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的影响因素
1.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已趋制度化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发展,为双方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发展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战略互信。中国与东盟本着相互尊重、支持和配合,携手并进,共渡时艰和共谋发展的原则,自1997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以来,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等重要文件,制定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召开了“关于非典型性肺炎问题特别会议”和“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特别会议”,发表了纪念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20周年峰会的联合声明。这为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与互利共赢奠定了扎实基础。其次,中国与东盟正携手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即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内容和范围。再次,中国与东盟扎实推进金融合作。例如,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域内外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支持下,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中国与东盟携手合作,着力构建起次区域金融安全网,不断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与援助机制。最后,中国与东盟正努力开创多领域合作新局面。中国与东盟不仅深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而且加强了国防、安全等敏感领域的合作,同时正在实施陆上互联互通项目和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一个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立体合作新局面。这些构成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稳定发展的坚固基石。
2.中新合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范本
据统计,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4.1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国;同时,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额达73.27亿美元,成为中国2013年最大的外资投资者,在东盟国家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合作正在产生积极示范作用,将引领更多东盟国家寻求“中国机遇”。并且,中国与新加坡在交通、金融、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经验,为中国深化与东盟其他国家以及东盟整体交流合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范本。诚然,与新加坡相比,其他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双边贸易投资水平仍有待提升,这也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留下了空间,明确了目标。
(二)不利的影响因素(www.daowen.com)
1.中国与东盟的利益交换关系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性
由于东盟各成员国自身的差异,中国与东盟合作利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国家主要通过整合自身的有利资源,以利益交换的方式作为获得维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对于同中国的关系,一些东盟国家显然更加注重利益交换,如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问题时加强同中国进行“一揽子交易”的综合利益交换。从最近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来看,南海问题上的争端说明,东盟国家具有较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利益交换观念。对于中国与东盟双方来说,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中国与东盟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得中国和东盟各国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链中断。这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2.中国与东盟在一些具体的合作政策、标准规范上可能存在分歧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道路未必就是一帆风顺,中国与东盟合作进程中,可能会出现对于一些政策、标准等无法达成协调一致的结果,这类协调问题,将决定命运共同体建设意向能否达成,可否形成一致的共同目标。或者,东盟某些成员国可能会为了短期利益而违背协议,使得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最佳结果无法实现。无论是对于协调博弈问题,还是对于合作博弈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至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从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大大加强了,但是,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国家利益与地区合作冲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