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成效显著

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成效显著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据统计,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2010年11月2日,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目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依托,打造集人才培训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交流平台。

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成效显著

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化交流合作形式多样

一是重要民族节日交流。民族节日能够集中体现民族心理,表现民族性格,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每个民族的发展繁荣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中国的傣族和缅甸的掸族,中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中国的德昂族和缅甸的崩龙族等跨境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孕育了中缅两国人民水乳交融的同胞情谊,他们跨境而居,互市通婚,和睦相处。此外,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已成为中国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比如,4月13日是东南亚国家每年一度的泼水节。2014年4月13日,广西在邕高校东盟文化展暨“泼水节”文化活动在广西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数千名大学生齐聚一起,他们身着风情各异的民族服饰,以文艺演出、文化展示、美食体验、泼水祝福等形式欢度节日。东盟多国驻南宁总领事馆官员也出席了此活动。泰国驻南宁总领事琶奼妮女士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作为交流使者,各国留学生们不仅共享泼水节的欢乐,还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到更多国家的民俗文化,加深彼此之间的认识,这对增强国家间的民族文化交流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7]

二是文艺展示表演。东盟成员国大多数是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少数民族是同本同根,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反映各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文艺成果通过展示表演,实现了不同民族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泰国的泰族,越南的岱侬族、高栏族,老挝的老龙族,缅甸的掸族等,均与广西的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等有着久远的民族联系,文化上的相似更容易引起东盟国家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共鸣。例如,广西壮族、瑶族的“师公”祭祀礼仪舞蹈,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的民间舞蹈中都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的舞蹈律动。另如,自2004年以来,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中国和东盟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吸引着东盟乃至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艺术精华汇聚,共同展示多领域、多元性文化。近年来,广西在参与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新格局中不断探索和努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前沿窗口。《印象刘三姐》《碧海丝路》《八桂大歌》等对外文化交流艺术精品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文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增进了东盟国家与中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信任。[8]

三是学术研讨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国和东盟近年在教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包括连续举办多届教育交流周,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孔子学院,实施“双10万计划”(争取到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据统计,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9]目前,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分别签署了教育交流协议,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和资源共享。近年来,中国部分高校积极展开境外办学,目前在东盟国家陆续开办的教育机构分别有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10]另据统计,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了41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其中在泰国开设了23所,其余零散分布在其他国家,如老挝(1所)、柬埔寨(1所)、印度尼西亚(7所)、新加坡(2所)、马来西亚(2所)、越南(3所)、菲律宾(2所)。[11]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与泰国教育部率先就职业教育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国邀请东盟国家的职业院校来华观摩中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鼓励双方校企合作办学,中国共成立了30多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还在广西设立了9个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和基地,为东盟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广西作为第一个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共建的省份,文化交流已遍及东盟10国,涵盖了华文教育、文艺演出、美术书法等多个领域。2010年11月2日,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载国家级和全国各地对东盟的培训交流项目。同时,也负责对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人才进行培养。目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依托,打造集人才培训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交流平台。中国—东盟学术交流合作有序推进,广西、云南等省区智库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智库开展了壮泰族群、跨境民族及经济研究合作取得成效,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专著。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教育论坛等一系列论坛相继落户南宁、昆明贵阳,并逐步常态化,对推动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是旅游合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国际旅游成为扩大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有历史和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为双方旅游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首先,旅游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2002年,旅游贸易服务被写进“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双方企业家在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会上呼吁加强旅游合作;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设有旅游专题展区,并通过中国(广西)—东盟国际旅游合作论坛对双方旅游合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讨;2005年,中国—东盟旅游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同东盟在旅游合作方面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2009年,首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论坛在中国昆明举行。目前,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其次,旅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已互为重要旅游客源地。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始于东盟各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泰国就已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2005年,老挝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至此,东盟十国全部向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12]。根据途牛网对外发布《2016—2017东盟旅游消费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东盟游客互访人次达到2 364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公民赴东盟国家1 709万人次、东盟国家来华655万人次。2016年前三季度,双方人员往来达到2 200万人次。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海外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每周有2 7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与东盟国家。2017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借助“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的开启,中国和东盟将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力争实现“2020年中国—东盟双向交流达3 000万人次”的目标。[13](www.daowen.com)

五是影视媒体合作。近年来,中国不少电视剧在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热播,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东盟国家引进了不少优秀电视剧,帮助中国观众了解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目前,中国从国外进口的电视剧不少,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其总量的1/3,比例相当高。[14]媒体合作是双方文化融合的另一个重点。由于大量华裔人口的存在,加上双方经贸和人员交流的日益增多,东盟国家的中文媒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仅在曼谷,就有至少10家中文媒体,其中包括有中文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数量近年来持续上升,是双方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的另一个缩影。目前中泰两国在对方国家的留学生都超过一万名,中国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留学人员也逐年增多。[15]

(二)官方文化交流机制形成

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政府处于主导位置,它既是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也是文化合作的执行者,还是文化交流合作的监督者,其工作内容涵盖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为使双方文化交流合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中国与东盟专门签署了有关文化合作协议。如2005年中国和东盟共同签署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是中国与区域组织签署的第一个有关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官方文件。此外,还制定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等,旨在通过扩大文化外交的成果,形成双方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16]。作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前沿地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从2011年起,每年为东盟留学生提供1 500万元奖学金,至今已有200余名优秀东盟留学生获得奖励。广西高校已开设东盟10国的官方语课程,并与东盟多国高校建立起合作机制。目前,广西的东盟留学生已突破万人,成为中国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17]此外,2014年4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与广西文化厅还共同举办了“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文化展开幕仪式以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中国与东盟各国嘉宾共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百米书画卷”上钤印,此次文化展的内容包括中国及东盟民俗风情、婚庆文化、书画艺术、传媒出版、创意休闲、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等,致力于打造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18]

(三)民间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于2009年签署的《关于建立中国—东盟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提出“建立一个艺术、文化和语言的学习中心,以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中国与东盟民众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包括青少年学术交流、体育艺术、旅游文化在内的多项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比如,2014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东盟协会、广西对外友好协会、东盟10国对华友好协会联合主办了“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活动,该活动以经济暨文化论坛、图片展览、东盟文化之夜专场晚会、商业合作等多种主题方式开展,来自东盟多国的经贸、文化团队在活动年度中,赴中国多地开展民间交流,传播东盟文化魅力。[19]此外,围绕“中国—东盟”主题文化,广西在项目建设上还筹建了“中国—东盟艺术村”、南宁壮乡绿城会展商务旅游区等,以“广西文化东盟行”为重点,开展了“广西国际友好城市文化交流计划”“文物对外交流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业对外交流计划”等系列主题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