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Excel公式与函数的实际应用技巧

Excel公式与函数的实际应用技巧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xcel中包含众多的函数,利用函数可执行简单和复杂的计算。Excel中常用的基本函数有以下几种,如表1-1所示。表1-1 常用的几种基本函数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打开“Excel基本操作系统”工作簿,选择“教职工基本工资表”为当前工作表,如图1-57所示。

Excel公式与函数的实际应用技巧

一、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认识

在Excel中,对工作表的数据进行计算的算式称为“公式”。而函数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通过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来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执行计算。Excel中包含众多的函数,利用函数可执行简单和复杂的计算。

单元格输入公式时,要以等号“=”开始,等号后面输入算式。算式由运算对象和运算符号组成。运算对象可以是具体数据、单元格名称、单元格区域或函数等,运算符表示进行某种特定的运算,如算术符“+”、“-”等,运算符必须在英文状态下输入。函数有基本格式:函数名(参数系列),每一个函数后一定有一个小括号,括号内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多以逗号分开。函数都在公式中出现,公式都以等号开始。如图1-56所示。

图1-56 函数的格式

二、函数的种类

Excel的函数共有12类,分别是数据库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工程函数、财务函数、信息函数、逻辑函数、查询和引用函数、数学和三角函数、外部函数、统计函数、文本和数据函数以及用户自定义函数。Excel中常用的基本函数有以下几种,如表1-1所示。

表1-1 常用的几种基本函数

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打开“Excel基本操作系统”工作簿,选择“教职工基本工资表”为当前工作表,如图1-57所示。用函数方法得出“岗位工资”、“资质工资”、“年资”和“总工资”。

图1-57 教职工基本工资表

(一)IF函数的使用

IF函数是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结果。可以使用函数IF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函数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参数说明:

Logical_test:表示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Value_if_true:logical_test为TRUE时返回的值。

Value_if_false:logical_test为FALSE时返回的值。

例如,由四种职称来评定岗位工资的多少。职称是教授的,岗位工资为7200;职称是副教授的,岗位工资为6000;职称是讲师的,岗位工资为4500;职称是助教的,岗位工资为3600。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第一步:选中H3单元格,单击“自动求和”右边小三角按钮,选择“其他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或是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此时H3单元格自动会输入一个等号“=”,进入函数计算。如图1-58所示。

图1-58 打开插入函数窗口

第二步:选择“常用函数”中的IF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如图1-59所示。

图1-59 IF函数参数窗口

第三步:设置IF函数参数,这里有四种职称的判断,所以在判断条件的时候需要再嵌套两个IF函数,先在Logical_test栏输入“E3=“教授””,在Value_if_true栏输入“7200”,然后把鼠标光标定位于Value_if_false栏处,如图1-60所示。

图1-60 IF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第四步:嵌套一个IF函数,单击名称框右边小三角按钮,选择IF函数,如图1-61所示,打开一个新的“函数参数”窗口,设置参数条件如图1-62所示。

图1-61 嵌套函数

图1-62 设置参数

第五步:再次嵌套一个IF函数,设置参数如图1-63所示,单击【确定】,则H3单元格自动计算出结果显示为6000,即在编辑栏显示的公式为:=IF(E3=“教授”, 7200,IF(E3=“副教授”,6000,IF(E3=“讲师”,4500,3600))),如图1-64所示。

图1-63 嵌套IF函数

图1-64 确定后显示效果

第六步:通过自动填充复制公式,完成岗位工资列的计算,如图1-65所示。

图1-65 自动填充完成

注意:公式中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标点符号。

同样,资质工资也可以用IF函数完成,即编辑栏公式为:=IF(D3=“教研室主任”,800,500),如图1-66所示。

图1-66 用IF函数计算资质工资

(二)SUM函数的使用

SUM函数是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函数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

Number1,number2,... 为1~30个需要求和的参数。

在“教职工基本工资表”工作表中用SUM函数计算出总工资。

单击K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SUM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如图1-67所示。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单击“Number1”右边按钮,然后在工作表中选取正确的单元格区域;如果是两个不连续的区域求和,需要在“Number2”中设置第二个区域的单元格地址,单击【确定】即可完成计算。使用自动填充完成总工资计算。

如果是连续的区域求和运算,可以选中K3单元格,直接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将自动显示求和公式,单击【确定】输入按钮或是按Enter完成计算,即公式为“=SUM(H3:J3)”。再使用自动填充完成所有总工资计算。如图1-68所示。

图1-67 SUM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68 直接单击自动求和按钮计算

注意:表中“年资”J3单元格中的计算公式为“=YEAR(TODAY())-YEAR(G3)*100”,然后向下填充完成年资计算,其值会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书编写年份为2012年。

(三)COUNT与COUNTA函数的使用

COUNT函数是返回包含数字以及包含参数列表中的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利用函数COUNT可以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字数组中数字字段的输入项个数。

函数语法:COUNT(value1,value2,...)

参数说明:

Value1,Value2,...:为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30个),但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被计算。

COUNTA函数是返回参数列表中非空值的单元格个数。利用函数COUNTA可以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组中包含数据的单元格个数。

函数语法:COUNTA(value1,value2,...)

参数说明:

Value1,Value2,...:为所要计算的值,参数个数为1到30个。在这种情况下,参数值可以是任何类型,它们可以包括空字符(""),但不包括空白单元格。如果参数是数组或单元格引用,则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如果不需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请使用函数COUNT。(www.daowen.com)

例如需要在“教职工基本工资表”工作表中B13单元格中求总人数。单击B1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COUNT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如图1-69所示。在“Value1”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B3:B12,单击【确定】,此时,发现在B13中显示出来的结果是0,如图1-70所示,这是因为COUNT函数只能对数字型数据进行计数,不能对文本及文本型数据进行计数,因此应该使用另一个计数函数COUNTA函数。

图1-69 COUNT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70 错误显示效果

下面用COUNTA函数来计算人数。用同样的方法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COUNTA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如图1-71所示。在“Value1”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B3:B12,单击【确定】即可完成计算,此时,B13单元格显示为10。如图1-72所示。

图1-71 COUNTA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72 正确显示效果

(四)AVERAGE函数的使用

AVERAGE是返回参数的平均值(算术平均值)。

函数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

Number1,number2,...:为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到30个参数。

例如需要在“教职工基本工资表”工作表中K13单元格中求总工资的平均值。选择K1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AVERAGE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K3:K12,即编辑栏显示公式为“=AVERAGE(K3:K12)”,单击【确定】,即可完成计算。如图1-73所示。

图1-73 AVERAGE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五)MAX与MIN函数的使用

MAX函数是返回一组值中的最大值。

函数语法:MAX(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

Number1,number2,...:是要从中找出最大值的1~30个数字参数。

MIN函数是返回一组值中的最小值。

函数语法:MIN(number1,number2,...)

参数说明:

Number1,number2,...:是要从中找出最小值的1~30个数字参数。

例如需要在“教职工基本工资表”工作表中J13单元格中计算年资的最大值,在J14单元格中计算年资的最小值。选择J1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MAX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J3:J12,即编辑栏显示公式为“=MAX(J3:J12)”,单击【确定】,即可完成计算。如图1-74所示。选择J14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MIN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J3:J12,即编辑栏显示公式为“=MIN(J3:J12)”,单击【确定】,即可完成计算。如图1-75所示。

图1-74 最大值计算

图1-75 最小值计算

(六)RANK函数的使用

RANK函数是返回一个数字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数字的排位是其大小与列表中其他值的比值(如果列表已排过序,则数字的排位就是它当前的位置)。

函数语法:RANK(number,ref,order)

参数说明:

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为数字列表数组或对数字列表的引用。Ref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如果为0(零)或省略,则按照降序排列;如果不为零,则按照升序排列。

例如需要在“教职工基本工资表”工作表中L3:L12单元格区域中给各职工的总工资进行排名。选择L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RANK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K3,在“Ref”中设置为“K3:K12”,“Order”可以设置为0或者不设置,意思是:将L3在固定单元格区域K3:K12中按照降序进行排序。即编辑栏显示公式为“=RANK(K3:K12)”,单击【确定】,如图1-76所示。

此时L3单元格显示为1,当直接使用自动填充完成所有排名时,如图1-77所示,我们发现,这样做不正确。如使用自动填充来完成排名,此处K3:K12区域我们应使用绝对地址,如图1-78所示。

图1-76 RANK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77 直接填充显示效果

图1-78 正确填充完成排名显示效果

选中H3:K12单元格区域,单击鼠标右键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快捷菜单,单击“数字”中的“会计专用”货币符号选“”,保留小数设置为“0”,单击【确定】,如图1-79所示。按照图1-80所示完成教职工基本工资表,保存并退出。

图1-79 设置会计专用货币符号

图1-80 完成教职工基本工资表

注意:表中“年资”的计算公式为“=(YEAR(TODAY())-YEAR(G3))*100”

(七)COUNTIF函数的使用

COUNTIF函数是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

函数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说明:

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打开工作簿“Excel基本操作系统.xls”,插入一个新工作表,并重命名为“教职工考勤表”,在“教职工考勤表”中建立“教职工2012年7月考勤表”。如图1-81所示。

图1-81 考勤表

现在要求利用COUNTIF函数计算出“加班天数”、“旷工天数”、“病假天数”和“事假天数”。选择AI3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COUNTIF函数,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Range”中设置单元格区域为D3:AH3,在“Criteria”中设置为"+",即编辑栏公式为“=COUNTIF(D3:AH3,"+")”,单击【确定】即可完成操作。即在AI3单元格显示结果为0。用自动填充方法完成“加班天数”的计算。如图1-82所示。

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旷工天数”、“病假天数”和“事假天数”,其公式分别为:“=COUNTIF(D3:AH3,"X")”、“=COUNTIF(D3:AH3,"○")”和“=COUNTIF(D3:AH3,"△")”。“补发合计”和“扣发合计”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00*AI3”和“=100*AJ3+50*(AK3+AL3)”。完成如图1-83所示。保存并退出。

图1-82 COUNTIF函数参数设置对话框

图1-83 教职工考勤表完成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