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条件
资源是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的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内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进行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
评价自然资源条件时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的可能性。技术的可能性是指对项目所需的自然资源进行的技术研究,如生产技术是否成熟等。
(2)获得的可能性。获得的可能性是指项目所需的资源能否获得可靠的供应。例如,矿产资源的储量、可能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开采方法、开采价值、开采年限及接替问题;对于农产品资源,要研究建厂地区能否就地取材,是否有种植面积降低的危险;对于需要进口的资源,要慎重研究供应的可能性、可靠性、合理性,以及国家的关税政策,并充分阐明这种进口对企业生产和国家的影响。此外,目前水资源普遍紧张,即使在江南和沿海地区,一些大的工程项目也会遇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型发电等项目一定要考察水资源情况,并分析其取水方案与当地人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是否发生冲突。
(3)运输的可能性。运输的可能性也是落实资源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但要分析资源的运输条件、运输方式和运输费用,还要分析资源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相应的对策。
2.原材料及燃料等主要辅助材料条件
在研究确定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的同时要明确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和燃料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要求,同时对价格也要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场址方案的比选确定其供应方案。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的需用量及供应。
原材料是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营所需的主要投入物。在对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供应进行分析时,重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原材料质量研究;原材料可供应量研究;原材料价格研究;原材料运输研究。
根据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研究确定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性能(含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按照项目产品方案提出的各种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建设规模和物料消耗定额,可以计算各种物料的年消耗量。根据生产周期、生产批量、采购运输条件等,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各种物料的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季节储备量和物料总储备量,作为生产物流方案(含运输、仓库等)研究的依据。(www.daowen.com)
在确定采购地区、供货企业及供货方案时,可选用市场采购、投资建立原料基地、投资供货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等方式。进口原材料应调查研究国际贸易情况、拟选供应企业的资信、原材料供应的可能性和原材料价格等。
在市场和价格预测的基础上,对主要原材料的出厂价、到厂价,以及进口物料的到岸价和有关税费等进行调查和计算,并进行比选。对于大宗和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应调查主要供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签订供货意向书。
按照项目所需物料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运输距离、包装方式、仓储要求、运输费用,物料运输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社会运输能力,特殊物料(如易燃、易爆、腐蚀、剧毒、辐射性等物料)的运输要求等因素,按照政府发布的安全规范,提出相应的运输方案。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与拟选运输企业签订意向书。
(2)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的供应。
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是指生产所需的煤、电、水、汽、气、油等。项目所需的燃料包括生产工艺用、公用和辅助设施用、其他设施用燃料。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供应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来源及供应条件;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获得的可能性;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获得的成本等。根据拟建项目规模和燃料消耗定额,计算所需燃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应确保燃料的品种、质量和性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要研究燃料来源、价格、运输条件(含距离、接卸方式、运输设备和运输价格等),进行方案比选。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大宗燃料,应与拟选供应、运输企业签订意向书。
(3)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的比选。
主要原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方案应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品种、质量、性能、数量等条件下,主要比较:
①采购的可靠性,包括数量、质量和运输的保证程度;
② 价格(含运输费)的经济性,价格比选采用定量分析,如单位产品边际利润法、盈亏平衡法和原材料最低成本法;
③ 经过比选,提出推荐方案,编制推荐方案的主要原材料和燃料的年需要量表,包括原材料和燃料的名称、技术条件、计量单位、年需要量、预测价格和供应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