总结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对与渠道激励治理机制、奖励机制、嫉妒、关系承诺、网络中心性等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重点是对以上几个概念及其分类、有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述评。首先,本章对渠道中常用的激励治理机制进行回顾,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双边关系,多边视角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奖励作为激励治理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较少得到单独研究,而供应商实施奖励策略,既希望激励获奖分销商,也希望激励其他分销商,因而我们有必要从多边视角来研究奖励的观察者效应。其次,本章对多边视角下的有关奖励特征进行梳理和回顾。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奖励的不同特征通过嫉妒情绪对分销商关系承诺水平产生影响。再次,本章对嫉妒和关系承诺的定义及相关研究进行了论述。最后,本章对有关调节变量即网络中心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三章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本章首先介绍社会比较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了在多边视角下奖励的作用原理,即奖励会引发分销商之间的社会比较,而社会比较与情绪反应高度相关,因此奖励的不同特征可以通过引起观察者分销商不同的嫉妒情绪反应来影响其关系承诺。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社会网络因素的作用原理,从而为研究网络中心性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其次,本章根据上述理论和现有文献构建了奖励大小、奖励公平性、嫉妒、观察者分销商关系承诺与网络中心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理论模型。再次,本章按照各变量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即奖励的不同特征所引发的社会比较会通过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形成不同的承诺水平,观察者分销商网络中心性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包括奖励大小会通过增大善意嫉妒来提高观察者分销商的关系承诺水平,奖励大小也有可能通过增大恶意嫉妒来降低观察者分销商的关系承诺水平;奖励分配公平性通过减少恶意嫉妒来提高观察者分销商的关系承诺水平,而奖励过程公平性通过增加善意嫉妒来提高观察者分销商的关系承诺水平。另外,网络中心性会抑制奖励大小对善意嫉妒和恶意嫉妒的作用,促进奖励分配公平性和奖励过程公平性对不同嫉妒情绪的影响。最后,本章对所有假设进行汇总。
第四章为《研究设计与方法》。首先,本章介绍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情况,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定及样本选择、面对面访谈方法的介绍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等。其次,本章说明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情况。本研究采取格宾和安德森(Gerbing and Anderson,1988)推荐的四个步骤来进行问卷设计,并通过初测试而确定了量表。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和预测试结果,本章对有关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和最终测量量表进行汇总。(www.daowen.com)
第五章为《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解释本研究采用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2) 介绍本书对中介效应的检测方法;(3) 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基本特征分析;(4) 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排除共同方法偏差;(5) 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检验奖励的不同特征对观察者分销商关系承诺的影响机制、嫉妒的中介效应和观察者分销商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等。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研究启示和研究局限》。本章总结并梳理研究结论,大部分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即奖励大小可以通过增加善意嫉妒对观察者分销商关系承诺产生正面影响,奖励分配公平性可以通过减少恶意嫉妒对观察者分销商关系承诺产生正面影响,而奖励过程公平性可以通过增加善意嫉妒对观察者分销商关系承诺产生正面影响,同时网络中心性对“奖励—嫉妒”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章归纳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管理启示,客观评价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