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采掘业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采掘业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掘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矿物储藏量和地质条件。而自然环境也存在容量限制,在一些地区不允许建规模过大的、污染物排放可能超量的企业。不同的工业部门有不同的经济规模。风险也是确定项目规模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已建的类似项目的规模与生产成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其求导数,算得平均成本最低时的规模。3.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对拟定

采掘业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项目规模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集中程度。衡量项目规模的大小有多种指标,如生产能力、投资额、工程量、所需人数等。在可行性研究中,评价项目规模的指标主要是生产能力。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加快、市场需求多变的今天,项目规模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生产社会化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不断增强,项目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二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企业之间协作关系越来越精密,需要许多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三是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的需要也随之变化多端,使转向快、善于拾遗补漏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中、小规模的企业将长期共存。

1.影响项目规模的主要因素

评价与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地加以分析,主要的影响来自市场因素和资源条件的制约。具体分析应考虑以下因素。

(1)市场需求。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首先要考虑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以及市场需求的时间范围与目标市场等。项目只有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规模,才能保证项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生产规模还与市场需求的特点有关。市场需求量大、产品规格简单、品种少、需求稳定的产品,应以大规模的企业生产为主;市场需求变化快、生命周期短的产品,则适合以小规模方式组织企业生产。

(2)项目的行业与技术经济特点。各行业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生产技术特点,这些特点对项目的生产规模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是因为特定的工艺程序往往同生产水平相联系,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之上这种技术的经济性才是合理的。例如,机械工业,其产品结构较复杂,品种规格多,应以少数大型企业为中心,在搞好专业协作的基础上,主要发展中小型企业。产品制造工艺集中程度高、连续性强的行业,如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等应以大型企业为主;反之,如纺织服装等工业可以按较多中小企业与少数大型企业相配套的形式建设。采掘业的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矿物储藏量和地质条件。

(3)资源和生产条件的供应能力。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土地条件和资金、交通运输、设备、协作配套条件,以及技术资源的构成与水平都会对项目的生产规模产生影响。例如,资源供应不稳定或运输困难及价格高昂都将使生产成本增加,筹资不足、土地面积限制、协作配套不能满足,或技术装备限制等都会限制规模。而自然环境也存在容量限制,在一些地区不允许建规模过大的、污染物排放可能超量的企业。

(4)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及装备条件下,能充分发挥企业各种资源的效能、取得最大利润的生产规模。不同的工业部门有不同的经济规模。在同一工业部门中,不同行业或不同的技术装备,其经济规模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投资大、技术装备先进复杂的行业,如冶金、汽车、建材、核能发电等,其适度规模都较大;反之,对投资需求少,所用设备简单的行业,如饮食、服装、家具等,规模小才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其适度规模也小。在化工部门,石油化工行业的规模较大,而精细化工和橡胶加工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一般比较小。

(5)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也是确定项目规模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规模越大,则项目越复杂,管理难度越大,投资额也越大,因而投资主体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如果投资主体没有可靠的基础、雄厚的实力,以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投资大项目是十分危险的。所以,项目规模也不能超出项目投资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

总之,在确定项目规模时,必须对上述几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既要从满足需要出发,又要考虑是否可能建成,更要注意经济效果,切不可把确定企业规模的工作简单化。

2.合理规模的选择

(1)定性分析。项目的合理规模是在综合考虑、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后,权衡各方面利弊综合确定的。一般的分析过程为:首先考察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和可能的销售量,该可能销售量必须大于最小经济规模,不满足这个条件就应该放弃这个项目或重新策划项目;此外,可能销售量最好能大于最佳经济规模所对应的生产能力,以便为项目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如果产品需求足够大,则考虑的重点主要是项目生产所需投入物(如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的供应能力,结合备选厂址的环境条件(如可用面积、环保要求等),分析所能允许的最大规模。如果这一规模小于最小经济规模,则可能要考虑放弃该项目或者更换厂址,即最小经济规模下的各种投入物供应必须完全可靠,最好有比较大的余量,以便提高项目生产能力。

如果产品销售和投入物供应都有可靠保证,问题就简单得多。技术选择可不考虑规模限制,主要以竞争力和经济效果为标准进行选择。这时,确定项目规模就看投资主体的资金实力和融资潜力。如果资金不太充裕,则可按一个经济规模建设项目;如果资金宽松,可考虑建若干个具有最佳经济规模的项目。

(2)定量分析。

① 最小经济规模的确定。许多行业部有一个最小经济规模界限,也就是保本的产量,即盈亏平衡点产量,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Q0——最小经济规模产量;

Cf——固定成本;

P——产品单价;

C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www.daowen.com)

上述公式主要用于单一产品分析,对于多品种分析,可采用折算法,选取一个主要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其他产品采用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成标准产品,再运用上述公式。

② 最佳经济规模的确定。最佳经济规模是指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生产规模。求解最佳经济规模的常用方法如下。

a)成本函数估计法。对已建的类似项目的规模与生产成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其求导数,算得平均成本最低时的规模。

b)适者生存法。根据所在产业不同规模层的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净收益资料,首先计算各个时期各规模层项目的净收益占同时期全产业净收益的比重,然后再计算各规模层项目的这一比重随时间的增长率,增长最快的规模层就是该产业的最佳经济规模。

c)工程技术法。通过选择代表产品,确定不同规模下对应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测算不同规模下各种投资、消耗定额,以及其他费用,比较不同规模下工程技术方案的单位产品成本,其中成本最低的方案所对应的生产能力即为该生产系统的最佳经济规模。

3.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对拟定的建设规模应进行合理性分析,主要应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的符合性;

(2)收益的合理性;

(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要以资源的耗费为基础。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是建设规模合理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从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角度考察建设规模合理性,主要应考虑资源利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1)资源利用的可靠性。可靠的投入物来源是投资项目得以如期建设和持续经营的保证条件之一,建设规模的确定必须以资源的可靠来源为前提。这里的资源是广义的,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有时建设规模会受到资源的限制,有时因资金的不足限制了建设规模,有时原材料的供应受限也会制约建设规模。

(2)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效利用资源不仅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一方面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来自技术的先进,技术先进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单位产品可变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往往与规模大小相关,一定的规模往往有助于物耗和能耗的减少,可因此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同时过小的规模也不利于采用先进的技术,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也相对较高。只有合理的建设规模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发挥投资效益。

(3)资源利用的经济性。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与有效性有着内在的联系。达到一定的合理规模,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组合,综合利用资源,不但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总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

(1)项目的建设规模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竞争能力和营销策略,都应使项目产品的销售计划能得以实现。

(2)投入物(包括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土地、资金等)供应能满足建设规模的要求,并且稳定可靠、价格合理。

(3)其他外部建设条件与建设规模相互适应和匹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