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是用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价格导向的有机结合,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用户导向要求产业发展要符合用户的特定需求,要以用户为出发点,以满足其需求为归宿,这是特色优势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竞争者导向要求区域产业要对其同行业竞争做全面分析,要善于将区域产业放到国内国际同行业的更大范畴做出产业区域市场分工、产业链条分工、产业配套分工等方面的优劣剖析,找准自身优势,精确自身取位,妥善处理竞争合作关系,明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取向;价格导向要求区域产业要注重产业生产率的效率和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率效率和效益高低最终归结为价格优势,围绕能否取得优势价格就成为价格导向的核心。用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价格导向结合在一起构成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导向的基本内容。
(2)相对比较优势原则
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产业发展的最先考虑。首先,区域产业发展要考虑区域之间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自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价格比例,这也是区域之间分工和交换的基础。因此,现有生产要素的资源优势决定重点发展那些传统产业以期达到降低机会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势又是动态变化的,那些体现产业发展方向、顺应市场前景、尽管当前很弱小的产业,也可能发展成为竞争力极强的优势产业,成为保持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对于特色优势产业的选取,不应是“大而全”和“小而全”,而要扬长避短,在重点考虑区域具有现实生产要素优势的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
(3)产业效益最大化原则
对特定的地区来说,经济资源的种类不是单一的,即使是同一种资源也存在着多宜性,即可配置于不同的产业或产品。因此,一个地区如何在各产业中有效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总收益最大,也是在选择优势产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边际效益理论证明,一个地区在配置资源时如果做到各产业的边际收益相等,即可达到总收益最大。根据这一原则,所谓优势产业只是相对的,在这一产业配置的资源达到一个临界点时,这一产业的效益优势即已丧失,因此,一个区域选择其优势产业并不意味着只选择一种或几种产品,发展优势产业也不意味着不重视甚至放弃其他农产品的发展。
(4)动态比较原则
在选择农业优势产业时,不仅要比较当前产业的发展水平,更要分析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如果一个农业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超过平均水平的速度,就意味着它有较大的市场和较强的供给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一个农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就意味着该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要从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出发,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最终选出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www.daowen.com)
(5)技术密集原则
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选取中,须注重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保持或扩大原有的比较优势,使新兴特色产业有较高的技术起点而延长产业周期,通过掌握先进技术,使劳动力由普通熟练工转化为技术能手,将劳动力数量的优势逐渐转化为数量质量双优势。坚持技术进步,并不意味着一味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6)区位优势原则
某一地区的区位优势是该地区某农业产业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它包括该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气候、人口、交通、生产、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通常可以将某区域的区位优势划分为区域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效益优势。资源优势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一些区域性特色产品具有地区上的不可替代性。
(7)富民富区原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要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概括讲就是“民富国强”。国家的强大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而这又离不开人民的富裕。唯有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说到底就是民生问题。在特色优势产业的选取中,要摒弃这种路径依赖,适时适当改变过去的思路,分产业分层级地提出富民第一、富区域第二的产业发展取向,将富民产业放到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充分发展能够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动者、经营者收入的产业,同时也为民间资本的积累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