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上丝路:中国与东盟人文科技合作的新机遇

海上丝路:中国与东盟人文科技合作的新机遇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东盟合作开始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与发展契机。作为推动亚欧非大陆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贯彻与落实,必将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战略机遇。对于中国—东盟合作而言,灵活务实的弹性架构曾在“黄金十年”的起步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有力助推了经贸及人文交流与合作。

海上丝路:中国与东盟人文科技合作的新机遇

中国—东盟合作在过去的“黄金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投资协定,并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增长10倍,年均增长达24%,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9]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着重阐述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从而为开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描绘了发展路线图。中国—东盟合作开始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新阶段。

不过,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东盟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拖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与发展契机。作为推动亚欧非大陆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贯彻与落实,必将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战略机遇。

从区域合作理念来看,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后者的合作思想源自区域主义认同,而前者的合作思想则是开放环境下的市场联系与合作。作为引导亚太区域合作的核心理念,“开放的区域主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域主义概念,而是一种新的基于利益考量的合作理念。[30]这使得亚太地区的双多边合作普遍呈现利益导向的弹性架构,很容易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开展务实合作,但却很难形成有约束力的规范支撑。对于中国—东盟合作而言,灵活务实的弹性架构曾在“黄金十年”的起步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有力助推了经贸及人文交流与合作。但是,随着中国—东盟合作步入“钻石十年”的深化阶段,弹性架构的缺陷开始日益显现,难以在推进全面合作,尤其是在重点和敏感领域合作中形成有效支撑,因此需要依托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夯实民意,并在此基础上,构造更具执行力与稳定性的合作架构。(www.daowen.com)

近年来,中国通过积极主动的双多边合作,向周边国家展现了独特的文化观、价值观义利观、近邻观以及和平观,从而为命运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深厚文化内涵。[31]不过,命运共同体存在于各种复杂交错的关系之中,依托的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共处,因此,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还需要东盟各国各阶层民众的共同参与,从而在互学互鉴基础上,形成兼容并蓄的理解与共识。[32]

海上丝路建设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提供更广泛、丰富、多元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与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都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并将为增进各国各阶层民众的认知与认同,促进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前提与有利条件,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