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独特特点

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独特特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沟通交流的良好机制。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由初级的商贸,到投资、建立工业园区和深度的金融合作,需要配套的机制创新突破合作的瓶颈。中国和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中国在东盟的投资有益于在全球开拓第三方市场,避开贸易制裁。

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独特特点

(一)以区域性双边、多边法律框架保障产业合作

在逆全球化、区域主义转向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活跃区域。在区域合作进程中,一方面是企业自发的市场开拓与投资贸易行为;另一方面是国家间构建的发展机制、政策、法律的保障。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往来中,东南亚经济活动需要国家间政策及法律的保障和促进,基于中国与东盟在合作过程中注重构建法律体系保障,通过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协议,确定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和海洋合作等在内的基本架构,建立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行为规范,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奠定了基础[1]

(二)合作平台多样化

区域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在合作平台的多样化过程中体现出来。基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服务等不同性质机构的合作平台,促进经济的有序进行。平台的多样化直接反映了经济合作的深入和密切程度。中国与东盟搭建了多样化合作平台,为深化产业合作创造条件。通过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峰会、部长级会议以及民间友好组织等,搭建了国家元首级、部长级以及民间等多层次的对话合作平台。通过商务与投资峰会博览会、交流周、交易中心以及对接洽谈会等,搭建了定期或不定期、正式或非正式的、综合或专业的多形式合作平台。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沟通交流的良好机制。

(三)合作机制持续创新

区域合作的内涵、层次及影响机制与要素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持续的机制创新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合作需求。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由初级的商贸,到投资、建立工业园区和深度的金融合作,需要配套的机制创新突破合作的瓶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合作机制,如园区合作模式创新和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大特点,现在就有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两国双园合作和两国共建产业园等模式,设计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机制,提升了合作水平,保持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活力与动力。

(四)产业合作领域多元,互补性强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特征明显,产业竞争力各有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产业链垂直分工体系。在近年来的全球及亚太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处于产业分工体系的相对高端,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处于产业分工体系的相对低端。中国基于多元、层次明显的产业结构及复杂的产业网络,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新加坡等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可以与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进行传统产业合作,区域产业合作的互补性较强。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共同打造“钻石十年”,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东盟各国在不断地丰富创新合作内涵: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马来西亚正在成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专项小组,重点在生物燃料、旅游、金融等行业领域合作。泰国在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在工业园区内为中国企业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缅甸在能源港口经济领域积极与中国对接。(www.daowen.com)

(五)贸易结构存在争议

由于全球及地区产业分工合作关系,以及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中国—东盟贸易结构中,出现明显的产业链分工特征及其带来的系列影响。中国和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中国受快速发展的经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高水平的工业制造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分工体系中主要从东盟国家大量进口各种资源性产品,如印度尼西亚铝土矿、越南煤矿、缅甸木材等,而向东盟市场出口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这对东盟国家自身的企业及行业发展造成外部竞争压力,如同中国产业系统发展初期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制约与压力一样。尽管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但后期失衡的贸易结构肯定会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抵制和反弹。

(六)中国转移生产,避免国际制裁

基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对于原产于中国的大宗商品的低价竞争、规模竞争,各种以保护市场公平性竞争名义的贸易制裁及官司在中国贸易经济中经常出现。中国在东盟的投资有益于在全球开拓第三方市场,避开贸易制裁。东盟部分国家在欧盟或者美国市场享有普惠制,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享受低关税或零关税优惠;东盟国家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受反倾销影响很少,在东盟国家生产中国品牌或者规模化生产避免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反倾销”的产品调查或制裁。

(七)产业结构带来外汇结算的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市场结构变化,区域发展竞争力要素结构转变,大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产品组装厂由中国转移到东盟国家,东盟国家一方面承载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由于后者工业化水平有限,难以完全承接技术、管理及规模化生产要求,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半成品、零部件、配件,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形成了中方对东盟顺差加大。在国际收支及外汇管理方面形成新的格局,未来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候,可能会引起东盟国家的反弹和诉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